郭 亮/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緊緊圍繞創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工作任務,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推動食品安全持續穩定向好,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2017年7月,江蘇省從74家縣(市)區中評出16家首批全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通州區榜上有名。
推進共治標準,提升網格監管。創新實施“食安通州聯創區”建設,構建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特征的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模式,進一步推動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推進基層市場監管社會共治。聯創區建設采取網格化治理模式,每2~4個社區設置一個聯創區,將大監管片區劃分成實體運轉的65個聯創小網格,形成了小而精、精而強的監管網格,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了基層網格化監管模式,有效減少了監管盲區。開發“食安通州聯創網”,即通州區家宴管理系統,建立流動廚師電子檔案,制定農村聚餐申請備案、現場評估、責任考核等系列制度和工作流程,規范聯創區工作流程和標準。
加強創建宣傳,力達家喻戶曉。制定了全區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計劃,所有鎮、村(居)100%建立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站(欄)。落實有獎舉報,統一舉報電話,暢通投訴渠道,投訴舉報核查回復率達100%。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行業協會的作用,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和市民代表參與食品安全執法檢查活動。組織召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公眾宣傳全區食品安全監管取得的成效,進一步營造社會共治氛圍。
建設信息平臺,提高監管效能。推動食品安全“一中心兩平臺”(一中心指食品安全指揮中心,二平臺指食品信息監管平臺和食品遠程監控平臺)建設,在42家食品生產企業、13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76家中型餐飲店等安裝了近千個攝像頭。形成了從下達指令到承辦單位,現場調查,處置結果反饋的高效運作模式,且逐步規范經營主體,改變了不少從業人員的衛生陋習。2017年,指揮中心共下發監管執法指令1224條,當場責令整改830起,處罰133起,立案查處245起,推送惠民信息18797條。登記備案流動廚師734人,備案農村家庭自辦宴席1666戶、29375桌,開展現場檢查評估1666次。
加大執法力度,嚴懲不法行為。專項整治和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工作銜接,及時依法移送、偵查、判決食品安全涉刑案件。自創建省食品安全城市以來,全區共查處食品違法案件449件,其中區市場監管局在“民生護衛”系列執法行動中查處食品違法案件324件,有力震懾了制假售假不法行為。積極推進信用監管建設,區市場監管局落實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單位三分監管、信用分類分級和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大信用監管力度。區農委開展了畜禽屠宰清理整治,升級改造了2家企業,關閉了不符合條件的4家生豬屠宰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