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中醫院 方城47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且呈進行性發展為特征的疾病,與氣道和肺臟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性反應增強有關[1]。該病穩定期給予支氣管舒張劑或糖皮質激素治療可取得一定療效,但長期使用易產生毒副作用,且影響預后。近年來,中醫辨證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治療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80例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參芪補肺方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肺腎氣虛兼血瘀證)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在隨訪期間,對照組中途病情加重退出跟蹤隨訪病例2例,實際有效病例數38例;觀察組失訪1例,實際有效病例數39例。對照組男25例,女13例;年齡58~80歲,平均年齡(64.79±5.44)歲;病程 3~11 年,平均病程(5.12±2.33)年;病情程度:輕度16例,中度22例。觀察組男27例,女12例;年齡 59~80歲,平均年齡(64.58±5.86)歲;病程 3~11年,平均病程(5.10±2.53)年;病情程度:輕度17例,中度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診斷和病情嚴重程度分級標準[3];病情處于穩定期半個月以上,氣短、咳嗽、咳痰等癥狀雖較輕,但持續2周以上;符合中醫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肺腎氣虛兼血瘀證)的辨證診斷標準[4];病情程度為輕度或中度;精神、意識正常者,無溝通障礙者。(2)排除標準: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者;對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中途退出及失訪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昔萘沙美特羅氣霧劑(國藥準字H20052614)吸入治療,2撳/次,2次/d,發作嚴重者可吸入4撳,用藥后指導患者漱口。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參芪補肺方,方劑組成:黨參、黃芪各20 g,熟地、補骨脂、五味子、淫羊藿、款冬花、紫苑、紫蘇子、黃精、山茱萸各15 g,半夏、川芎、蘇木各10 g,甘草5 g。以水煎煮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劑/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1)觀察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包括咳嗽、咳痰、胸悶、氣促等主要癥狀,無癥狀計0分,輕度計2分,中度計4分,重度計6分,癥狀嚴重程度與分值呈正比。(2)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中醫證候積分下降95%及以上為臨床控制;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中醫證候積分下降70%~94%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69%為好轉;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中醫證候積分下降29%及以下為無效。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好轉)/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6 min步行距離,共分為 4個等級:1級小于 300 m,2級為300~374.9 m,3級為 375~449.5 m,4級超過 450 m;級別越低表示心肺功能越差,3級與4級者表明心肺功能接近或已達到正常。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進行t檢驗,等級資料用%表示并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咳嗽 咳痰 胸悶 氣促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39 38 39 38 4.08±0.86 4.12±0.71 0.76±0.55*#1.36±0.48*3.86±0.96 3.98±1.04 0.64±0.78*#1.42±0.69*2.32±0.82 2.28±0.81 0.44±0.32*#1.08±0.44*4.78±0.79 4.81±0.77 1.24±0.62*#1.96±0.66*
2.3 兩組6 min步行距離比較 治療前,兩組6 min步行距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6 min步行距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6 min步行距離比較(m,±s)

表3 兩組6 min步行距離比較(m,±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后2個月 治療后3個月觀察組對照組39 38 tP 340.31±37.53 339.82±38.62 0.056>0.05 370.53±42.50 348.79±41.69 2.265<0.05 390.61±52.15 360.59±55.43 2.448<0.05 420.88±35.16 380.90±36.55 4.892<0.05
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進一步可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易反復發作,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中醫學認為,COPD病變在肺腎,病機為本虛標實,主張遵循“急治標,緩治本”的治療原則,根據臟腑虛損,穩定期應以正虛為主,久病者可兼活血祛痰。參芪補肺方中黨參補肺氣,黃芪固表,二者為君藥,可補肺益氣;五味子斂肺氣、補腎陰,具有止咳、滋補之功效,熟地、補骨脂補腎納氣可平喘,黃精、款冬花、紫苑滋陰潤肺,紫蘇子降氣消痰,半夏燥濕,共為臣藥;以淫羊藿、蘇木、川芎、山茱萸為佐藥,可活血、祛痰、益氣、滋腎陰、補腎陽;甘草可調和諸藥,增強活血祛痰、補肺益氣之功效[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及6 min步行距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及6 min步行距離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參芪補肺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肺腎氣虛兼血瘀證)療效顯著,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心肺功能,預后良好。
[1]于美玲,張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1):82-85
[2]錢航,周慶偉.中醫特色療法對COPD穩定期的治療進展[J].中醫研究,2013,26(9):77-78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4]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011版)[J].中醫雜志,2012,53(2):177-178
[5]朱慧英.補肺益腎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肺腎氣虛證的臨床研究[D].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