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潮
(河南省太康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太康461400)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又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癥,是由于肺部發育不成熟及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導致新生兒無法適應出生后環境,進而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的臨床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性呻吟、進行性呼吸困難、呼吸性呻吟、氣促、氣喘、呼吸性三凹征、面色青紫等。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是臨床常用的輔助治療方法[1]。研究顯示[2],鹽酸氨溴索在臨床廣泛用于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新生兒肺炎、支氣管肺炎、胎糞吸入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效果明顯。本研究將大劑量鹽酸氨溴索聯合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肺透明膜病新生兒,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兒66例,均經胸部X線片檢查發現網狀陰影或均勻分布的細小顆粒,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性呻吟及進行性呼吸困難,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男18例,女15例;體質量2 297~4 149 g,平均(3 186.57±236.64)g;胎齡 34~38 周,平均(35.48±1.06)周;日齡 1~15 d,平均(5.41±1.22)d。對照組男 19 例,女14例;體質量2 250~4 136 g,平均(3 216.46±228.35)g;胎齡 34~38 周,平均(35.72±1.13)周;日齡1~16 d,平均(5.26±1.36)d。兩組胎齡、體質量、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干預,包括保暖、營養支持、限制液體攝入量、定時叩背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及糾正酸堿平衡等。
1.2.1 對照組 給予大劑量鹽酸氨溴索治療。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53028)30 mg/(kg·d),分4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 ml靜脈滴注,持續治療3 d。
1.2.2 觀察組 給予大劑量鹽酸氨溴索聯合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鹽酸氨溴索用法、用量同對照組。經鼻持續正壓通氣,初始參數設置:流速5~8 L/min,呼氣末正壓4~6 cm H2O,FiO230%~50%;用藥后治療4~6 h/次,并根據動脈血氣結果調整參數,維持血氧飽和度>90%,于持續氣道正壓2~3 cm H2O,氧濃度<25%,三凹征、呼吸急促消失或減輕時撤機。持續治療3 d。
1.3 療效標準 顯效:經胸部X線片檢查網狀陰影或均勻分布的細小顆粒消失,呼吸性呻吟、呼吸困難、呼吸性三凹征、面色青紫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經胸部X線片檢查網狀陰影或均勻分布的細小顆粒減少,呼吸性呻吟、呼吸困難、呼吸性三凹征、青紫等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觀察指標 (1)療效;(2)治療前后兩組PaO2、PaCO2等動脈血氣指標;(3)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1.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27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94%(31/33);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1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2.73%(24/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46,P=0.021)。
2.2 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PaO2、PaC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PaCO2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動脈血氣指標比較(mm Hg,±s)

表1 動脈血氣指標比較(mm Hg,±s)
PaCO2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PaO2治療前 治療后33 33 tP 44.89±5.56 45.46±5.39 0.423>0.05 85.12±6.03 74.56±6.38 6.910<0.05 65.12±9.65 63.45±9.46 0.710>0.05 41.85±7.26 50.26±7.75 4.550<0.05
2.3 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安全性高。
肺透明膜病新生兒肺泡半徑縮小,張力不足,分泌磷脂蛋白復合物能力降低,出現呼吸困難,聽診可見肺部羅音,該病多發于早產兒,足月兒僅占5%,是造成早產兒死亡的重要病因[3]。臨床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主要通過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質,增強肺部張力。
鹽酸氨溴索為祛痰劑,可有效調節呼吸道黏液與漿液比例,改善呼吸,亦可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質,促進纖毛擺動及肺泡膨脹,阻止肺泡萎縮,有助于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排出,減少痰量,緩解肺部炎癥反應及氧化損傷。研究顯示[4],鹽酸氨溴索具有毒性小、功能較多等特點,能減輕肺部損傷,大劑量氨溴索可促進不成熟肺發育成熟,適合新生兒使用。經鼻持續正壓通氣無需氣管插管,減少了對新生兒的創傷,同時能減小氣道阻力,加快萎縮肺泡擴張,提高肺活量,擴大通氣分布,增加進行氣體交換的肺泡面積。易小青等[5]研究顯示,加用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能改善呼吸窘迫患兒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內液滲出,亦能提高肺順應性,且經鼻持續正壓通氣經濟實惠。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94%高于對照組的72.73%,治療后觀察組PaO2、PaCO2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提示肺透明膜病新生兒采用大劑量鹽酸氨溴索聯合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能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兒PaO2、PaCO2等動脈血氣指標水平,促進呼吸功能的恢復,且無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高。
[1]夏小娟,鄒霜,薛克營.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應用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的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3):298-299
[2]段捷華,覃睿.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國內兒科臨床的應用進展[J].醫學綜述,2015,21(8):1438-1440
[3]張蘭.肺表面活性物質不同給藥方法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效果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1):69-71
[4]何涓.鹽酸氨溴索靜注聯合鼻塞式持續正壓通氣對新生兒肺炎血氣指標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1):2324-2325
[5]易小青,向芬,余靜.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劑聯合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療效及對呼吸力學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24):4965-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