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各種原因造成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進而產生神經功能缺失的表現[1]。因此,急性腦梗死患者常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本研究旨在探討急性腦梗死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采用丁苯酞序貫治療的療效及其對炎性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4例,女 21例;年齡 42~76歲,平均年齡(59.4±4.5)歲。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59.6±4.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并確診為急性腦梗死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控制血壓血糖、清除氧自由基、穩定斑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規對癥治療,根據患者病情及藥物說明調整用藥。對照組給予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00041)25 mg靜脈滴注,2次/d,滴注時間50 min以上,2次用藥間隔需≥6 h,持續治療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患者在病情穩定之后即開始口服丁苯酞軟膠囊(國藥準字H20050299),3次/d,2粒/次,連續服用3個月。兩組患者均于3個月后復查評估療效,通過電話提醒患者返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2)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提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采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提示認知功能越好;采用Barthel評分法對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提示生活能力越好。(3)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包括高敏 C 反應蛋白(hs-CRP)、五聚素 -3(PTX-3)。
1.4 療效標準 依據1995年全國第4次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相關標準,臨床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以上;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5%~45%;無效:未達上述標準視為無效。總有效率=(臨床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各項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認知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2.3 兩組炎性因子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改善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改善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hs-CRP(mg/L) PTX-3(μg/L)觀察組對照組45 45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5.6±0.6 7.6±0.3*15.7±0.5 11.2±0.4 7.7±2.8 4.1±2.6*7.8±2.5 5.2±2.7
急性腦梗死是最為常見的卒中類型,占全部卒中的60%~80%。該病具有較高的復發率、致殘率及病死率,發病前多有前驅癥狀表現為頭痛頭暈、眩暈、短暫性肢體麻木、無力,隨著病情發展則會出現肢體偏癱、意識障礙甚至腦疝、死亡等[2]。
丁苯酞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消旋體,能夠對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進行阻斷,使腦血管流量得到改善,并且能夠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腦血栓形成,進而使腦梗死灶面積縮小,減輕腦水腫,改善腦部能量的代謝,抑制神經細胞凋亡[3]。梗死灶的改善可對患者認知、情緒、記憶及行為功能產生直接影響,相關研究顯示,丁苯酞主要作用為改善腦缺血區的微循環,促進該區域血管新生,使缺血區腦血流增加,進而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和生活能力[4]。序貫治療是指初期采用靜脈注射給藥,待患者病情癥狀穩定后改為口服給藥,該治療方式能夠有效縮短靜脈用藥時間,減少輸液相關不良反應,減輕靜脈炎、輸液反應等對患者造成的痛苦,還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醫療經濟負擔。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認知功能缺損、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及炎性因子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急性腦梗死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采用丁苯酞序貫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促進患者認知功能、生活能力的提高,同時還能改善患者炎性水平,促進患者恢復,提高預后,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1]朱少文,張錦蘭.丁苯酞序貫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及其對血漿脂蛋白磷脂酶A2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9):1289-1292
[2]劉娟,馬寶山,王秦川.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0):114
[3]胡琴,李鳴,肖家平,等.丁苯酞序貫治療急性腦梗死50例[J].醫藥導報,2017,36(4):409-412
[4]陳娜,陸連生,李虹,等.丁苯酞序貫治療急性腦梗死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療效及其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7,16(2):117-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