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林
(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人民醫院內四科 淮濱464400)
腦梗死是心腦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病,由于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變性壞死,影響腦部神經功能,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易誘發嚴重并發癥,甚至猝死[1]。臨床上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其中西藥雖見效快但毒副作用大,易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而單純中藥治療周期長,見效慢。研究表明[2],中西藥結合治療腦梗死可有效避免單一用藥的不足之處,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以腦梗死患者為對象,探討補陽還五湯聯合神經康復技術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48例,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74例。研究組男43例,女31例;年齡55~74歲,平均年齡(65.2±5.3)歲。參照組男41例,女33例;年齡 56~73 歲,平均年齡(65.6±4.9)歲。所有患者經CT或MRI檢查,均符合關于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合并嚴重并發癥者、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治療方法
1.2.1 參照組 兩組均給予降低顱內壓、抗血小板及抗凝、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常規治療。參照組給予神經節苷酯(國藥準字H20066833)4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稀釋后進行靜脈滴注,腦蛋白水解物(國藥準字H20046388)6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進行稀釋,靜脈滴注,1次/d。
1.2.2 研究組 在參照組基礎上采用補陽還五湯聯合神經康復技術療法。補陽還五湯方劑組成如下:黃芪40 g,赤芍、川芎、當歸各15 g,紅花、地龍、桃仁各9 g。將藥材加水煎煮,取汁150 ml,1次/d,1劑/次。神經康復技術內容包括:(1)確保病房環境安靜、清潔衛生;(2)指導患者語言訓練和肢體康復訓練,包括良肢位設計、床上活動訓練、輔助被動運動、主動運動訓練。訓練過程中應及時記錄,并預防并發癥;鼓勵患者加強練習,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和依從性。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別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數進行評估。NIHSS分值為0~42分,分數越高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改良Barthel指數總分為100分,分值與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2)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判定標準,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NIHSS評分下降小于17%;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NIHSS評分下降18%~45%;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NIHSS評分下降46%~90%;臨床痊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NIHSS評分下降91%~100%。總有效率=(有效+顯效+臨床痊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研究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NIHSS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分,±s)
B a r t h e l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研究組組別 n N I H S S治療前 治療后7 4 7 4 t P 3 5.6±4.8 3 6.3±5.1 0.8 6>0.0 5 2 4.8±3.1 1 8.4±3.2 1 2.3 6<0.0 5 5 1.2±1.3 5 1.7±1.8 1.9 4>0.0 5 7 8.8±1.7 8 4.2±1.6 1 9.9 0<0.0 5
2.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腦梗死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由于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易引發偏癱、癡呆、運動或語言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3]。臨床治療腦梗死以西藥結合中醫康復療法為主,其中康復療法常采用針灸治療,而中藥在康復治療中的調理作用和辨證施治未得到有效應用[4]。
臨床研究認為[5],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和語言訓練時,可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補陽還五湯為理血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其中黃芪為君藥,益氣補血;紅花、赤芍、桃仁、川芎協同當歸活血祛瘀;地龍疏經通絡[6]。諸藥合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溶解血栓,修復破損的血管內壁,達到降壓降脂的目的。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說明補陽還五湯聯合神經康復技術治療腦梗死效果頗佳,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艷琴,劉斌,李世英.急性腦梗死病因分型及進展[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7):1247-1252
[2]于昉.中西醫結合聯合早期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偏癱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17):87,89
[3]曲方,劉保印,何凡.急性多發性腦梗死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33(8):655-659
[4]何平.針灸治療腦梗死、腦出血繼發呃逆19例的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3):69-69
[5]陸春光,譚秀芬,李東永.中西醫結合整體康復治療腦梗死偏癱50例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3,13(3):13-15
[6]趙梅青,季曉東.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8):1304-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