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妹+吳偉杰+王靜
摘 要:本文分析了道路工程在理論與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根據師資隊伍自身綜合能力、教學配套設施水平和社會實際需求三者的內在聯系,提出加強師資隊伍的教學與科研能力建設、加強實驗室與實習基地建設、加強教師職業責任素養建設等三方面教學新模式,從而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工程技術人員。
關鍵詞:道路工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新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和工程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教與學多方面的原因,現在的畢業生質量與社會期望之間的不適應日趨嚴重,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國內高校的教育模式基本圍繞專業開展,并且課程設置以即將從事某專業研究、設計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為中心。專業培養方案設計和課程設置,缺乏與產業和社會的溝通互動。
按社會需求設置道路工程的相關課程,根據能力培養的要求,充分發掘不同課程在能力培養中的潛力,并把這種能力培養要求加以標準化,相比傳統的課程標準,在學生能力培養中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
分析道路工程人才的現狀,探究目前實行的教學模式與人才需求之間的差異性和一致性,尋求教學模式持續改善的可能,是本文的目的。
一、 道路工程專業教學問題分析
道路工程專業教育在理念和師資等多方面均存在著與社會經濟發展脫節的問題。具體分析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工程教育定位不明確,學生知識面太窄,科學基礎不堅實,學科專業劃分過細,同時學生和教師均缺乏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
二是工程教育在結構體系、培養人才類型同企業所需求的存在一定程度的錯位,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利用綜合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是對專業教師與學生就業后接受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現代工程技術是涉及多個學科的復雜體系,僅僅依靠一個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已經不能滿足工程需要,因此接受與企業或產業結合緊密的繼續教育培訓,對于專業教師或就業后的學生來說均是受益匪淺的。繼續教育的培訓,能使高校培育出的畢業生快速適應實際工程技術工作,也是專業教師掌握本領域的先進工藝和前沿生產知識的途徑之一。
二、 道路工程專業教學新模式實施方法
通過以上分析,道路工程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新模式的實施方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索和實踐:一是加強師資隊伍的教學與科研能力建設,二是加強實驗室與實習基地建設,三是加強教師職業責任素養建設。
1. 加強師資隊伍的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建設
在教學方面,要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就要擴大教師隊伍的學習與交流領域,開闊師資團隊成員的國際視野。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實踐,提供與其他國內外高校考察交流的機會,全面剖析現有培養方案存在的薄弱環節,增加學生對不同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對不同國家的產業規范、環境保護與能源政策的熟悉,還有就是對道路產品時尚的把握等。
要改變原有圍繞課程開展的設計題目思想,建立適應現有國際經濟和科學發展水平的設計題目理念,結合當今情況下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能力要求,重新考慮授課內容的選取、授課手段的更新,全面考量開課種類、課程設計以及畢業設計之間的相互關系。
在科研方面,應該積極鼓勵中青年教師參加高水平的國際會議,同時提供優惠政策,引導教師到高一級的高校進行科研進修。并且更應鼓勵青年教師到國外知名大學的相關專業進行訪問交流,這不僅可以開闊科研視野,同時還可以搭建國際科研平臺,為建立先進的可持續發展的科研梯隊做準備。
在大學生科研立項方面,由實踐經驗及科研閱歷豐富的專業教師把本系老師的科研方向以及特色向學生們進行介紹,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并積極進行大學生科研項目立項,通過以上措施不僅可以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還能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求知興趣。
2. 加強實驗室與實習基地建設
根據道路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反饋信息,以及歷年在校生生產實習后的效果,結合工程實踐的發展情況,應該完善學校道路工程實驗室的儀器配備,以便保證設計性試驗的可行性。同時還要積極開拓校外實驗室和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以便保證道路工程專業的教師和學生所進行的科研工作的接續性、科研成果實踐驗證的追蹤性。
校內實驗室的儀器配備,應在充分了解本領域的科研前沿和生產實踐的最先進技術之后,購買妥當的、先進的試驗儀器,以此保證設計性試驗的可行性。
對于實習基地建設,應以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主,校外實訓基地為輔。校內實訓基地可以是專門的場地,建設相應等級的道路層次,每層都留出裸面,供教學實習參觀;也可以是校內基礎設施建設由本校專業教師進行技術指導,學生現場參觀整個建設過程。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可以通過與相應的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將學生派入生產第一線,直接參與生產實踐,既可以提高學生實習時間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加強教師職業責任素養建設
對于教師職業責任素養的建設,精確來說是教師自身“理論、實踐與科研的綜合體”建設。當每個教師自身能力上來了,就可以為人才成長提供沃土。
教師自身專業理論深厚,能夠將所講授的課程內容道出“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效果;實踐經驗豐富,能夠將抽象深奧的專業理論對號于實際工程中;科學研究可以完善提升理論,指導解決實踐問題。這三者的關系是科學研究豐富原有學科和理論,深厚的理論指導實踐生產的先進程度,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可以進一步進行科學研究,這一循環過程最終提升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而能制定出更科學先進靈活的考核方法。
當教師自身綜合能力強大,他所影響的范圍就廣,所肩負的職業責任就大,在時間的層累效應下,上下屆學生就能傳遞良性影響,繼而所教授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
三、 結語
大學教育目的不但要培養市場需要的應用人才,還要培養創新拔尖的科研人才,道路工程在培育人才方面,要著眼于社會需求,所采取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模式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和引導作用,同時也要為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簡介:高春妹,王靜,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建筑大學;吳偉杰,吉林省長春市,中國一汽技術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