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況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語文是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未來接受更深層次的語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改教育體制的實施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強調了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主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本文就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新課改為初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不僅將“生本”思想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還促進語文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把握新課改的中心思想,將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轉移到學生的身上,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應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將課堂上更多的權利交給學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 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
新課改政策的實施強調了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政策背景為初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新課改的政策進行深刻的解讀,將其中心思想充分滲透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在“生本”教學理念的驅使下,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并通過對語文知識的講解引導學生在情境之中充分理解語文課程的內容。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口技》這篇課文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將眼睛閉上,然后播放一些與課文中內容相同的口技音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聽覺感受課文中所描寫的內容,也可以在講解課文的內容之前讓學生根據音頻的內容判斷教師播放的是哪一種口技。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將學生的思維帶入教學情境之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 巧妙運用分層教學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語文知識已經具有基本的認知,但是一個班級的學生其學習能力卻存在著一些差距,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方向也存在一些差異。這樣的客觀條件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個難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對于班級的所有學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的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將學生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并根據不同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時,這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引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自己通過查資料方式將課文翻譯過來,從而理解課文的內容。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我們可以將課文中一些比較難的詞語翻譯過來,引導學生通過課文內容之間的聯系自己理解課文的含義。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大概的講解,從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消除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畏難心理,還能使班級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整體的提升。
三、 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改政策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使學生感受到其課堂主體的地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科學的方式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并為每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每個小組將討論學習的結果匯報給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答案存在偏差,教師應該及時給予糾正和講解。另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隨時關注學生的討論情況和進度,如果發現學生的討論方向不對,應該及時對其進行引導。
例如,我們在講解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論語〉十則》這篇課文時,可以按照座位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為每個小組分配兩則課文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討論理解課文的含義,并談一下對自身的啟示。討論過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將本組的討論結果匯報給教師,教師對其進行總結和講解。
四、 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作用
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已經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幾乎每個初中學校的班級內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使之與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教師的多媒體設備與互聯網相連,可以為學生拓展更多與課文相關的知識,使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更加豐富。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春》這篇課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放映有關春天的視頻和音頻,讓課文中的內容直觀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一些關于作者朱自清的介紹以及與課文相關的知識為學生進行拓展,使學生通過一篇課文的學習能掌握到更多的語文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熱情,還能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得到拓展,從而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
綜上所述,新課改政策的實施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也使得語文教學的模式更加科學和規范。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用于現代的初中教育。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通過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運用分層教學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以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通過本文對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水平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趙華軍.試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6,(27):93-94.
[2]許淑秀.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171.
[3]李淑惠.對有效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65.
作者簡介:
李華春,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中土鎮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