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至關重要,需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本人認為,可以專心為矛,以耐心為盾,以細心為箭,以意趣為糧草,以意志為鎧甲,所向披靡,一往無前。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方法;學習態度
作為一個高中生,學習語文滿打滿算也有了十幾年的歷程了。從辨音識字,到通讀經典,最后到文不加點,在這和語文相互了解的漫漫長路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習語文的秘訣,就是“三心二意”:專心、耐心、細心、意趣、意志。
首先是專心。
孟子云:“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如果沒有專心致志,只會在語文學習的路上漸行漸遠,最終陷入有心無力的泥潭之中。在語文課上如若經常天馬行空,語文素養不好的同學,不僅會錯過重要的基礎知識,就連課本上對經典詩文的理解都會無法有效掌握,上課效率一旦降低,那么對語文學科的掌握力度也就相應減弱,如此一來,本身先天條件就不足,再加上后天不夠努力,語文學好更是難上加難。而語文素養好的同學,也許上課的天馬行空有助于放松自我,而且短時間內成績也不會有較大波動,但是與經典文章從不同角度再度交流的機會失之交臂,而且日積月累,反而會釀成弊端,最終危及整個語文學習體系。再者,如若做作業不專心,練習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會造成事倍功半、南轅北轍的后果。而且如若看到自己的作業上面涂涂抹抹,字跡潦草,不免影響自己的心情。因此,蘇軾言:“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因此,專心是學好語文的前提之一。
其次是耐心。
語文是一門需要時間的學科。每一次才思與文筆的噴涌,都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積淀,從而厚積薄發。因此,語文的學習需要耐心,需要相信自己遲早有一天會得到足夠豐厚的回報。古語云:“操千曲而后曉聲。”我們要付出,才會有收獲。而且,語文學習中,大部分的古詩文對如今慣用白話文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個字一個字看下來,一個詞一個詞翻譯下來,一句一句貫穿起來,最終還要加以背誦、理解,融入自己的語文素養之中,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高度的耐心。何況,在語文考試之中,論述類文本閱讀與文言文閱讀都是需要來回反復翻查尋找正確答案的,如果沒有一定耐心,急躁選擇,那么其后果可想而知,更不論文言文還需要反復閱讀確定語境以作出最準確的翻譯。最重要的是,在如此競爭激烈的高考之中,我們是丟不起分的。因此,耐心也是學好更是考好語文的重要保證之一。
再者是細心。
語文的文字應用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一個方塊字的含義和組成的詞語都大不相同。有答題模板的大致方向,卻也有咬文嚼字的詩歌——也許在答題里面,“雄偉壯闊”與“雄渾寬闊”答案差不多,但是在文人們寫詩時,“僧推月下門”與“僧敲月下門”,“木葉”還是“樹葉”都為此苦惱反復斟酌,而一個句式,例如《水滸傳》里“你這潑婦”和“你是潑婦”的表達方式甚至被郭沫若先生拿出來反復研討,一個標點符號也曾拿來反復比較其表達效果,說明了語文需要心細如發,才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深沉內涵與意境的截然不同。在閱讀中,只有細心才能發現作者每一個小細節與每一個細節的用意,讀起來仿佛曲徑通幽,與作者有了更深層次的交流,仿佛隔空與作者會心一笑——而這,也是閱讀中最需要達到也是最難達到的部分。而在考試中,論述類文本的糾錯與語言文字應用的成語、病句的知識點的考查也需要我們擁有嚴謹的思維與細心的品質。粗心實在是任何一科提高分數路上的絆腳石、攔路虎,為了得到更高的分數,我們需要細心。因此,細心是通向語文高分與高素養的一條必經之路。
然后是意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語文最強大的動力來自內心對語文的熱愛。那秦時明月,那唐詩宋詞,那浩瀚如煙的書籍,那精彩絕倫、跌宕起伏的劇情,無一不讓人沉醉。而從自己筆尖流出的文字潺潺如長河,一氣呵成的寫作帶來的滿足感更是妙不可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心中抱有對語文的興趣,以此為旗幟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蹀躞攀巖時,我們才有可能走得更遠,爬得更高,永不停息。一個人如若只是踐行任務式地對待語文,把語文當作一種學習的責任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那么他的學習必將索然無味,只為了追求分數而存在。這樣的學習也許對于現在的應試教育來說不是壞事,但是對于終身對于文字的應用卻不能算是好事。因此,意趣是我們學好語文的必需品。
最后是意志。
學習語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它將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說話、寫作,一切表達自我的方式都需要語文,所以要有足夠堅韌挺拔的意志才能夠學好語文。古人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更要有堅持到底的能力。語文的成績很少起起落落,但若是波動,大部分是天壤之別的巨幅進步或退步,此時我們就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來支撐我們的成績與我們的信心。正如上文所說,語文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要想擁有質的飛躍,我們必須堅持量的積累。所謂“天道酬勤”,在此之中,我們的成績不會出現突飛猛進的變化,我們需要接受每一次考試的成績,然后平復心緒,繼續向前。我們要學會不被挫折打敗,堅定地相信,沒有一滴汗水會白流,沒有一點努力會毫無痕跡,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俗話說:“吾志所向,一往無前。”因此,意志是我們在語文上所向披靡的一把利劍。
但在語文試卷面前,我們所需要的并不僅僅是深厚的人文積淀與素材積累,也需要屢試不爽的應試技巧與解題套路。我們需要掌握考卷中哪些分數是不能丟的。例如,古詩文默寫等課本上原原本本的東西,這些原則和事實上都不允許丟分的部分;然后我們需要常常做題以歸納各種題型的類型與解題技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題海戰術,而是盡可能刷少量的題,花最少的時間最快地掌握解題的技巧,每一種經典題型都要掌握,如此才會事半功倍,順風順水。
對于一個文科生來說,語文與其他學科相輔相成,而語文,又是我們究其一生都要使用的一門學科,甚至是一種本能。因此,學好語文對于我們走好人生路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夠助正在閱讀的、想要學習好語文的同學一臂之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指導老師:毛萍萍)
作者簡介:
鄭子南,福建省德化市,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