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紅
【摘 要】 在我國逐步推進新醫改實施的背景下,對基層衛生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衛生院必須轉變傳統粗放式的財務管理方式,強化對財務活動的有效控制,使財務管理成為保障衛生院醫療業務開展的堅實基礎。本文從分析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入手,對新醫改背景下加強財務管理的建議進行論述。
【關鍵詞】 新醫改 基層衛生院 財務管理
1 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且落實不到位
基層衛生院長期忽視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只關注于醫療業務的開展,而沒有認識到醫療業務與財務之間的緊密聯系,導致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不完善,對各項制度的執行約束力不足。部分衛生院的財務部門崗位設置簡化,存在著多職務由一人擔任的情況,極易滋生舞弊問題。財務部門工作的獨立性缺失,衛生院領導經常干預財務部門的正常工作,使得財務工作中易出現違反規范制度的行為。同時,財務人員缺乏正規培訓,綜合素質偏低,責任意識較差,在工作中形成了馬虎懈怠的態度,不利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1.2 預算管理形同虛設
基層衛生院的預算意識偏差,存在著財務無預算、收支缺定額的嚴重問題。部分衛生院雖然采用了預算管理,但是僅將其停留在制度表層,未能得到深入落實。在預算編制方面,衛生院基本以歷史成本作為編制依據,采用固定不變的指標,導致預算與衛生院的實際情況嚴重脫離。同時,預算編制閉門造車,各科室很少參與預算編制,普遍認為預算編制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使得衛生院內部未能形成良好的預算管理氛圍。在預算執行中,衛生院隨意擱淺預算,各項支出不受預算的約束,使得預算成為擺設,經常發生支出超限的情況。
1.3 會計核算工作欠缺規范性
在基層衛生院中,由于領導層對會計工作未能引起足夠重視,使得會計部門設置隨意,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從而造成會計核算工作欠缺規范性,嚴重影響會計核算信息的質量,不利于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具體表現在:會計科目使用混亂,只設置總賬,不設置明細賬;沒有按照相關規定設置支出科目,成本核算口徑不一,在很多原始憑證中,缺少審核人簽字,降低了核算信息的可靠性;會計明細未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設置,經常出現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的現象。
1.4 內部財務控制作用弱化
基層衛生院的內部控制相當薄弱,尤其在內部財務控制方面,存在著權責不清、業務銜接不明的情況,一旦發生嚴重問題,極易出現責任相互推諉的情況,并且也難以追溯產生問題的根源。如,原始憑證審核不嚴,財務報銷手續簡化;未能按時核對貨幣資金,沒有做到定期盤點庫存物資;固定資產賬目設置不合理,未能按照有關規定準確核算固定資產價值變動情況;專項資金挪用到其他地方,沒有實時跟蹤專項資金的流向;內部審計未能履行監管職責,缺少對內部財務控制活動進行客觀評價。
2 新醫改下加強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的建議
2.1 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促進財務活動有序開展
基層衛生院要積極響應新醫改的實施,提高對財務工作的重視程度,認清財務工作與醫療業務開展的緊密聯系,并根據有關規范制度,結合衛生院的實際情況,對衛生院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衛生院要保證財務部門工作具備一定的獨立性,要求財務人員履行監督權,對衛生院各項資金活動進行監督。在制度建設方面,衛生院要建立崗位分離制、崗位責任制、授權審批制、崗位考核制、財產清查制、計量驗收制等,進一步規范財務工作秩序,嚴明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從而消除粗放式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風險隱患。
2.2 加強預算管理,有效約束資金活動
新醫改背景下,基層衛生院要轉變粗放式的財務管理模式,積極采取預算管理方法,將所有與資金活動相關的事項納入到預算管理范疇內,對預算執行實施動態控制,從而加強對衛生院資金的有效管理。在預算編制中,財務部門要積極與科室部門配合,要求科室部門編制各部門預算,運用先進的預算編制方法,如采用零基預算與固定預算相結合的方法,使預算編制內容更加合理,符合衛生院的實際情況。組織衛生院的領導層對預算方案進行評審,待評審通過后,要求各科室部門嚴格執行預算,由財務部門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在執行過程中,若遇到必須對預算進行調整的特殊情況,則要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調整,不得擅自改動預算。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找尋預算偏差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糾偏措施,保證衛生院資金運行安全。
2.3 做好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既是會計核算的重點,也是實施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為改善基層衛生院成本核算薄弱的現狀,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構建成本核算體系框架。衛生院可結合自身業務開展情況完善成本核算體系,將各部門、各科室均納入到核算范圍內,并對科室進行類別劃分,將其作為核算單元,一般可分為醫療科室類、藥品科室類、醫療輔助科室類以及管理服務科室類。衛生院的財務系統要與HIS系統實現對接,及時歸集和整理財務信息,掌握衛生院各項支出的具體情況,確保獲取合法、合理、真實的原始憑證。其次,按照規定要求確認成本費用。衛生院要對成本費用項目和非成本費用項目進行區分,成本費用包括醫療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支出,如衛生材料費、水電費、設備維修費、人員經費等,非成本費用包括醫療罰款、資本性支出等。再次,合理歸集成本費用,保證成本分攤的規范性。衛生院要制定分攤標準,將匯總的費用支出公平分攤到核算科室中,用以如實反映各個科室產生的成本消耗,為加強科室成本管理提供依據。
2.4 實施內部財務控制,避免財務風險
新醫改形勢下,基層衛生院面臨的財務環境十分嚴峻,為避免財務風險影響衛生院各項醫療業務的穩定開展,有必要采取全面的財務控制措施,增強各科室部門的風險防范意識。具體如下:一是貨幣資金控制。嚴格審查原始憑證是否真實,是否經過院長審批。對大額資金支出的項目,要采取集體決策的方式,避免盲目支出資金。二是庫存物資控制。對庫存物資實行嚴格的保管制度,不定期進行盤點,掌握盤盈盤虧的具體情況,及時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三是固定資產控制。在固定資產購置、使用、報廢等環節建立起嚴格的管理制度,定期清查固定資產,杜絕存在資產流失現象。四是收入控制。將衛生院開展業務獲取的所有收入均納入到財務管理范圍,對其進行會計核算,不允許存在私設小金庫的情況,避免出現錯收失誤。五是專項資金控制。財務部門必須嚴格監控專項資金使用的全過程,不得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并在項目結束后對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評估。
結 論
總而言之,基層衛生院要建立起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以滿足新醫改環境下的穩定發展需求。衛生院財務部門應認清本部門的責任,健全財務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強化會計核算基礎工作,切實執行預算管理措施,并強化對風險關鍵點的財務控制,從而促使衛生院的財務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秀霞.如何進一步提高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信息化進程[J].財經界(學術版),2014(5):95-97.
[2] 顧娟.新醫改對鄉鎮衛生院經濟運行及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15(12):85-86.
[3] 趙云麗.論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6(3):102-103.
[4] 吳曉云.新會計制度下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145-146.
[5] 吳蓉雪.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基層衛生院經濟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152-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