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芹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不斷精細化,同時,社會資本的不斷累加,使得一些大型乃至超大型項目得以立項并實現,過去的規范化管理已經不能滿足項目管理的需求。精細化管理成為了未來項目管理的發展方向。本文將從解釋精細化項目管理的定義入手,分析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設計所需要重視的方面,進而對模型實現項目運行計劃的控制進行討論。
【關鍵詞】 精細化項目管理 模型設計 模型實現
緒 言
管理學作為一門應用十分廣泛的學科,隨著研究與應用領域的不斷深入,管理學依照應用的領域進行了細致地劃分。由于“項目”這一概念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項目管理也受到了人們越來越的重視。項目管理不僅僅是一門管理科學,在當今世界,它更是一門實踐科學。就目前的項目管理而言,在項目定義、規劃、優化以及項目進度控制、項目質量監控等多方面都有較為成熟的發展。為了實現項目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最大化價值實現,保證優質的工程項目質量,精細化項目管理正在快速進入各項目工程企業單位的實現中。
1. 什么是精細化項目管理
現代管理科學都可以大概分為三個階段:(1)規范化項目管理階段;(2)精細化項目管理階段;以及(3)定制化(個性化)項目管理階段。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項目管理起步較晚,項目管理技巧的應用也相對單一,早期我國大多數企業也多以實現規范化項目管理作為企業項目管理的目標。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人們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的評估也更加細分,以及大型、超大型項目的不斷立項,規范化項目管理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項目對于管理知識以及技巧的需求。
精細化項目管理是指在規范化項目管理的基礎上,將管制的職責更加的清晰化、明確化,要求參與項目的每一個人員都準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做到人員到位、職責到位,所有項目人員每日的工作必須按日檢查清算,一旦發現問題,快速解決。精細化項目管理源于發達國家的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可以說,精細化項目管理是先進企業的一種意識、一種態度,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企業文化。
精細化項目管理主要體現在重視細節管理、重視過程管理,同時也不放松質量管理。精細化項目管理要將復雜的工作分解簡單化,將簡單的工作流程化,將流程化的工作定量化,將定量化的工作信息化。精細化管理的一大關鍵是要抓住重點,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和標準。只有如此,精細化管理才會在企業的日積月累中為企業創造價值。
2. 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的設計
在未來,精細化項目管理將是一個需要企業不斷追求的管理理念以及著重構建的企業文化。從項目立項、項目啟動、項目規劃、項目實施到最終項目驗收各階段都需要精細化項目管理進行實時控制與管理。進行精細化項目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需要進行管理的要素多、層次深,對項目的所有參與人都有著嚴格的要求。要達到精細化項目管理的要求,單純地依靠人力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諸如UML建模、MVC模式、SSH框架、ORM框架以及Java Script等信息技術,在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的設計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應用,為精細化項目管理的實現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項目管理模型的設計者需要在了解什么是精細化項目管理的基礎上來進行模型設計。其次,設計者需要明確設計模型的目的。任何缺乏目的性分析的模型最終都難以在實際中進行應用。各企業對于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的設計與開發要有詳盡的需求分析,以便于設計者有的放矢,開發滿足企業需求的項目管理模型。第三,設計者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的設計與開發,保障模型的使用型,以及后續整體系統的架構清晰,增加模型甚至系統的易學習性,減少后期維護工作,提升整體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
3.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的實現
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最主要是要實現項目管理的功能性需求。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需要在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型的基礎上,對項目管理的功能進行進一步的明確。比如,過去在項目立項階段,可能只需要管理項目的周期和目標;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則需要將項目周期進行明確,并確定每一【摘 要】 世界的快速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多種多樣的技術,測繪作為一門精湛的技術也受到了科技的影響。隨著測繪設備的推陳出新,測繪逐漸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尤其是在土地規劃和管理中的應用。測繪新技術很快以其獨特的優勢取代了傳統測繪方法,在土地規劃和管理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測繪新技術進行介紹,并對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作重點闡述。
【關鍵詞】 測繪新技術 土地規劃 土地管理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對城市的土地規劃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對城市中有限的土地進行合理規劃與管理是政府值得重視的問題。傳統的測繪方法在今天已經弊端百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這時候測繪新技術的出現為測繪工作帶來了新的福音。測繪新技術在現代城市土地規劃和管理中愈加凸顯出其優勢。
一 、測繪新技術及其發展現狀
測繪新技術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迅速發展下的產物,注重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應用,并且結合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完成測量工作,并且利用軟件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和分析,實現了測繪自動化、實時化和數字化。
(一)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就是指在不與研究對象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通過傳感器實現對象的特征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提取、加工和處理后輸出所需要信息的技術。遙感技術能夠快速獲取所需信息,并及時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通過研究這些信息,研究人員能夠迅速得出結論,大大方便了研究人員的工作,能夠有效提升研究效率。在土地規劃與管理過程中利用遙感技術能夠迅速獲取土地的高清圖像和地形信息,為接下來的工作提供快速準確的資料。
(二)地理信息系統endprint
地理信息系統也叫地學信息系統,是一種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其中包含有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地形空間信息,并且能夠通過計算機實現相關地區地理地形信息的采集、儲存、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我們能夠及時掌握城市的地理地形信息,建立起大數據庫,隨時對所需信息進行提取研究,生成研究報告,對城市土地的規劃和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三)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率先開發的軍用系統,后來開放給民用。全球定位系統能夠覆蓋地球的絕大部分地區,實現對信號源的準確定位、測速等功能。全球是定位系統還能確定信號源的海拔高度,這對于我們掌握城市地理地形信息也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如今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全球定位系統已經基本建成,這對我國的城市土地規劃和管理工作來說是個好消息,能夠打斷他國對我國導航市場的壟斷,建立我們自己的大數據庫。
二 、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和管理中的應用
土地資源對于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最重要的資源,土地資源的利用問題一直都是各國研究的重點問題,每個國家都在想方設法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堅持合法有效科學合理利用的原則進行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目標都對測繪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測繪新技術就是為了解決傳統測繪技術中的弊端,得到土地最新最全的實時信息,為決策者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做決策時提供指導意見。新的時代發展下要實現對土地資源的規劃與管理,就要依賴測繪新技術得到的土地新數據,對以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進行糾正,對未來的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
(一)土地規劃中的測繪技術應用
在土地規劃中,測繪新技術能為測繪工作提供實時準確的信息。運用遙感技術能夠實時觀測到土地表面的變化利用信息,地理信息系統能對當前測繪信息進行保存和處理,全球定位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對土地變化利用的位置進行確定。可以說測繪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完成對土地利用活動的實時監測,方便相關部門對土地進行預測,制定并完善相關土地規劃。
(二)土地管理中的測繪新技術應用
傳統的土地管理方式基本都是由當地用地單位上報登記,其中復雜的手續使得登記時間一拖再拖,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土地管理單位也得不到最新的土地信息,由于信息不對稱,土地管理工作就更加難以開展了。然而測繪新技術并不需要如此復雜的登記手續,利用遙感技術就可以對土地情況進行實時監察,及時掌握土地動態信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更能快速準確找到土地利用變化的地點,地理信息系統對這些信息進行記錄,便于土地部門對相關土地的管理,實現了對土地的動態監管。
(三)土地的調查與動態監測中測繪技術應用
在進行土地調查時,傳統測繪方式往往捉襟見肘,需要耗費大量物力人力財力,而遙感技術能夠直接將得到的圖像進行數字化處理,并且能夠迅速得出結果并進行存儲,使相關人員第一時間拿到最新的土地調查和監測結果。
(四)勘探工作中的測繪技術應用
如今測繪新技術不僅在土地規劃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勘探工作和執法檢測中也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通過遙感技術得到的高清圖像能夠幫助勘探人員分析當地地表地貌,再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就能繪制出當地地形地貌圖,勘探人員能根據這些信息分析當地的礦藏等資源,這樣就避免了勘探人員的大量徒步勘測工作。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土地資源對于我國來說是極其珍貴的資源,做好土地規劃和管理工作能夠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合理保護和利用,使土地資源的效益最大化。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相信在越來越多測繪新技術的幫助下,我國的土地規劃與管理工作會做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李潔,湯斌. 土地規劃管理中測繪技術的應用探討[J]. 江西建材,2016,(24):210+212.
[2] 李萌. 新型城鎮化土地利用管理及信息化研究[D].長安大學,2016.
[3] 楊傳夏. 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J]. 建材與裝飾,2015,(45):253-254.個周期需要實現的目標。
本文將重點對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實現對運行計劃的控制進行討論。項目的運行計劃,可以大致分為項目進度計劃、項目資源計劃以及項目資金計劃。每一個工程項目在項目正式實施之前都必須進行進度計劃。進度計劃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指為規定時間內需要完成的項目工作進行計劃,提供后續檢查、核實、糾正的依據。對于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而言,除了常規地將項目計劃分解到單項工程計劃與主體工程計劃,年計劃、季度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還需要對相應的項目計劃負責人進行明示,對于對工期會有明顯影響的季節因素、天氣因素,項目進度計劃都進行相應的考慮,并計劃特殊時段的項目進度計劃。同樣,特殊時段的項目進度計劃負責人也需要明示,保證項目進度有據可依,項目責任有人可追。
項目的資源計劃和資金計劃是保證項目能夠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項目資源以及資金的管理包含了資源協調、資源預測、資金計劃、資金流向,費用估算等多個內容。項目的進度計劃與資源計劃和資金計劃息息相關,為了完成相應的進度計劃,需要匹配足夠的資源和資金,在精細化項目管理模型中,需要實現這三者之間的聯動,明確每一個項目管理節點的責任人,若項目進度無法正常完成,原因有可能會是資金不足或資源不足,也可能是項目進度本身出現問題。任何一個節點的問題,都能在精細化項目管理的模型中進行追溯。
總 結
精細化項目管理來源于發達國家的先進企業,既是一種優秀的項目管理方式,也體現了企業對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視程度,最終還會成為一種企業文化。在現代技術不斷發展與應用的背景下,精心化項目管理的模型得以設計與開發,并能夠在精細化項目管理中加以實現,為企業完成精細化項目管理貢獻重要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何唱. 施工項目精細化管理的應用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 2013.
[2] 楊克逖. 工程項目管理與精細化管理模式[J]. 建筑知識:學術刊, 2012:173-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