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澤民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國家提高了建設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植樹造林作為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的主要措施,能夠使森林面積得到有效的增長。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國亂砍濫伐情況嚴重,森林資源的消耗逐年遞增,基于此,文章將從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切入,對植物造林技術的管理措施進行探討,以期能夠有效提升森林覆蓋率,優化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 植樹造林 技術措施 管理
引 言
植樹造林作為優化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增加我國森林覆蓋率。近年來,雖然我國在林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對林業市場的要求越來越大,對我國森林資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為此,一定要加快植樹造林的速度,增加森林覆蓋率,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實現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1 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植樹造林事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同時對生態重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的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極大的改善生態環境,并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同時,由于經濟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多,并隨著其陸續進入成熟期,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還能間接的產生大量的就業機會,以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植樹造林還能夠為人類提供水果、藥材以及我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林木。此外,植樹造林還能夠有效的過大林地資源,保護農田、調節溫度和濕度,還能降低噪音污染。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在提倡保護生態環境的背景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使人類生存的環境得到不斷的改善,由此可見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2 植樹造林技術
2.1播種造林法。直播造林是將植物種子直接播種的一種方法。其播種方法有:條播、穴播與撒播等。播種造林法具有較多的優點,其工序較少,操作簡便,對播種技術要求不高,同時還能有效節人力、物力,進而能夠降低成本投入,實現林業部門或企業的經濟效益。需要注意的是,播種造林法對于林地的條件要求較多,播種后在種子萌發和苗木生長階段,需要嚴格進行幼林撫育,因此只適用于粒大的樹種或者種源充足、發芽很高的樹種,如核桃等大顆粒種子。同時,在播種前的種子處理主要有催芽浸種、消毒等措施,以保證在植物后期的生長中減少病蟲害或植物死亡的情況發生。此外,如果要在偏遠或人少的地區采用這種方法,需要保證水分和土壤條件的適宜程度,并減少災害影響。
2.2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根、枝或地下莖作為造林的主要材料。分支造林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活率高且性價比高的優點,能夠節省大量的育苗時間和費用,還能夠保證幼苗能夠保持木本的優良品性。但是,分殖造林法對于立地條件具有很高的要求,且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因為只適用于數量較大、生長快且營養繁殖的不定根的樹種,例如柳樹、楊樹、松樹和竹類等。其缺點是,會造成多代繁殖林木的早衰,極大的縮短了植物的壽命。
2.3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又稱栽植造林,其原理是利用根部完整的苗木進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由于對對林木立地條件以及樹種的選擇限制較少,同時,苗木的生長較為穩定,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強,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存活率較高,因而廣泛的應用于指數造林中。在利用植苗造林進行時,一定要對苗木進行培育,等達到一定時間后對其進行起苗、分級、包裝和運輸,并在適合的林地環境下栽植,以減少苗木在栽植時受病菌感染和運輸時受到的擠壓影響,保持苗木的水分。
3 優化植樹造林管理的措施
3.1退耕還林。退耕還林主要是對有嚴重土地沙化以及水土流失的耕地記性有規劃的停耕,并對其恢復植物種植,已達到涵養水源、緩解水土流失的作用。因此,應根據耕地實際情況,制定規劃,減少根底的面積,適地種樹,并恢復植被,使其有效的擴大森林覆蓋率,進而達到涵養水源的效果。就目前而言,我國在偏遠地區以及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大力倡導退耕還林的措施,能夠有效解決土地荒漠化的情況,對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
3.2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我國植樹造林中經常使用的方法。通過定期的封山造林,能夠有效減弱人類亂砍濫伐等活動對森林造成的影響,進而有效的保護森林植被。封山育林適用于在植樹造林中具有一定的恢復力、更新能力、且具備良好自然條件的山區。封山育林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造林成本的投入,實現林業部門及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能夠加快植樹造林的速度,已達到綠化的效果,同時還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營養度,保持水土,加快環境生態平衡的恢復速度。不僅如此,封山造林不僅對保護珍稀物種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對防治病蟲害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3.3幼林撫育。林木生長質量的關鍵在于幼苗使其,因此對植物的幼林撫育提高一定的重視,加強對其的管理,并加強對抵抗能力較差的幼林進行人工保護和培育。首先,要滿足幼林對水份、光線等方面的要求,為植物幼苗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幼林的高速、高質量的生產奠定基礎,進而提高植物的成果率,升林木質量。同時,還需要對幼林撫育進行必要的抑制調節,通過松土、除草,排除灌木對幼林的競爭雜草如間苗、平茬及修枝等,使之健康、迅速地長成為成品林。只有對幼苗的生長關鍵期進行嚴格的撫育管理,才能夠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為我國林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植樹造林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的重要任務,是我國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一定要將提高對植樹造林的重視程度,認識到植樹造林的價值與作用,并確立明確的目標,制定完善的造林規劃方案,同時還要加強對植樹造林的管理,使社會大眾積極地參與到植樹造林工作中來,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永.植樹造林的技術方法與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21:189.
[2] 黃福晶.簡析植樹造林的技術與管理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5,02:81.
[3] 黃福晶.簡析植樹造林的技術與管理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5,04:222.
[4] 郭天文.淺談植樹造林技術措施與管理[J].現代園藝,2017,18: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