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煒
【摘 要】 建筑施工加強對項目的績效管理工作,能夠降低成本、創造利益。企業提高建筑施工在項目上的管理能力,應當深入增強建筑施工項目的績效管理能力和水平,達到提高企業生產、創造更多利潤的目的。但我國目前工程建設管理還處于“粗放式”管理階段。必須建設有法必依的技術規程,構建與之匹配的先進建筑施工管理機制,其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項目的管理水平,進而提高施工項目的質量水準,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 建筑施工項目 管理績效
一、實施高效率建筑施工項目管理的意義
隨著企業間的競爭逐漸演化為以人力資源為主的綜合競爭,建筑施工項目的績效評價就直接體現了公司的競爭力水平。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科學的項目管理,是公司業績的重要管理工具,在整個企業經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績效管理實施的好,能夠有效的保證公司施工目標的實現。這就要求我們重新審視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因素相關的一系列管理問題。舍棄傳統企業管理模式,重新構建一套適應于提高企業績效,具有重大意義的發展戰略。打造成為整個施工項目管理工作方向性的指導。其有利于通過經營模式采取各項戰略措施,以實現控制項目管理的科學統計和核算,為現代化建筑施工管理提供依據。其次,對管理的效果科學化評估、改正。推動建筑施工項目管理新模式,克服企業發展中的障礙,以利于深化和拓展企業項目業績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管理實踐水平,激發建筑項目的核心動力。
二、傳統建筑施工項目管理手段的不足
1、一切以降低損耗為主導
隨著企業建設項目管理水平的日漸成熟與完善,僅僅靠提高內部勞動生產率的措施來降低成本的發展模式正逐步轉變。當下企業建設施工項目在管理上存在諸多缺陷,需要打破舊的管理模式,以滿足企業新的發展管理要求。顯然,通過控制企業上下間消耗的建筑施工項目管理模式,顯然已不適應現代化循環經濟的要求,建筑施工項目成本就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論述,就是指采納既定標準下,企業通過提高勞動率、降低消耗,或者減少經營損耗等措施降低成本。但是并沒有從源頭上節約成本,達到管理的目的,成本降低受到極大的限制。因為在降低幅度一旦達到極限后,再削減成本也不盡如人意。不僅如此,由于過度強調成本的節約幅度,可能會導致過量排放廢棄物污染環境,這些手段從長遠來看會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甚至會威脅到企業的長遠發展。
2、管理觀念落后
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在建筑施工項目管理的認識上存在著觀念落后的現象。認為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建設施工項目管理屬于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企業只關心產品的施工過程,忽略了對項目整體化的管理系統的建立。對項目的管理僅僅局限于從施工管理的時間范圍出發,即現行企業的建筑施工項目管理工作大多始于企業制造的階段,沒有從建設施工項目投入研發階段就開始進行相應的管理規劃,導致企業的建設項目管理力度小、終結早。甚至在傳統項目管理中,建設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也簡單地被歸結為成本節約的概念。從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來分析,成本降低具有局限性,在某些情況下削減項目施工成本費用,可能會導致質量的下降。進而導致企業經營模式發展為被動的不利局面。由此可見,這種建筑施工項目管理觀念是一種落后的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
二、高品質管理模式的應對策略
1、增強建設施工項目管理觀念,適應外界經濟環境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創新,如果建設項目管理主要面向的是現場施工過程中的作業環節,對于企業外部的市場環境視而不見,容易使企業的發展競爭走向誤區。例如,在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的重工型企業自2013年起逐年營業額增幅162.7%,但毛利潤率卻整體呈下降趨勢,雖然降幅不太明顯,但這說明企業的純利潤率沒有隨著建設施工項目績效的提高而取得一定成效。因此,企業管理有必要注意市場環境的考驗。應當把企業建設項目管理問題與整個市場環境進行聯系與考慮。通過整個市場的利潤價值目標來進行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建設施工項目績效目標的實現。因此,這就要求現代化企業重視遵循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則,了解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重新審視市場經濟對現代化企業建設施工項目的管理及實踐問題,強化企業的管理理念,營造相關管理氛圍。
總體來說,保證企業的建設施工項目成功,除了要加強企業對項目的控制意識外,更要高度重視項目管理工作的落實,并將這種認知從上而下不斷的向整個企業灌輸。促進建設項目管理扎實有效的進行,將成本損耗維持在較低水平,避免各個環節的浪費。有利于績效考核建筑施工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項目管理提高績效充當“指南針”,進而提高建筑施工項目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促進企業的快速、良好的發展。
2、引用先進的管理手段
傳統建設施工項目管理簡單地被理解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損耗”的概念,因而導致決策信息落后,不能為企業的正確發展引導方向,容易引發經營管理誤區,進而導致企業經營戰略的失敗。建設施工項目管理按照現代化企業競爭力的觀念解釋,企業主體是一個經典的市場產物——“項目是激發企業活性的關鍵”。在“經濟性”本性的引導下,我國一些企業雖然采用了先進的建設施工項目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宏觀上,企業的管理方法還是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從是否替企業盈利發揮價值來談,傳統建設施工項目采取的是極力降低勞動率和項目的成本耗費,忽視了對建設施工項目的優化和物資產出的高效管理。因此,企業不僅要關注建設施工項目的現場作業,更要關注市場上項目能夠實現的高收益。尤其是在科學技術高速發達的今天,單純依靠降低來成本來實現企業效益是不現實的,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前提下,企業應當推行走技術促進效益的路子,從而產生更大的效益,也即現代成本管理中所謂的相對降低成本,從而提高成本效益。企業引入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拓寬了市場環境的廣度,打開了顧客需要的市場,并使建設施工項目管理績效和企業成本趨于一致,大大提高了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間的靈活性、能動性以及主體性,在節約成本的同時實現了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的共贏,為企業向可持續發展經濟的轉變提供了改革成果帶來的各種紅利。
三、總論
綜上所述,完善的建設施工項目管理模式與市場經濟密切相關,是促進企業成長的重要“沃土”。傳統企業建設施工項目在管理上存在諸多缺陷,使得其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的根本要求。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需要新的建設施工項目管理模式,轉變推動企業經濟發展。現代化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可以滿足市場條件下對企業建設施工項目的嚴格要求。可見這就要求現代化企業應對面臨的內外部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重新審視傳統的建設施工項目的管理缺陷和實踐問題,強化企業項目管理理念,營造高效率管理氛圍。注重引導,為企業建設施工項目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系統劃策。在整個企業中營造建設施工項目績效的提高就是合理化高效管理的觀念,有利于企業營造提高效益、節約生產成本一絲一毫的濃厚氛圍。更要在細節方面注重作業質量,試圖將循環經濟的理念融入到建設施工項目管理中,通過反思傳統建設施工項目績效管理的缺陷基礎上,企業構建一套適應現代化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管理模式,以克服企業項目管理障礙,推動企業績效的提高,為建設施工項目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徐紅琳.績效管理的理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204(26):158-160.
[2] 武欣.績效管理實務手冊[M].北京:中國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46-48.
[3] 陳淼,儲嬋娟,巴玉.建筑施工項目經理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研究[J].企業導報,2010,2:73-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