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
【摘 要】 自從我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從2006年成立以來,這標志我國的金融市場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起初不夠成熟的時代到現在敢于創新。特別是在2010年推出期貨之后為我國的期貨發展進行了一次大膽飛躍。本文對我國目前的金融期貨市場發展狀況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給出了一些可行性解決辦法,最后對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在以后的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機遇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國際化金融 發展前景 金融期貨 人民幣匯率
一、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發展簡史
我國期貨市場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先后經歷了1993和1998年兩次較為徹底的整頓,是期貨市場真正進入了規范發展的階段。自從2003年來,新的期貨品種不斷推出,交易量也不斷創下紀錄。2006年,中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在上海成立,并且于同年十月底啟動滬深300股指期貨的仿真交易。在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期貨管理條例》為金融期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隨后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對于資本市場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完善了資本市場體系,更好的發揮了市場的功能。
二、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及出現的問題
(一)我國期貨市場目前顯著地特點
我國目前的期貨市場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發展不同步,商品交易共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就是現貨交易,現貨交易即交貨的同時交錢;第二種是遠期交易,即先訂立合同,約定期限進行交貨;第三種是期貨交易,期貨交易和現貨交易相比是通過期貨合約來對遠期商品進行買賣的一種交易。期貨合約雖然必須以貨幣和商品的互換為基礎,但是它已經從實物商品的領域中獨立出來,多數是一種買賣期貨合約的交易方。西方國家是在現貨市場充分發展之后才開始建立期貨市場的,因此期貨市場是現貨市場進行完善之后的產物。但是我國和西方國家有所不同,我國目前不僅需要完善期貨市場,現貨市場也需要積極地完善現貨市場。因此,中國要想發展期貨市場就必須實現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同步發展,只有實現兩者的同步發展,不過多偏重于某一方,才能使金融期貨交易所市場穩健運營。假如兩者不能同步發展,在日常交易中就會出現漏洞。假如兩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會出現很多突出的問題,任何一方的交易人員都可能通過信息不對稱的方式謀取非法利益。要想實現現貨和期貨同步發展,就必須做到大力發展較有保障的遠期合同,包含規范和不規范的形式的遠期合同。
(二)金融期貨交易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
商品期貨占據主導地位不同階段的市場經濟會有不同階段的期貨市場。假如市場經濟發展的快,那么階段就會越高,期貨市場的商品就會越來越多樣化。西方國家的期貨交易商品已經從過去的初級商品變成了現在的新階段。現在普通在過去的這些年中,商品期貨的交易量占據整個期貨市場的60%以上,但是類似于股指秋后的金融產品交易量不到40%。這和西方較為成熟的期貨市場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目前主要以市場為主、政府輔導為輔一步一步的加強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快速發展,更要結合我國的國情來實施對應的政策。
(三)金融期貨市場現貨市場不夠發達
由于我國現在的金融期貨市場仍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加上中國的經濟體制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的初級階段。現貨市場也不夠發達,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現貨市場采取了比較符合自身狀況的發展方式。而西方國家早期的期貨市場都是由企業進行組織,然后得到政府認可并且制定相應的法規。現代期貨市場已經有上百年的經驗,一般都是先制定法律法規,再開辦相應的市場。中國正是依據這一原則建立了自己的期貨市場,導致許多的交易者在實行期貨交易時還不熟知法律,容易出現盲目跟從的現象。從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目前的交易和持倉比率來看,還沒有達到國際市場該有的交易量,所以根據目前的狀況來看政府和市場具有雙重的責任,那就是在發展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的同時,還要制定如何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規來監督交易者。我國在2013年7月18日的時候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進行了二次修訂,其中對于調整漲跌停板的幅度和個人提供履約擔保的重點進行了調整。這對交易者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和引導作用。當然,法律法規也需要日益完善,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金融期貨交易制度會有良好的法規環境。
三、我國金融期貨市場下一步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宏觀管理問題
中國的金融期貨市場要想健康發展,其首要任務就是對全國的金融期貨交易管理機構進行統一,并且盡快的頒布完善的金融管理法,對金融期貨市場進行徹底整頓。全國統一的期貨交易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就是制定期貨發展的規劃,對各個交易所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負責審批交易所提出的某些重大問題進行判斷。要著手建立期貨交易和期貨市場的統計制度,摸清楚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并做出相應改變。完善的統計內容可以包含期貨經紀公司、期貨交易所的個數以及從業人員的個數,期貨合同的成交金額等。
(二)微觀管理問題
期貨市場的微觀管理問題主要包括金融期貨交易所對于自身的建設以及相關的人才管理問題。首先,金融期貨交易市場要進行規范化建立,特別是要注重對結算制度和保證金的改進,建立起穩固的信用機構。目前中國的各大交易所運用的管理辦法較為粗糙,例如對用戶的交易資金和賬戶整體管理都沒有嚴格的標準,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監測系統。市場會員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代理業務賬戶管理制度,這些因素會直接制約期貨市場的發展。只有將微觀性的管理問題解決好,才能將期貨市場向海外推廣。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交匯系統
發展金融期貨,及時的交易信息和及時的信息傳播十分重要。金融期貨交易所本身要供給許多信息給交易者,除了期貨的交易數量。交易價格之外,交易所還應當提供多數關于期貨產品價格的各類分析,還要提供有關期貨交易的各種信息分析。并圍繞著金融期貨交易活動展開各種專業性信息的服務,因此完善信息交匯系統可以在期貨市場長期的發展中是必不可少的。endprint
(四)健全金融期貨市場的監管體系
我國經濟的國際化進程加快,這就要求我國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迅速接軌,這迫切要求市場具有完備的經濟法規法則以及合理的國際接軌原則,以此來應對全球化競爭。
首先,政府應當盡快研究出臺有關金融期貨的法規條例來指導市場行為,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且協調三個監管主體之間的運作機制以及監管職權。其次,要積極借鑒國外市場的成熟經驗,我國一直實行的是集權制監管模式,這種模式很容易遏制市場的創新,缺乏必要的授權機制,容易阻礙其他機構的監管作用,難免會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中國的金融期貨交易和證券、期貨兩大行業協會應該配備更多的自律監管機制和自律性組織,以統一內部監管制度和一線監管制度。
四、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一)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將會快速發展
中國的商品期貨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在今后金融期貨將會有更快速的發展。金融期貨最開始產生于美國,后來被迅速推廣到世界各地的交易場所和期貨市場。金融期貨從出現到發展,僅僅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其交易量已經迅速趕超商品期貨的交易數量。金融期貨的產生和風險是并存的,其風險和匯率波動以及風險緊密相關。金融期貨是把傳統的商品期貨的原理和操作以及其運用規則一起運用到了金融證券的交易當中,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將會遵循國際市場的發展規律。換而言之,在商品期貨的發展基礎上來發展金融期貨,這種規律在西方國家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但是中國的經濟和金融行業的發展讓這個時間大大縮短。有了金融業的基礎,期貨發展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了快速發展金融期貨的必要要求和基本條件。首先,商品期貨的發展日益成熟;再者,證券市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其三,銀行體系也逐漸完善,因此我國的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已經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在將來一定會有廣闊的市場。
(二)實現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接軌
由于目前中國金融期貨市場還不夠完善,也沒有足夠的人才和歷史經驗,法規制度也不算健全,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發展會更多地依賴國際市場并需適應國際環境。因此,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問題是不可忽視的。中國期貨市場要發展就必須適應國際化進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逐步參與到國際期貨市場中去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期貨市場的最終發展方向。目前中國期貨業已經按照國際慣例推出了一系列標準合約,為了中國客戶更好的了解國際市場的最新成交量、庫存情況,并且開始積極尋求和國際市場的合作以及接軌。這樣一來為我國的客戶提供了市場信息,而且也為外商提供了中國的經濟信息,以便他們對中國進行投資以及商貿合作。
總而言之,我國金融期貨交易市場必須和國際接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脫離國際市場。隨著我國和國際的接軌逐漸進行,金融期貨市場一定會朝著科技化、自由化、國際化的方向進步。今后,中國金融期貨市場還應當從國情角度出發,不斷推動市場的發展和創新,不僅要對自身實現提升和完善,還應該爭取促進金融期貨市場更好的服務于現貨市場和其他產業經濟。
【參考文獻】
[1] 侯明,宋岱.純實體經濟世界的可行性研究[J].東北亞經濟研究,2017,1(03):88-103.
[2] 韓朝煒.證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