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引導學生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形成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將抽象的數學模型及知識應用到解決生活問題中。本文主要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展開生活情境教學進行探究,提出對策,以促進每個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生活情境;教學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課堂教學中實施“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計劃,忽視學生間的差異,無視學生自身興趣,導致部分學生反應數學課枯燥無味,學習興趣時有時無,嚴重抑制學生創新意識和靈性思維的養成,不能發揮數學課程的學科優勢。
一、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 創設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知識。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本著應用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這一教學理念,將小學數學融入現實生活。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熟悉場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數學問題生活化,促進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例如:在學習《克與千克》課程時,讓學生觀察生活中食品的包裝,記錄下重量,在課上討論時,鼓勵同學們提出問題,如:餅干包裝盒上印著總重量:80g,餅干凈重75g,從而得知包裝盒重5g。再如:食用鹽包裝袋上印著凈含量:500g±10g等實際生活問題。
又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教室四面墻的長寬,利用課上所學知識,計算教室四周粉刷的面積。學生通過具體的信息收集,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二)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數學知識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可以使數學內容變的更加豐富多彩,課堂形式也可以變的多種多樣,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都有所提高。借助生活化教學,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參與其中,積極的學習知識,思考問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教育中的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強大的交互性、趣味性和靈活性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同學的歡迎。
二、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 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小學生探索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強大的力量。學生對法治課程的學習有濃厚興趣,促使他們課上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緊跟老師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學習興趣比智力更為重要,天賦異常的學生對學習無興趣,同樣不會很好的掌握一門課程。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引發的學習興趣是一種積極的內在感情,是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是提升數學水平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通過合理地將數學知識與特定的生活情景相結合,讓學生領略數學的魅力及提升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感知生活中數學元素的存在,使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不是冰冷的,而是與生活問題緊密相關的,從而達到數學來自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境界,充分體現數學的應用性。例如,在進行除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生活情景:爸爸從超市共買了9個梨,分給自己和其他兩個弟弟吃,怎樣分才公平?這樣分的道理是什么?在實際的生活情景之下引出數學問題往往能夠激發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積極性,才能使數學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再如,在教授學習“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人們在便利店結賬時的情景,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通過創設生活情景,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同時能促進學生產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強烈欲望。
(二) 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展開數學教學
將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生活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從具體的生活情景出發,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學習“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時,讓學生計算“160-96=?”,學生對于“160-100+4=”的算法很難理解。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創設生活情況讓他們自主探究,如:媽媽帶著160元去商場買零食,共花掉96元,結賬時媽媽給老板一張一百元的鈔票(應用160元減去100元),然后商店老板找給媽媽4元錢(再加上4元),所以媽媽最后還有64元。
在學習《年月日》知識時,課上提出問題,如: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是否一樣等等,培養學生觀察和總結能力。學生從觀察中得出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這幾個月是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每月30天為小月,二月份是特殊月份,每月有28天或29天,因此,一年共365天或366天。如此一來,將生活問題數學化,學生學習的“年月日”知識又可以應用于生活中。通過將抽象的數學計算問題與學生真實的數學經驗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促進數學知識生活化應用。
新課程背景下,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必須還要轉變思想,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最終導向,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激發學習興趣,力求提升數學課堂效率;注重現代化教育方法、方式的改變,有計劃、有步驟地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緊跟時代潮流,培養現代化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10-112.
[2]高連奎.淺談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136.
[3]鄭瑤.生活情境教學法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究[J].亞太教育,2016,(31):18-19.
作者簡介:
劉樹剛,江蘇省邳州市南師大附屬東方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