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語文,要培育的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學目標就不能是單一的知識與能力,而必須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整合。作為學生的啟蒙老師,必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chǎn)生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一、玩中學——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二、樂中學——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三、愛中學——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
關鍵詞:關注;玩中學;樂中學;愛中學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品質(zhì)是人在學習活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心理現(xiàn)象,是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上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人的思想品質(zhì)在學習上的反映,是提升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因素。語文學習品質(zhì)主要由動機、興趣、情感、態(tài)度、意識等心理非智力因素組成。實際上就是,不僅需要智力參與語文學習過程,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剛剛走入學校大門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尤為重要。作為學生的啟蒙老師,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使得生活、學習以及周遭的所有事物都可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以此形成一種積極探索事物的意識,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呢?在此談談自己在實踐中的一點思考。
一、 玩中學——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
教師必須要結(jié)合這個階段學生的形象性、具體性思維特征,在文本基礎之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由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
1. 多一點直觀教學。充分利用實物、圖片、多媒體、錄像等教學工具。如《菜園里》一課展示了菜園里一派豐收的景象,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觀看生動有趣的課件,當屏幕上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圖片時,學生情不自禁地大聲叫出它們的名稱。這時,再請學生拿出帶來的新鮮的瓜果蔬菜,說說它們的特點。學生情趣盎然,在熱烈的氛圍中積極表現(xiàn)自我,在交流過程中拓展個人思維。
2. 多一點生活情景。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來自于生活的體驗直接深刻。教學中,如能將文本和生活自然結(jié)合,在課堂上再現(xiàn)某一典型場景,也可以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自選商場》這門課教學時,教師在教室內(nèi)布置個小型超市:有面包、牛奶等食品類;有牙膏、毛巾等日常用品類;有鉛筆、尺子等文具類……教師讓學生自行選擇超市中的商品,并說出商品名稱,同時讓學生間交流自己的識字經(jīng)驗。自由購物的新型教學方式,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顯而易見。
3. 多一點表演舞臺。兒童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有極大的好奇心,不僅喜歡看別人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也喜歡表現(xiàn)自我,面對富有情趣的表演會感到無比激動,同時可形成巨大的角色效應。例如教學《雨點兒》《自己去吧》《借生日》等課文時,教師有意搭建表演舞臺,讓學生擔任各種角色進行創(chuàng)意表演。學生的語文學習是在歡樂的氛圍、愉悅的情感下進行的。
4. 多一點游戲教學。處于這個年齡的孩童,愛玩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更喜歡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從玩中享受增長智慧的歡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完《影子》一課,教師將學生帶到沐浴在陽光下的操場,和學生一起玩起了踩影子游戲,開放的課堂洋溢著學生的歡聲笑語,陽光和影子的關系在游戲中加深了印象。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
5. 多一點拓展空間。愛模仿是這個時段孩子的特點,惟妙惟肖的模仿秀常常使人開懷大笑。教學中教師可經(jīng)常布置一些延伸作業(yè),如給爸爸媽媽講復韻母寶寶的故事,當爸爸媽媽的小老師等。
二、 樂中學——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
孩子們在學習時,大腦也在不停地運轉(zhuǎn),所有的感知實際上都是人的各大系統(tǒng)反饋給大腦的結(jié)果,大腦再利用反饋結(jié)果指揮人們各大器官的行為。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起到主導作用,所以其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們可積極主動學習,從被動型學習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樽灾鲗W習狀態(tài),如此才可實現(xiàn)寓教于樂。
1. 營造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
好的環(huán)境能使人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因此,教師有必要精心布置教室文化環(huán)境,雖然不能像幼兒園那樣卡通化、童話式,但也可以充分利用墻報、評比欄等宣傳陣地,用生動活潑的圖案、簡潔有力的兒童語言,裝點干凈整潔的教室環(huán)境,渲染積極上進的文化氛圍。
2. 善用激勵的評價語言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本質(zhì)的屬性是想得到別人的贊賞。”不可否認,表揚的力量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動力,激勵是一種更好的教育手段。實踐中,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個大拇指、一朵小紅花的作用和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課堂上,“掌聲送給你!”“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你真有創(chuàng)意。”一句句肯定的話語,一聲聲贊美的語言,極大地鼓舞著學生的自信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樂趣,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三、 愛中學——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
著名學者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所帶來的愉悅感是極為強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斷引導學生保留這股力量,使得每位學生都可贏得獲取成功的機會,感受成功帶來的愉悅。要切實完成這項目標,就必須重視平時的鼓勵,淡化最終的獎賞。如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通過展覽習字本,寫字比賽,聽寫比賽,識字大王評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并根據(jù)各自表現(xiàn)進行星級評價,做得棒的得三顆星,有進步的得兩顆星,能積極參加活動的得一顆星,人人參與,人人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有榜樣有促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和寫字的興趣,使識字寫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課程語文最為重視的就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非與傳統(tǒng)教學一樣僅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而是將知識與能力、教學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三方面的教學都作為重點教學目標。教學中,只要我們積極充分地關注每一個孩子,那么,孩子們就能在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快樂地學習,快樂地健康發(fā)展。
作者簡介:
聶慧,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越秀區(qū)東風西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