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元??
摘要:高中政治課是一門幫助學生樹立“三觀”、引導學生客觀認識世界的學科,其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而情感教育是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它無疑是政治教學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情感教育;身心健康
一、 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
新課標實施以來,與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相比,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均取得了較大改善。但是,與國家倡導的素質教育相比較,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
1. 高中政治課長期以來被視為一門記憶性學科,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普遍形成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教師一般采用講授法和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急于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容易忽視學生的情感。這種缺乏溝通和合作的教學模式,使得政治教學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2. 在當前高考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學生的應試態度沒有發生改變,許多人為了成績被動接受,強迫記憶,沒有將政治學習上升到提高思想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高度。
3. 當代高中生的特殊性。這一代學生被稱為“新型人類”或“讀不懂的一代”,其特征是:過于重視自我;獨立意識明顯增強;自我意識顯著膨脹;成人感突出;興趣開始分化,理想尚不穩定等。這些特征導致他們普遍比較“極端”,不能理性看待問題,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以情感教育來開展政治課教育教學。
二、 高中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特征和優勢
1. 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政治課的理論知識點多、面廣,內容比較枯燥,需要大量記憶,使得學生學習興趣普遍較低。因此,激發學習興趣是教師的首先職責。而情感教學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情感也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多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學業壓力和心理狀態,善于以情感為紐帶促進師生關系的融合,從而提高課堂時效性。
2. 情感教育有利于解決困擾高中生的實際問題
情感教學是幫助學生成長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心理狀況、情感困惑等,而且要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學業壓力大、容易煩躁和出現叛逆,傳統的教育方法不僅低效甚至會適得其反。而情感教育無疑是高中政治課教學的最佳選擇,能夠讓學生主動加強對政治科目的投入,主動思考并尋找學習樂趣。
3. 情感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對身邊的一些積極的情感產生共鳴,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由情緒引發的健康問題,積極的情緒能使人心情愉快、熱愛生活,而消極的情緒會影響人的發展。高中生背負著來自學習、情感、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和困擾,所以,在政治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 如何在政治課堂中運用情感教育
1. 創設親切、自然、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前提
傳統的政治教學一般采用“滿堂灌”模式,學生作為受體只能被動接受,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喪失學習興趣,從而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情感教育的運用過程中創設親切、自然、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前提。教師要從語言上、心理上和空間上縮短與學生距離,自覺與其心理換位,讓學生先認同教師再認同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如親人、朋友般對待學生,始終帶著“熱心”、“真心”、“愛心”、“耐心”這“四顆心”教學,以建立親切、自然、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證政治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順利開展。
2. 巧妙構思課堂是關鍵
課堂教育是教學的關鍵,而課堂教育的關鍵則是課堂設計。所以,情感教育必須滲透到課堂設計的每一環節中。
首先,讓學生“活”起來。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適時適當地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具體而言,可以選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明星、電影、社會熱點等;也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音頻和視頻來表現;也可以借助語言魅力讓學生“活”起來,改善他們聽見鈴聲失落,看見教師反感,翻開教材犯困的狀況。
其次,讓學生“動”起來。通過情景導入點燃學生激情后,要通過有趣的設問、課堂活動、課堂任務等,讓學生自覺“動”起來,讓他們主動融入課堂,積極交流和探討,并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觀點,不管對錯,只要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
最后,讓學生“靜”下來。通過創設情境激活學習興趣,再通過設問和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后,教師要及時參與進來,通過點評、探討,引導學生按正確思路思考問題。這既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高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3. 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是目的
“知識源于對生活的積累同時又應用于生活,二者相互聯系、貫通,任何知識都不會單獨產生和存在,任何教學活動都不能脫離生活?!备咧姓握n是一門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在教學中如果一味灌輸,既不能實現教學的目標,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感。因此,要做到情境交融、理論聯系實際,既要運用理論知識辨析實際生活,又要用實際的生活問題去檢驗書本中的理論觀點。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找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也要為學生提供情感體驗平臺,引導學生運用課本知識解釋生活現象。這既可以提升學生能力,又可以提高課堂實效性。
總之,高中政治教育情感教學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協調統一,共同努力。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寓情于景,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達到課堂有時限、學習無時限的效果。因此,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除了必須擁有一定的職業道德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情境感化能力,不斷更新觀念,積極探究,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使其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
參考文獻:
[1]孫贏.淺議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J].學周刊,2012(3).
[2]徐敏霞.高中政治情感教學初探[J].現代閱讀,2012(9).
作者簡介:
劉玲元,甘肅省酒泉市酒泉師范(酒泉市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