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磊??
摘要:歷史是沉睡的過去。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還歷史事件本身的面目是我們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圍繞構建探究式課堂教學,闡述如何通過探究來還原歷史事件的本真,旨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事件;探究;教學
初中歷史教學最重要的是真實性。教師應該為學生還原真實的歷史事件,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灌輸式教學,教師只是簡單的把知識傳輸給學生,而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根據歷史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改變這種被動消極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從而不斷的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
一、 培養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動力。一切學習的源頭都是問題。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根據最新課標的具體要求,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明確具體的授課流程。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梳理復雜的歷史事件,了解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還原事件真相,而且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歷史事件的表面去探討背后的歷史意義,鼓勵學生積極發散思維,開闊視野,深入歷史去探究。例如,在學習有關“二萬五千里長征”這個歷史事件時,學生可以自主通過研讀教材,觀察視頻,上網查閱資料,都可以了解到完整的歷史發展過程、原因和結果。而教師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深入挖掘背后的內涵價值。比如,教師可以提問中共中央為什么一定要長征;學生從長征中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學習到了哪些;你是如何看待現代社會進行的“重走長征路”一系列活動。這些問題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
二、 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一堂優秀的歷史課堂應該是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下開展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學習是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之一,它不僅可以集思廣益,吸收不同學生的想法,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學習,進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學習“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思考應該如何處置張學良和楊虎城?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散思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合學生的學習心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來鼓勵學生思考,最后通過互相討論,得出了確定的答案,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了西安事變的重要意義。又例如,在講解三國鼎立一課時,合作學習可以充分展示它的優越性和價值。教師可以根據這次的歷史事件設置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活躍課堂氣氛。官渡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一場戰爭,教師可以引用這場戰役引導學生思考曹操能夠打敗袁紹的因素有哪些。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最后一定可以得出各種各樣具有建設性的答案,豐富課堂內容。
三、 小組交流討論,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交流討論學習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同時在交流過程中培養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通過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可以更有效率的得出更多的結論,并且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集思廣益,發散思維,最后可以得出更完善的結論,對歷史事件剖析的更加深刻。探究式教學法的開展流程是由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設置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得出結論,學生應積極投入到討論中去。例如,在學習“統一國家的建立”時,秦始皇是本課的重點人物。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自主探究對秦始皇的整體評價。有的學生會認為秦始皇在六年內滅六國統一國家,對于國家統一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也有學生認為秦始皇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位暴君,他下令焚書坑儒嚴重地損害了中國傳統文化;他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修建宮殿和陵墓,極大地殘害了老百姓的利益。還有學生認為,秦始皇對加強經濟文化發展方面也功不可沒。通過這樣交流討論,學生們對秦始皇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了。
四、 經歷探究過程,給學生充足探究空間
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個體在接受外界信息的過程中會產生思維的認知方式,并影響學習的效果”。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信任學生可以完成學習目標。因此,教師要采用積極的教學手段來提高他們上課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漸成長。自主探究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學會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朝著全面發展而前進。例如,在學習《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這一內容時,就制作多媒體課件來展示遼、北宋、西夏三個朝代的地形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澶州之戰和澶淵之盟。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探討澶州之戰,思考宋朝打敗遼的原因,以及澶淵之盟形成的因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遼、北宋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三個角度來探究澶淵之盟的影響。站在中華民族的角度來說,澶淵之盟的積極性就是結束了北宋和遼之間的戰爭,使兩國之間形成了和平的局面。同時,在這樣的政治局面中有效地促進了相互之間的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
總之,根據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要求,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積極開展探究式教學課堂。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情感的深化。這樣,才能更加理解歷史事件背后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婧.在歷史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J].吉林教育,2016(16).
[2]伍媛奇.歷史教學應該培養的思考與探究[J].新課程(中),2015(05).
[3]張秀華.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探索[J].學生之友,2016(07).
作者簡介:
唐成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黃集鎮中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