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中學課程標準改革的深入,教學方法也不僅僅局限于那些傳統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有效的情境能夠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思維,給課堂教學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創設有效情境的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學數學;有效問題情境;對策
一、 引言
自從新課程標準實行以來,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就逐漸被一線教師了解和接受,雖然此種教學方法現在已經在一線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大多數一線教師對于創設問題情境的真正內涵并不能做到準確地把握和具體的認識。一般情況下,問題情境教學是指針對某個教學問題的刺激性啟發,即改變傳統的問題呈現方式的一種教學模式。創設的情境只有映射問題而具有實際的教學意義,具體問題因合理的創設情境而變得生機有趣。因此,如果想要讓創設情境教學法更好地在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運用,就一定要讓更多的一線教師了解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方法的正確內涵,加強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習力度。
二、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主要對策
1. 創設“故事”問題情境,注重問題的“趣味性”
英國著名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曾在自己的著作《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中說過這樣的話:“在所發生的一切教育的變革中,最值得人們注意的是,把知識的獲得當成一件快樂的,而不是苦惱的事情。”這個充分地說明了在教學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了提升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故事情境就成了一個可以合理利用的創設情境方向,對于中學生來說,故事情境既直觀易懂又符合中學數學學科的教學特點。創設故事問題情境,一定要把側重點放在所創設情境的趣味性上,這樣才能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全面激活,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更快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方法。
2. 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注重問題的“可接受性”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一定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它就是創設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適應他們自身已有的知識認知體系和實際生活經驗,最重要的是,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一定要能夠被學生接受。在當前的中學課堂教學中,最容易被教師所忽視的一個問題便是所創設情境的可接受性,這直接導致了課堂教學沒辦法達成預期的效果。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是指所創設的情境一定要充分的聯系學生所能接受的實際生活,在實際生活的基礎之上進行一定的合理調整,讓它更適應教學內容。
3. 創設“梯度式”問題情境,注重問題的“層次性”
數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有很多問題都比較復雜,當講解這些問題時,所創設的情境就一定要具有漸進性,要創設“梯度式”問題情境。“梯度式”問題情境是指所創設的情境一定要具有漸進性,這樣才能把復雜的、難度較大的問題通過漸進性的情境分解成很多個小問題,這樣便可以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的解決過程分解成為幾個階段,通過學生已經具備的解決問題手段來逐個地解決這些小問題,也就成功地把一個復雜問題的解決過程通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一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課堂學習過程,逐步提升學生的結題思維,幫助他們更容易的理解知識。創設“梯度式”問題情境需要教師注意的一個重要的問題便是所創設的情境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層次性,層次一定要適應知識內容、教學目標和中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水平。
4. 創設“開放式”問題情境,注重問題的“探究性”
根據中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根據這點要求,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就一定要注重情境的開放性。創設“開放式”問題情境是要求教師在進行學生發散思維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創設出合理的開放性強,解決方案多的教學情境,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是答案不唯一、多元化的開放性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問題一定要具備探究性,表現形式也一定要具備多樣性等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用于挑戰、探索的精神。可是根據目前的整體水平來看,大多數中學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都會完全忽視掉創設情境的“開放性”,雖然這并不至于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但是這樣的教學完全不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能達成新課標的要求。
三、 實施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教學的保障手段
1. 組織集體備課
建立“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教學課題小組,以年級為一個基礎單位,整個年級的所有數學教師成立一個小組,整個小組一定時間內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并對每個人的教學設計給予自己的意見,并進行相關的備課記錄。校領導也可以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定期地對各個小組的備課情況進行檢查,檢查過后可以組織各個小組進行實踐教學,由校領導和其他小組的成員來聽課,然后提出修改意見。
2. 組織課后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走向專業自主,確立其主體性的標志,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立足點,這個觀點現在已經被教育界廣泛地接受和認可。根據這個成熟觀點的指導,中學的數學教師應該定期地進行“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教學的公開課,可以邀請其他優秀的數學教師來聽課,并要求聽課教師給自己的課堂教學提出一定的改進意見,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其他教師的意見整理出自己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不足,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后反思。
四、 結語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是中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積極推薦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它能夠更好地提升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全面的提高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對中學生的思維開發和能力培養有著突出的效果,值得更多的中學數學教師學習和運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2]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0.
[3]吳愛武,何永剛.數學課堂中優化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6):84-85.
[4]李桂梅.實施導學三法,培養創新精神[J].天津教育,2001,(7-8):67-68.
作者簡介:
聶威,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市第七十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