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敏??
摘要:我國的教育事業正在逐步改革,但是小學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仍舊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顯著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對策
一、 引言
語文教學是所有學科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學好語文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小學作為起步階段,語文教育更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反思、總結、改正。
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強
盡管我國正在提倡并逐步推及“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努力打破傳統的“教師至上”的觀點,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未真正得到發揮。尤其是小學生,自身心理和生理發展不足,往往對教師言聽計從甚至存在懼怕情緒,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仍舊存在大量的“填鴨式”學習,老師向學生灌輸知識仍是課堂的主要形式,這對于身心正處于迅速發展的小學生是極為不利的。受傳統的教育觀影響,學生學習的客體地位始終難以打破。
(二) 教學目標不夠清晰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因此必須明確地知道教學的目標是什么,教學結束后要使學生掌握怎樣的知識,獲得怎樣的情感體驗。但當下很多教師不能清晰地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以至于出現了教學進度忽快忽慢、教學重點沒有抓住、教學目標沒有完成等問題。更為嚴肅的一個問題是當下很多教師缺乏自始至終的教學熱情,常常因種種原因失去對學生的耐心,從而產生了對工作的懈怠感以及疲憊感,大大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三) 師生關系過于僵硬
語文教學不單單是語文知識的教學,同時也擔負著育人的重任。語文教師比其他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這是由語文學科的復雜性和情感性決定的。當前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不能跟學生形成融洽親切的關系,教師往往在學生心中的形象過于嚴厲,因此也就極大地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小學時期的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知識熏陶,還有道德感染。但不少語文教師并未注意到這個問題,常常將上課當成自己的唯一任務,從而使得師生關系始終得不到改善。
三、 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 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
學生是主體性的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必須要遵循的一條原則。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給予學生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通過學生朗誦、講故事、表演課文、發表看法等方法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同時也應當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和主體意識的激發,培養學生的諸多情感及心理,以有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比如,在講述課文《童年的發現》時,就可以讓學生主動站起來說說自己的童年有些什么發現,跟作者的發現有沒有什么相似,是不是比作者發現的東西更多更神奇,這對于正處于童年時期的他們一定是個很有話聊的主題。通過學生的發現對比聯系作者的發現,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心情,幫助教學的進行,與此同時在討論童年的發現話題時,也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增強他們對身邊事物的興趣。但在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時,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證自身的主導地位,不得過分把時間交給學生,應該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安排適當的學生互動環節,努力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氛圍。
(二) 教師提升自身素質,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學素質以及認真的教學態度,是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研讀相關教學資料,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1)做好備課工作,不得進行粗略的備課甚至因為課程內容重復而不備課;(2)明確教學任務及目標,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節課要帶給學生的是什么,要根據教學過程的突發情況合理調整教學計劃,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3)端正教學態度,教師必須始終以高亢的熱情和充足的耐心對待教學,必須明白自己身為一名人民教師的重大使命,不得出現敷衍塞責、應付教學的現象;(4)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及任務時必須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思考要以怎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真正快速地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5)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教學素質,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
(三)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走近學生,關愛學生,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多留意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心理情況。小學生處于情緒的外顯期,教師很容易看出學生的喜怒哀樂,因此多觀察學生,學會跟學生做朋友是一件既容易又有趣的事情。相關研究表明,很多小學生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他的課,會因為討厭一個老師而討厭一門課,這對學習目的還不明確的小學生來說是極容易產生的態度傾向。因此教師必須用心跟學生交朋友,以慈愛的老師的形象獲得他們的信任跟喜愛,從而幫助學生愉快地學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教師拉近跟學生距離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課上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可以借助課文走近學生。例如在學習課文《懷念母親》時,教師不但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母親,也可以向學生說說自己的母親,向學生袒露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情感生活,意識到老師也是個普通人,從而讓學生對老師產生親切感和友好感,縮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心靈上對老師的不可靠近感。
四、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非不能解決,但這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的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匯以真摯的師愛,就一定能夠創設一個更好的小學語文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額爾登托婭.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191.
[2] 任世云.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導報,2015,(5):42-42.
作者簡介:韋艷敏,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大化縣北景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