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昕+張艷
摘要:數學是學習和生活間的重要媒介,數學教學既要使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知識,也要讓學生熟練運用數學思想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本文對創新思維的內涵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做了簡單介紹。
關鍵詞:實際問題;創新思維
一、 創新思維的理解
中學數學教學中談到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創造性思維在數學方面的具體體現。它是人腦對感知的信息進行加工并與數學對象相互作用,按照一般的數學思維規律得出創造性結果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無論創新成果是否具有社會價值,創新的精神都是值得鼓勵和學習的。
數學創新思維不僅是邏輯與非邏輯思維的結合,也是發散與收斂思維的統一,充分發揮了人腦各部分協作的特點。打破現有的理論限制,把數學中各個模塊有機的聯系起來,進行再創造,能夠實現認識上的突破、思維上的鍛煉以及數學創造的完成。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二、 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1.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融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自覺主動的思考,這些都是創新思維能力形成的條件。為此,作為教師應樹立民主、平等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而不是做學生的支配者,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自己體會創新帶來的快樂。
2. 制造懸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所講授的內容巧妙地提出疑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排列組合時,對于排隊問題讓學生親自去試驗而得出結論。這樣實際操作不僅加強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思維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過程,當把對新事物的認知帶入到以往熟悉的情境中時,往往會激發學生的創新。因此,精心設計問題的情境是一種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例如:在認識立體幾何的過程中,通過對實物的探索,逐漸抽象出幾何模型,進而完成學習。
(二) 強調教學反思,引導學生質疑
1. 培養學生的探究欲望
教師要經常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尋求答案。多編些遞進式的題目。例如: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對二次函數和一元二次方程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對各項系數探究,最后自編二次函數及相關的應用題,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自編二次函數與一次函數相結合的圖像問題。這樣,學生不僅獲得了新的知識,創新思維也得到了升華。
2. 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整合題目。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應設置障礙,使題目產生問題,讓學生去發現,以培養其質疑的意識。教師也應鼓勵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不能因課程安排打斷學生的問題,進而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質疑最重要的就是主動,主動發現與提出才有意義,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切勿使學生把提出問題當作一種學習負擔。
3. 培養學生反思習慣
經常提醒學生進行反思,養成反思的習慣。在學完新的課程或做完試題后,及時進行總結,提出疑問進行反思,找到規律與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為己所用。這樣知識與方法的積累是開發創新思維的又一有力的工具。
(三) 注重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及獨立思考能力
1.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對學生來講,形象思維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數學問題一般來說都是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抽象,而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為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做鋪墊。而這一切都需要形象思維能力作為基礎,要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最主要的就是構建學生豐富的數學表象系統和多方面的聯想能力。
2.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傳統的數學教學都是灌輸性教學,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很少,以至于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沒有考慮充分,出現“冷場”的現象,更嚴重的導致學生的思維被抑制,結果事倍功半。其實,數學學習必須有一個完整的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正是在不斷的獨立思考與教師講授的過程中培養而成的。這一過程是無可替代的,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要設計些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大膽勇敢的進行創新與想象,了解學生的狀態,針對他們的問題有的放矢,逐個突破。
(四) 鼓勵打破常規,培養創新能力
1. 全方面、多層次地訓練學生認識數學
(1)提出一些條件不變層層遞進的問題;(2)提出一些條件改變,但前后相關聯的問題;(3)做到舉一反三,一題多解。
2. 不設標準答案,鼓勵求異,用拓展的方法激發創造力
訓練學生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理解,尋求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把一道題目拓展為多道,這樣可以刺激學生思維的發展,從而提高能力。與此同時,也經常練習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題目使其多角度的考慮問題。
3. 打破思維定式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們一般按教材上固有的結構以單一的形式教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缺少變化性。長此下去,學生和教師都會形成思維定式。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打破思維定式,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問多答的開放性練習,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快速發展,在現有的知識框架上進行變通得到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允許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尊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多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不能按自身思維去強迫學生接受,束縛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要讓學生的思維插上創新的翅膀在數學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三、 小結
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分別予以不同的指導方法,使其進行創新思維的練習。牢牢把握知識教學與創新思維培養相結合的原則,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發展自身潛力,開發出創新能力。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應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實到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學生成為擁有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也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