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榮
摘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是現如今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發展趨勢,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進行教學資源整合,合理分配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以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快速有效發展的目標,本文主要通過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希望可以為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作一個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奠基階段,在小學生的人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隨著素質教育快速發展,學校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愈發的關注,這就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學生本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來,讓學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陪襯,而是作為課堂的主要成員甚至主人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關于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筆者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 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備課,提升學生課堂學習體驗
一節精彩的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顯著的作用,而精彩的課堂教育離不開教師對教材深入的鉆研和精心的備課,社會在進步,教育也在發生著改變,為了做到與時俱進,曾經的呆板教學已經不再適應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了,因此教師在鉆研教材的同時,也需要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課堂教學狀況考慮進去,做到有備而無患,通過大膽地設計教學模式,靈活地調整教學內容,以保障學生的實時課堂體驗,讓數學教學課堂教之有物,從而使學生發現數學的魅力所在,進而喜歡上數學,在主動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我們以《筆算乘法(一)》教學為例,先期通過仔細研讀教材,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 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全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2. 通過比較各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尋找最佳方法,訓練學生掌握優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3. 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以此為基礎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如課堂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分析等教學方法的引入,使學生可以快速融入課堂教學,接下來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運用專業的知識素養與學生進行相關的互動,繼而實現高效課堂初步框架的構建。
二、 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
眾所周知,環境對個人習慣和興趣的影響作用十分巨大,為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趣味的課堂教學情境,將學生迅速帶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趣味的課堂氛圍中可以積極地參與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在《時 分 秒》的課堂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于時間單位的認識,教師在通過板書教學為學生進行時、分、秒的進率教學后(1時=60分;1分=60秒),可以在課堂中進行趣味游戲,讓學生加深對時間單位的換算和應用:選取兩位學生由教師出題進行兩位數的加減法計算比賽,通過秒表來計時,堅持時間長者獲勝,另一人淘汰并換人,然后讓兩人分別讀秒,滿1分鐘要進行分鐘與秒的換算,最后向同學們報出自己所用的時間。在這種趣味的競爭游戲中,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勝欲望和參與欲望,從而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而且這個游戲還可以對前面的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夯實數學的基礎,使之后的數學學習之路變得更為平坦,進而獲得教師與學生雙贏的教學效果。
三、 加強師生融洽關系培養,構建和諧數學課堂
古語云:“親其師而信其道。”一語道出了師生感情對學科教學效率的幫助作用。教師想要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其中的關鍵因素,而師生融洽關系的基礎則是教師要愛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自身長期以來形成的師生觀念,將自己置身于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再與學生進行日常交流,就會有如游魚入水之感,通過與學生分享各自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達成師生間的共鳴,進而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使教師可以實時把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也可以把教師作為一個知心大朋友來看待,從而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形成一種和諧的氛圍,學生和教師身處其中,會在學習和教學中都感到輕松自如,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四、 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現在教學中的運用已經越來越廣泛,由于其強大的輔助教學作用受到了廣大教師的喜愛,在數學教學中更是如此。數學教學本身就是一門以數字、數學符號和理論為主的教學課程,學生在理解起來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又由于數學的抽象特性使得教師的教學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而多媒體教學設備則為這一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它可以將抽象的數字、理論等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圖像、視頻或者音頻等為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官刺激去體會數學的魅力,從而從主觀上形成積極學習數學的觀念,教師再加以引導,最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我們以《小數點的移動》教學為例,在之前的教學中,學生對于小數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在教學小數點的移動時,為了使課堂教學不至于枯燥乏味,可以制作一個多媒體視頻為學生進行教學:例舉一個整數如“243”,讓一個小螞蟻分別在三個數之后停留作為小數點存在,教師可以進行適時的提問:“同學們請思考一下,小螞蟻走到哪里‘243這個數字的大小保持不變?”這種趣味的視頻可以很好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在視頻的播放過程中主動思考,在獲取正確答案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的運用,進而實現教師的教學目標。
總體而言,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措施方法眾多,教師需要認真選擇,謹慎實踐,從中找出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方法,并進行開發和完善,讓學生在這些教學實踐中受益,進而可以與教師形成一個教學共同體,達到同心共力的效果,這種形式下的數學課堂必然是高效率的,從而進行任何的教學都可以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進一步提升我國教育教學的質量和促進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27.
[2] 李玉娥.去“浮華”之氣,求“真淳”之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遼寧教育,2008,(5):3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