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摘要:言語社區是社會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言語行為的存在場。本文將對言語社區的相關概念和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并以此理論為基礎對當代大學生的流行語現象進行探討,審視當代大學生的語言使用情況。
關鍵詞:言語社區;構成要素;流行語
一、 引言
言語社區這一概念在社會語言學領域中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大學生作為一個社會群體就具備了言語社區的一些基本要素。作為一個言語社區大學生有著本群體獨特的流行語,本文將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分析大學生言語社區的流行語現象。
二、 言語社區相關概念
1. 言語社區的概念
言語社區(Speech Community)理論是語言學研究當中的一個重要理論,不同的學者對它有不同的定義。布龍菲爾德(Bloomfield)認為,言語社區的基礎是講話人之間頻繁的交際活動,其界限是由交際密度的減弱而自然形成的。而在甘柏茲(Gumperz)看來,言語社區即言語共同體。言語社區是一個講話人的群體,該群體內部的某種同一性構成了與其他群體間的差異,它是憑借人們共同使用的言語符號來進行經常的有規則的交流,并依據語言運用上有實義的分歧而區別于同類集團的人類集合體。言語社區把所有要描述的單元假定為一個社會的而非語言的實體。首先要將它看做一個社會群體,然后考慮到存在于這個群體內的一整套語言手段。一個言語社區的成員不僅知道某種語言,而且還知道如何使用這門語言(海姆斯)。不同的學者都對言語社區做了相關的解釋。本文也將在言語社區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探討。
2. 言語社區的構成要素
言語社區的構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言語社區理論的研究,各構成要素在言語社區內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楊曉黎(2006)認為言語社區是由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這三要素包括可以大體圈定的地域范圍,相對穩定而適量的人群以及由區域群體共同體共同認可并使用的與其他群體或者與整個社會語言有所區別的符號體系或者語言變體。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存在,周明強(2007)提出的言語社區的五要素原則認為,言語社區包括地域、人口、設施、互動和認同這五個方面,這五要素既與社區有聯系也跟語言有聯系,表現出極強的復雜性。這五要素對我們鑒定言語社區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地域是區分言語社區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人口,人口在言語社區里是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如果人們沒有形成規模的人口聚集區,沒有言語互動就不能構成言語互動。另外一個因素是設施。言語社區跟跟社會學上的社區一樣也有自己的設施即語言。互動也是言語社區的關鍵因素。作為言語社區的重要構成因素,言語互動的作用不言而喻。拉波夫認為語言變量和社會價值之間是有關聯性的。因此,認同在言語社區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三、 當代大學生流行語形成的原因
流行語是指由某一群體在某段特定時間內廣泛使用的語言,它包括兩部分:詞匯和諺語(郭熙,2005)。流行語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口頭語言,對書面語產生影響(趙佳,1994)。
作為人們交流的語言工具,語言對研究社會變遷和語言使用者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流行語能夠在大學生言語社區內廣泛流傳,并且成為學生的口頭禪,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大學生作為年輕人更易接受流行語,他們在校園的氛圍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成了流行語的使用者,甚至是一些流行語的創造者。
從客觀上來看,計算機互聯網的興起促進了網絡詞匯的產生,來自網絡的流行詞匯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大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也較多,因此一些流行語的習得來自網絡。其次,作為影響力較大的大眾媒體,也帶給學生一定的影響。
當然,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之外,大學生的心理和文化特征對此也有一定的影響。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洞察力和接受能力。同時,對于流行語的使用不僅可以更好地融入同伴的言語社區,并且還能以最簡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些因素也使得流行語能夠在大學生的言語社區迅速傳播。
四、 當今大學生流行語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他們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有著屬于自己特色的社區語言。作為在一定時期廣泛傳播的社會流行語,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的社會文化和風土人情。大學生流行語也有其獨特的特點。首先,來源廣泛。流行語出處較多,有的來自網絡、經典改編,有的來自影視作品和小品當中。其次語言的混雜使用。大學生群體一般多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各自的方言,當他們聚集在一起,使用各自的方言交流時,彼此感到新奇,可能會出現各種方言混雜使用的現象。不同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相對應的語音、詞匯和系統結構,有些方言詞匯表達事情更生動精確。除此之外,外語和中文的混雜使用也是一種常見的方式。英語作為大學課程的必修課,相關的英文流行語已經很多。
五、 大學生言語社區流行語的啟示
大學生流行語的發展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學生言語社區的流行語不僅能揭示出社區內語言事實的演變規律,而且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態度,對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流行語的使用也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流行語當中也存在著消極因素,因此對大學生言語社區流行語的研究也能細致地了解他們的心理,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質量。總之,大學生流行語的考察研究對整個語言系統和教學工作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艷.言語社區構成要素探討——以超女語言和白領群體招呼語使用調查為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2).
[2]李現樂.試論言語社區的層次性[J].東北大學學報,2010(3).
[3]楊曉黎.關于“言語社區”構成的基本要素的思考[J].學術界,2006(5).
[4]周明強.言語社區構成要素的特點與辯證關系[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5).
作者簡介:
劉陽,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