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啟發性教學原則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思維能力;三是,動手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啟發性教學原則;目的性教育;思維能力;動手實踐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現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都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得到全面發展的過程。因此,高中化學作為重要的教學科目,必然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采取啟發性教學原則,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學習。進而自覺地掌握化學知識,深化知識結構,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以下,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總結,談一下如何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
一、 加強對學生開展學習的目的性教育,使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教育家,他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而啟發性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主性,在于激發其內在的積極性。很多有經驗的教師會發現,只有當學習的目的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的時候,這個目的才真正成為學生的內在學習驅動力,產生較強的激發作用。因此,采取啟發性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對學生開展學習的目的性教育。
(一) 了解化學學習的長遠意義,樹立遠景的間接性目的,強化學習主動性
高中化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此階段的學習特點,引導學生自主確定化學學習的社會意義動機。在理解化學學習的深遠意義之基礎上,指導學生形成長遠的間接的學習目的。這對促進主動性發展有持久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貫穿講述化學發展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使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的重要性;還可以通過世界著名化學家研究成果的介紹、意義和價值的講解等,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內在動力。
(二) 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對學生進行個別教學,指引學生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
化學教師要對學生開展目的性教育,就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知識基礎、興趣愛好、發展特點等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自主確立化學學習目標,使學習成為學生內在的需要,得到自己的認同,那么學習活動中其主動性會逐步增強,并且目標的實現中進一步促進新的學習需要產生。例如,有的學生屬于多血質類型,生動活潑,喜歡探究,但是經常出現“始亂終棄”,不夠專一和認真的問題,在化學探究中遇到困難就會中斷或者轉移學習注意力。化學教師針對學生的這些問題,啟發其自主確立學習目標,深入掌握理論知識,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自覺培養堅持不懈和踏實專一的學習品質,指導學生自覺確立個人化學習目標,有效激發其學習自主性與自覺性。
二、 化學教師設計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訓練良好的思維能力與方法
啟發性教學原則離不開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與探究,因此,教師要設計教學情境,營造積極生動的問題探究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獨立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推理,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思維水平,形成獨立學習的技巧。
(一) 教師問題情境的設置要合理,具有啟發性
問題情境是啟發學生主動思考的重要手段,化學問題情境的設計要做到合理,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問題要小,并且要足夠精確,經過教師的精心提煉。教師善于結合教材教學內容和學生現有思維水平,提煉出有趣且真實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有效運用。例如,在學習碳元素的組合構成以及結構分析時,教師如果直接呈現這個問題會讓學生摸不著頭腦,并且會因為難度太大而無法產生啟發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先設計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比如,先通過圖片展示各種與碳元素有關的圖片和視頻,使學生產生細節的真實的體驗,把大的問題精確到某一個現象上,啟發學生的具體思維。二是,問題情境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切合學生的感性認知,激發思維高度活躍。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家里的煤的存放特點與現象設計情境,“為什么放置煤的墻壁上方會變得發黑”啟發在對實際現象思考的基礎上產生積極思維的心理傾向,促進啟發性教學的深入開展。
(二) 問題的設計要有適當的難度,符合學生思維水平的最近發展區
采取啟發性教學,問題情境難度要合理。高中階段,學生具有自身的現有思維發展水平,也具有潛在經過訓練就能達到的思維水平,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倡導的“最近發展區”,教師的問題設置要符合最近發展區,就是要求在學生現有基礎上稍有提高,但是學生經過努力有能夠自主解決,獲得自主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發展的成就感,達到啟發性教學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的時候,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接觸過很多化學元素,具備一定基礎,但是對元素的性質和總體規律與分布了解不夠完整與體系化。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現有基礎,先向學生展示元素的一些性質,讓學生自主根據元素的性質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啟發學生自主掌握元素周期表。使學生“跳一跳,摘個桃”,不斷取得新的進步,建立學習的自主性。
三、 教師要設計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其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地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
高中化學教學離不開動手實踐環節,這是落實啟發性教學原則的重要步驟。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外教學活動,多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實踐形式,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其在操作中培養獨立性和操作技能,訓練創新能力,發展實踐意識。例如,組織化學實驗教學,啟發學生自主設計實驗。 化學教師借助于實驗啟發學生動手能力的發展,就要關注實驗的內容和開展形式。傳統應試教育中,化學實驗一般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教材的驗證性實驗為主要開展模式,學生被動模仿驗證,難以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啟發性教學下的實驗,要求學生根據學習內容,自主搜集資料,準備實驗材料和工具,合作實施實驗。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完善步驟,進行實驗的總結和歸納,啟發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獲得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中,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落實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的思維,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與自主性,使學生的思維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