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瑛
摘要: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是確保高校安全穩定、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的必要手段。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辦學的日益社會化和開放化,引發了諸多校園安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給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帶來諸多新矛盾。面對新的形勢,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如何應對困難和挑戰,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高校校園安全管理,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亟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高校;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我國高校的管理形式通常采用的是較為開放的模式,方便了學生和外界的接觸,但是這種管理模式同時為校園的安全管理帶來了不利影響,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條件;高校的發展帶動了校園周邊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校園秩序帶來了一些困擾。面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完善高校各項安全管理措施成為當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當前我國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思想上重視不夠,建設經費短缺
相對目前高校的行政部分劃分標準,作為輔助管理部門的高校校園安全管理部門普遍存在地位不高,不重視,經費不足,不支持的現象,一定程度上成為校園安全管理水平落后的根源。一個科學完善的校園安全管理體系,離不開足夠的人員配備、必要的安全管理設施和先進的技術手段,這三者形成一個系統,達到“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機結合。而目前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建設方面,一是人防意識落后。由于政策傾斜不夠,工資待遇較低,導致校園安全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高,隊伍建設滯后。二是“技防”信息化水平層次較低。技術防范水平落后,且不成體系,監控系統參差不齊,技防形同虛設。三是“物防”建設基礎薄弱。由于缺少經費和政策上的支持,一些公共區域未能建立起應有的安全防范設施,原有的設施由于缺乏維護保養經費,基本喪失了應有的防范功能。
2.法律法規滯后,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高校校園社會化日益明顯,而與高校校園管理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工作的發展較為滯后,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部具有全國統一性的高校校園管理的法律法規,《校園安全法》或《高等學校校園安全法》仍不見成文。日常的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也因立法上的空白顯得成效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權限不清。同時,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進行任何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為保證日常的校園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或多或少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規范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但實際管理工作過程中卻出現了執行不力、溝通不暢、權責不明、反應遲緩等問題,而根源就在于管理制度的不夠健全。高校安全管理相關法律建設的不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責任和職權劃分的不明確,嚴重影響了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3.安全教育缺乏實效性,安全文化氛圍營造不夠
一方面,在安全教育的方式上,方法比較單一,教育手段陳舊、落后,停留于傳統的說教和宣傳方式,教育內容枯燥、老化,體現不出時代性,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高校在安全教育上投入很少,政策支持不夠,使得安全教育宣傳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安全教育課程不成體系,缺乏應有的實踐活動,安全教育缺乏長效機制,實效性不高。另一方面,安全文化的氛圍營造得不夠,安全宣傳的渠道和方式比較單一,且深度和廣度不夠。安全教育主要依賴傳統單一的手段,如板報、通知等,忽視“90”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習慣,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往往視而不見,沒能利用網絡、廣播和電視等新媒體,沒有營造出濃厚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
4.管理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技術防范能力薄弱
一方面,較低的工資待遇,使得招聘的安全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太理想,表現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不注意說話方法,工作效率低,同時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必要的職業培訓,在處理安全事故時往往缺乏必要的安全保衛知識和法律知識,管理觀念落后,綜合素質不高,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不適應高校社會化發展的需要,極大影響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技術防范能力薄弱,信息化水平較低,校園的安全管理還依靠傳統的人力巡防和薄弱的安防設施,無疑極大地影響著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解決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問題的對策
1.在組織領導上下工夫,為校園安全提供組織保障
高校應提高對校園安全意識重要性的認識,從學校改革發展工作和安全穩定工作的辯證關系出發,按照建設“平安校園”的部署要求,加強對建設“平安校園”工作的領導,切實把“平安校園”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目標,納入學校的主要議事日程,與教學、科研同部署、同檢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層層落實。成立以黨政一把手為組長以及校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平安校園”創建領導小組,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同時,還要落實責任,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制定獎懲辦法,抓好平時的督促檢查,為校園安全提供組織和領導保障。
2.在宣傳發動上下工夫,為校園安全提供基礎保障
開展廣泛宣傳和全校動員是搞好校園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證。學校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廣播、報刊、宣傳欄、有線電視等陣地制造輿論導向,讓全體師生員工認識到創建“平安校園”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創建“平安校園”的目的、意義以及措施,使全體師生員工牢固樹立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從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積極行動,自覺投入“平安校園”創建活動,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工作、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上,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一個事事講平安、處處保平安的良好氛圍,校園安全才有堅實的群眾基礎。
3.在思想教育上下工夫,為校園安全提供思想保障
學校要把校園安全工作與師生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緊密結合,形成合力。經常性思想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從思想的源頭上確保師生安全的必由之路。學校應對此予以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思想教育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把抓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行為規范教育相結合,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接受各種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每年在不同時期要舉辦各種法制宣傳活動;每年對新生要進行安全教育;對學生易受侵害的各類案件要及時總結,分析原因和特點,采取對策,并及時通過校園網絡、廣播、宣傳欄等渠道向學生通報,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此外,還要設立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定期舉辦心理講座,開展心理咨詢,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確保大學生健康成才。
4.在規章制度上下工夫,為校園安全提供機制保障
完善規章制度是機制建設的重要保障,有效規范內部管理,防止各種漏洞,杜絕各種不安全因素。從管理學角度,學校要從抓內部管理規范入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一套比較科學規范的內部管理機制。一要制定和完善“平安校園”
建設管理規章制度。平安校園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學校的方方面面,必須有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才能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要建立健全處置工作預警預案體系。對于突發事件學校要制定一套比較科學、規范的預案,預案要以柔性的思維來制定,從全局和高屋建瓴的角度保證校園的整體安全;三要健全要害部位、重點部位的管理制度。學校既是科研機構,又是教學機構,尤其是有的實驗室等重點部位還涉及國家安全,因此要制定嚴格的工作規范和一系列的防范制度,確保校園安全和國家安全。
5.在安全保衛隊伍建設上下工夫,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校園安全穩定工作需要各方合力,對承擔安保工作的主力學校保衛部門,學校應十分重視其建設,在人員、資金、裝備上給予支持。要著力強化隊伍的教育工作,加強隊伍思想作風建設,積極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高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充分調動隊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增強保衛人員的大局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穩定意識,使其成為“平安校園”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充分發揮其在“平安校園”創建活動中的主力軍作用。同時還要加強輔助力量的建設,充分利用校園內學生的各種自治組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為“平安校園”出力,使其成為一支“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輔助力量。同時,在校園危機全球化的今天,高校在危機管理機制方面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和考驗,各類事件頻發,有治安安全類、校園衛生類、自然災害類、政治類、大學生心理類、學校管理類等等,對這些突發事件要求高校保衛干部擁有高素質,并有危機管理知識和理念,包括危機預防與控制、危機化解與處置、危機評估及結果處理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安全重于一切”的思想。
三、結語
高校校園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工程,必須加強管理,以確保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創新校園安全管理方式,逐步減少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