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婧怡+李岳
【摘 要】 大數據知識服務是面向海量數據處理、圖書館資源管理的知識服務模式,理性推進大數據應用,強化圖書館人文關懷,維護并發展圖書館制度,構建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館知識服務平臺是實現大數據知識服務的路徑。基于此,下文對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知識服務進行了分析,希望對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數據 知識服務 圖書館
引 言
大數據是IT界繼Web2.0、云計算滯后近年流行的詞語,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數據量較大、數據形式多樣化的非結構化數據。因此,對于圖書館來說,要利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以及自身的資源優勢,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1 大數據知識服務具有的特征
大數據知識服務是跨越共性技術體系的知識服務模式,且大數據知識服務方法具有共性,但它更強調共性技術體系的基礎差異性,從而形成專業化的、獨具特色的大數據知識細分服務體系;第二,大數據知識服務可以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的需求,通過綜合運用知識服務技術,動態地把握全體數據而不是小數據時代的樣本數據,部署服務實施方案,優選知識服務解集合,將服務與資源進行關聯綁定,進而部署執行;第三,大數據知識服務強調用戶參與和群體協同,它關注用戶需求滿足過程,將滿足需求的服務滲透到大數據知識服務過程中,充分利用該群體創新對海量數據進行管理、分析,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
2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面臨的挑戰
2.1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面臨的信息安全問題。隨著各國對數據的獲取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大量分散的數據中隱含的有價值信息被利用。信息安全也從傳統的保密管理變為無法預知的安全隱患管理。并且數據的開放與信息安全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導致大數據的開發使用使得廣大人民的隱私保護受到了挑戰。
2.2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面臨著數據處理問題。大數據時代動態變化的數據中所蘊含的知識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不斷衰減,因此,大數據時代在很多領域要實現對于數據的實施處理。但是,在數據處理的實時性方面,缺乏通用的大數據實時處理框架,從而在實際應用中要求人們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或者具體的應用場景來改造現有的技術。
3 圖書館利用大數據在知識服務方面的創新
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用戶要求的不斷提高,將進一步推動著圖書館的知識服務的方式、途徑、模式等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尤其是高校圖書館更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為讀者提供具有更加鮮明的個性化、學科化、泛在化的知識服務,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核心竟爭力,以應對圖書館未來可能面臨的生存危機。
3.1構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領域的領域知識庫。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學科化和專業化水平,發揮圖書館管理人員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工中的優勢,從而對學校的重點建設學科領域的各種類型和各種數據源的資料信息進行分析和挖掘,并且在和學科領域的專家結合下,構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領域的領域知識庫。其中主要包括專業領域的基本概念、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概念的約束條件,該專業領域研究內容、研究趨勢,和領先的研究機構分布及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等。
3.2構建結構化學科服務模式。構建結構化學科服務模式,是為了滿足多層次用戶對學科服務水平的需求。因此,將學科服務內容劃分為不同的層級,其中包括基礎文獻服務、學科概貌了解、學科分支樹立、熱點前沿探索等,從而使得結構化學科服務模式在現實服務中,不同的知識服務層次所對應的用戶不同,服務方式和內容也就有所不同,并且結合用戶類型和服務內容,采取不同的服務策略以及開展不同層次的學科服務,從而解決學科服務使用統一模式帶來的低效益問題。
3.3建立互動平臺和個性化推薦服務。一方面,建立教學科研人員學術互動和學生的學習互動平臺,從而使讀者能夠在線發表學術觀點,交流創新思想,進行信息資源共享,進而營造快捷高效的協同創新的學習和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學校的重點建設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所關注的信息資源,從而為科研工作者或者學術機構提供科技簡報、專報定制等個性化推薦服務。
3.4開展基于社交網絡的圖書館服務。互聯網是一個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參與的互動平臺,而社交網絡使互聯網從研究部門、學校、政府、商業等應用平臺中擴展成了一個人類社會交流的工具,其中涵蓋了以人類社交為核心的所有網絡服務形式,并且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人們的信息獲得、思考和生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另外,圖書館在遵循嵌入式服務的原則下,充分利用Face-book等社交網絡平臺開展了多種服務,最大程度地實現了自身的社會價值。
3.5提供個性化的數據分析服務。一方面,圖書館管理人員廣泛收集各學科領域中數據源的資料信息,利用一些聚類分析軟件,使其通過對這些資料信息的研究,把該領域的研究方向做一個完整歸納,從而使該領域的研究人員全面考察整個研究領域,發現與自己的研究課題相關的其他研究分支,從而推動自己的科研工作,幫助科研人員發現新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從技術表面了解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利技術分布情況和發展趨勢,從而確立技術開發的方向,為科研工作提供技術幫助。可以讓圖書館為教師提供專利分析服務,利用專利分析工具和軟件為相關的不同專業做出有價值的專利報告,對科研工作提供貢獻。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將改變人們對數據的認知和看法,數據不僅是數據處理的對象,還是一種基礎資源。盡管圖書館是信息資源收集整理的資源中心,但在大數據研究和方面還處于落后階段,因此,圖書館要發揮自身資源的優勢,從而在大數據的服務競爭中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 王天泥.知識咨詢: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增長點[J].圖書與情報,2013,(02):74-77.
[2] 陳廉芳,許春漫.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5,(12):5-8.
[3] 譚黔林,盧艷蘭.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型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28(11):157-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