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生心靈接觸的橋梁是情感溝通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與學生的積極情感交流,能使師生心心相印,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師生間的心心相印,需要一個接納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和信任學生的過程。
關鍵詞:接納;理解;尊重;信任;情感互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師生心靈接觸的橋梁是情感溝通和交流。我作為中專德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重視與學生的積極情感交流,能使師生心心相印,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而師生間的心心相印,需要一個接納、理解、尊重和信任的過程。
一、 接納學生
師生之間積極的情感交流是建立在相互接觸、容納的基礎上的。教師要率先關注學生、接納學生。不管學生以前怎樣,即使是個別的特有個性的學生,教師也不能嫌棄、冷落他們,而要對他們寄予期望,以積極肯定的態度看待他們。
我曾經教過一個令任課教師人人搖頭的模具專業中專班。這個班的學生自卑感嚴重,缺乏自信心。我對他們說:“你們不比別人笨,只是缺乏自我約束。我們做老師的一定盡力為你們服務,無論在什么時候,你們有什么樣的困難,老師都會不厭其煩地幫你們解決。”聽了我的話后,同學們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之后階段測驗有好多人不及格,公布成績時,我故意只講進步,不報分數,并宣傳王舜鑫、張敬敬等優秀畢業生的學習實例激勵他們。這些同學被挫傷的自尊心得到了維護和尊重,鼓起了學習的勁頭,師生心目中相互間都占有了一定的位置,有了一定程度的親切感。
二、 理解學生
師生之間積極的情感交流,與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息息相關。這種理解,又與教師對學生全面深入的觀察、實事求是的分析緊密聯系。沒有對學生比較符合客觀實際的認識,師生的心心相印就是一句空話。
會計專業中專班小何平時表現很好,成績在班內數一數二,忽然連續幾次課遲到,穿著也講究了,成績下降。小何的這些變化引起了我的注意。接著有兩個愛打扮的同學經常找她,還打撲克玩。我針對實際情況進行了教育,對十七、八歲花季女孩的愛美之心表示理解,著重分析了怎樣才算中專生的真正的美。通過老師談看法、家長談要求、學生談體會,使小何和她的朋友都受到了教育,學習成績逐步上升。
三、 尊重學生
師生之間積極的感情交流,離不開師生間的相互尊重。作為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獨立個性,這樣才能使師生心靈接近、情感互動,直至融洽。
小董是我校比較有名的調皮學生,還受到過行政警告處分。第一次上課時,我發現他一會兒低頭,一會兒朝窗外看,在課堂上我只是說:請某些同學集中注意力。課后我請他來辦公室,他卻遲遲不來,我又請同學帶口信,但還不見他來。過了一會兒,我準備再去請他,走進教室,見他站在教室門口,大喊大叫:“我又沒有講話,我又沒有吵,為啥要我進辦公室?我就不去!”聽了他的話后,我沒有發火,反而笑著說:“小董,老師和學生是師生關系,也是朋友關系,老師和學生不能談心嗎?”他紅著臉走過來了,一到辦公室,我說:“請坐。”他低著頭說:“我以為你要處理我呢!”我說:“我發現你上課思想不太集中,肯定有你的理由,或許有你的難處。”他說:“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我連忙說:“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從現在開始老師來幫助你,你愿意不愿意?”他笑著點點頭。我就教他學習的方法之一——上課記筆記。他的作業比較整潔,我就讓學生傳閱。他覺得老師看得起他,學習就格外用心,成績直線上升。
四、 信任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向上的愿望,教師要善于抓住契機,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勇氣,開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潛力和培養學生對自我負責的人生態度,這既要求教師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又要求教師善于用這點滴閃光去點燃上進的火種。
我堅持與家長保持聯系,把它看作是教育的一條途徑,努力使家庭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發揮作用。期中考試后,我發現小吳同學情緒不太好,思想負擔很重。據了解,他從小失去父親,現在的繼父與他關系不太好。他母親因他期中考試多科不及格經常打罵他。于是我在聯系中重點向其家長匯報小吳的進步,并指出期中考試成績不佳的原因在基礎太差,而他本人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在家長面前對小吳的肯定鼓起了催人奮進的風帆。從此,小吳精神振作、刻苦鉆研,各方面進步明顯。
五、 情感互換
教師對學生有寬容之心、熱愛之情,就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接觸、容納、體察、尊重和信任對方,也會換來學生的理解、尊重和真情,這種情感的傳遞與互動,最終能促使師生雙方達到和諧交往,心靈接近的境界,教師教育教學的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五年制大專某班的同學特別好動,多數男同學愛打籃球。有一天他們要和其他班級打一場籃球賽,約好的時間正好是我的課上。因為他們班沒有自習課可調,所以班主任不同意。我想學生思想問題不解決,課也一定是上不好的。
經過一番協調工作,同學樂意在七八節課上政治課,五六節課進行籃球賽。學生們活動得很開心,而后德育課上得特別認真。對于上課不專心,紀律較差的同學,我總是在課余先給他們補思想認識課,只有他們的情感閘門開啟了,思想的渠道暢通了,知識的泉水才能順流而進了。教師以自己的熱情去構筑情感這一通向學生心靈的橋梁,就能使自己的教育達到教育藝術的境界——“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
參考文獻:
[1]瓦·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下)[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181-182.
作者簡介:靳華,江蘇省無錫市,無錫技師學院(立信中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