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個別化教學,列舉了該教學理念的特點。針對幼兒園大班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強調了將個別化教學應用其中的重要性。重點從課程、課堂、學生、技術等角度入手,對個別化教學的應用方法提出了相應建議,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班;個別化教學;兒童
一、 前言
幼兒園學生正處于心理及生理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世界的認識剛剛開始,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傳統的大班教學,統一性過強,學生的個別優勢無法發揮,教學的針對性差,教學水平低。將個別化教學理念應用其中,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二、 個別化教學的特點
個別化教學,即在尊重人的特殊性的基礎上所開展的一種個性化的、具有針對性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個性化教學在挖掘兒童個性、培養其全面素質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根據個別化教學理念的要求,教師應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為學生的自由發揮提供空間,與新課程標準對學生主體性的要求相一致,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的提升,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 幼兒園大班教學現狀
隨著國家對教育問題重視程度的提升,幼兒園大班教學逐漸成長起來,為學齡前兒童提供了良好的素質培養渠道。但就目前對情況看,在教師、課程以及課堂教學理念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幼兒園大班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課程類型單一:幼兒園大班課程以語、數、外等理論課程為主,教學均需于課堂上進行,兒童很難走出戶外,動手操作機會少,其優勢難以得到有效發揮,教學質量較低。(2)教學方法落后:當前幼兒園大班的教學方法,仍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學生需以集體的形式聽課。長此以往,容易磨滅兒童的獨特個性,教學效果不一,不利于兒童的長遠發展。(3)對學生特點重視程度不足:部分幼兒園大班教師,僅以“聽話”、“學習能力強”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對學生特點的觀察能力不足,活潑好動的學生,難以發揮其優勢,對學生個性化素質的培養不利。(4)信息技術應用力度不足:目前,雖存在一部分大班引入了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但多數大班的教學方法仍以教師對知識的口頭傳授為主,教學效率低,且無法針對不同的學生而展開,教學質量差。
四、 幼兒園大班開展個別化教學活動的途徑
1. 豐富課程類型
受家庭環境以及個人因素影響,不同的兒童興趣點不同,個人優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單獨對語、數、外進行教學,枯燥性較強,無法適應活潑好動、思維靈敏的學生的需求,教學缺乏個性化。應在語、數、外教學的基礎上,增加音、體、美等課程,在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實踐課程所占的比例。應使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不同類型的知識,以發現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并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對其進行培養,使學生的優勢可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其學習自信心。
2. 改革教學方法
應將小組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大班教學過程中。以語文教學為例,小組教學方法如下:(1)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演能力、理解能力,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小組。每組均需包含上述三大種類的學生。(2)教師為學生讀一篇小故事,通過提問的方法,要求語言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對故事進行總結。(3)要求學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將故事中的情節表演出來,以使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采用上述方法教學,能夠使不同學生的不同優勢,均得到充分的培養與發揮,且能夠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途徑互相學習,使之綜合能力逐漸得到提升。
3. 觀察學生特點
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深入觀察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以此為基礎,開展個別化教學。例如:如學生的性格特點以活潑好動為主,則可以多對其進行提問,使之精力可充分集中在課堂之上。如學生較為內向,則需多對其進行夸獎,鼓勵其與教師及課堂建立起聯系。需給予該類學生以正面的強化,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4. 應用信息技術
可將翻轉課堂應用到幼兒園大班教學過程中,為個別化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技術保障。以音樂課程《小星星》為例,個別化教學方法如下:(1)教師為學生錄制歌唱與舞蹈結合的視頻,將視頻上傳到微信或QQ群中,提醒家長要求兒童在家中練習。(2)具有不同特點的兒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通過對練習時間以及練習方法的控制,使練習效果達到最好。
采用該種方法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不受束縛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能夠有效避免課堂統一教學所帶來的“不同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水平不同”的問題,即尊重了學生的“個別化”特點,同時降低了課堂教學難度,對教學效果的改善,可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五、 結論
幼兒園大班教師,應在深入觀察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的基礎上,改革教學理念、豐富課堂內容、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使學生的優勢均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別化特點,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華京生.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比較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4,(10):10-13+27.
[2]郅庭瑾,馬云.個別化教學的公平意蘊及其實現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3,(12):36-40.
作者簡介:
董丹,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天津路小學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