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祺+馮耀輝+宮媛+張峻
摘要:21世紀伊始,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逐漸走入我國大陸,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積極探索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書院制的發展,是高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的一種良性補充,它足以彌補高校在歷史的沉淀中所遺留下來的“以專業為中心”缺陷。本文從書院的由來、書院制的發展、書院制在我國高校中的探索以及書院制的前景與展望四大部分來綜合論述,通過國內外書院制高校的縱向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書院制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體制中占有極為濃重的色彩,從而我們可以從西方的書院制(即住宿學院制)中借鑒到一些適合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方法,同時也為其他高校積極探索教育改革之道提供經驗基礎。
關鍵詞:高水平大學;教育創新;社區生活模式;書院制;住宿學院制
學生管理是高校進行自我管理,落實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發展,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工作。以往高校所實行的學院制是將相同專業或者相同學科的學生進行統一管理,學校下設學院(學部),學院對學生進行管理,學院同時負責學生黨團關系和學籍關系,設有各級學生組織。實行學院制是我過教育體制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其從各方面詳細規定了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娛樂方面,在我國高校中普遍實行,現已發展較為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體現出了學院制的全面性。然而,近些年來,高校發展不斷受到學生數目以及管理體制的阻礙,導致高校也開始了積極探索教育改革發展的道路,書院制便應運而生。
其實,書院制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有了上百年的歷史,也一直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哈佛、耶魯、劍橋等世界名校的成功辦學,讓我們不得不積極去探索其學生管理體制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高校設立的書院,是實現文化育人的住宿園區,是師生共享的公共空間,是學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臺。書院制與本科教育緊密結合,互相促進,學院作為主要的教學單位,負責開設各類課程,保證教學質量,而書院則是以人為本,作為學生的生活單元,負責進行成長輔導、心理輔導以及學生工作的開展等。
高校實行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其根本上是要有利于學生成長、成人、成材,以人為本是書院制的核心,同時也是高校在多年發展中不能松懈的一根繩索。制訂科學的育人理念,有助于高校進行積極拓寬學生視野,實現高水平教學目的,最終達到辦世界一流名校的理念。因此,制訂怎樣的育人模式,成為了高校進行積極探索的有一大主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的培養也成為社會各界多關注的一大熱點,而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要想在社會的大潮大流中成為中流砥柱,成為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就必須嘗試著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一些新的改革。
近些年來,書院制從西方發達國家和港澳地區進入內地,高校的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在西方書院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改革,以此來適應自身的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實行書院制學生管理制度已經將近半個多世紀,其取得的國際成就不能否認。內地較早實行書院制的高校如復旦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也在近些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書院制突破了以往學生以學科或專業為中心的模式,使得學生可以更加自由化、自主化地進行自我學習、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一定程度體現了書院制特有的優越性。書院制的發展,符合我國高校立于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目標,順應時代發展以及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要求,同時也是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的重要舉措,其特殊性和先進性不言而喻。不得不承認,書院制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確具有其應有的先進性,但許多高校的書院制仍然處于試行階段,何時能夠將其在我國內地進行大范圍推廣,還有待進一步的討論和研究。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書院制有其優越的地方,當然同時還有其值得思考的地方,書院制到底能不能徹底在我國內實行,有以下問題還值得我們進行思考:
一、 學生固有的思維模式難以轉變。我國大學生普遍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從小學到高中開始,應試教育的思維已經根深蒂固。學生在高中時代刻苦學習,一些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難免會產生有思想上的松懈,他們渴望在期末考核中取得較高成績,卻時而會有惰性思維。因此,實行書院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弱化這部分同學的學習能動性,書院制原有的“不同專業之間的相互交流”在這部分學生心目中就有可能形同虛設。
二、 書院制的改革涉及觀念更新、硬件配套、制度完善、隊伍建設等問題,其發展還有賴于推進綜合改革。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不僅僅是外在的學生管理方面的突破,更是整個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的大膽創新。一場綜合性的改革不僅僅需要結合各方面的建設,而且還需要將硬件、軟件設施跟上來。因此,書院制的改革涉及一場大規模的改革,在進行改革之前,必須對自身條件進行審問,以免發生在改革中難以進行下去的現象以至于產生難以預料的人為結果。
三、 書院制在高校中的推行需從外部制度建設和內部需求兩方面進行考慮。書院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擁有了上百年的歷史,涌現出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學,其發展都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歲月的沖刷,在其進行改革之初也必然會遇到一些未知的瓶頸,如何克服出現未知狀況的困難依然需要高校在進行改革之前多加思考,切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書院制的實行必然需要有相應的外部制度去進行支撐,因此如何進行外部制度的改革又稱為高校改革者的另一大問題所在,除此之外,推廣書院制還需要符合自身的內部需求,并不是所有的大學都適合進行書院制的改革,其是否需要改革,是否應該改革,是否可以成功改革都是高校應該進行考慮的一系列問題。
任何制度的革新都需要我們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切忌盲目跟風。少數幾所大學引入書院制是我國提倡教育改革和創新的重要舉措。歷史的發展提醒我們在進行任何改革之前都應當準確判斷改革的可行性。社會制度改革如此,高校書院制改革也如此。
作者簡介:
董兆祺,馮耀輝,宮媛,張峻,遼寧省大連市,大連理工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