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磊??
摘要:筆者認為學生的知識面比較匱乏,學生解決問題的依據是有限的教材內容,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學識要求學生多維度的思考問題。歷史默寫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最為直接有效的途徑。本文分析了默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及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默寫:意義:策略
一、 高中歷史默寫的意義
對于廣大歷史教師而言,歷史默寫的意義在于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評價課堂的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 增強歷史課堂的實效性
1. 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快速進入課堂“實戰”狀態。默寫是學
生平時學習中“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無目標無壓力的學習是很難出成績的。相信很多老師和筆者有一樣的感受。假設今天布置默寫了,你提前五分鐘進教室,門內傳來的是響亮而有序的朗讀聲,進門后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緊張而渴求知識的臉蛋。即使鈴聲早已過去,忘情的背誦聲讓你不忍打擾,課未上而功已到。反之,無默寫的任務情形下,即使上課預備鈴早已響起,班級的吵鬧聲依然不絕于耳,甚至部分學生的“休閑”狀態影響到了課上,教師需要發揮人格魅力才能將學生“召喚”進來。兩者較之,學生主動和被動的學習狀態一目了然。
2. 培養學生的專注度,營造考試的模擬狀態。教育學家嚴濟慈說:“聽課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要想學得好,首先就要提高聽課的專注度。”默寫是學生上課最聚精會神的時段。在默寫中,教師的節奏、吐字都會牽動學生的神經,稍有不明確的地方學生都會主動再問,甚至是平時學習比較懶散、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同學也會因聽不清或聽不明白而焦慮,這也體現出學生對默寫的重視程度。所以平時課堂中設置緊張環節有助于培養學生解題的能力,緩解考試中的不安情緒。
(二) 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1. 夯實基礎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默寫是教師二次提煉重點的關鍵環節。雖然教師在課堂中必定會突出重難點的講解,但學生畢竟難以全面掌握。根據遺忘規律,如果不及時鞏固,很可能絕大多數的內容在幾天內忘得一干二凈。因此,通過默寫教師能及時發現教學中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與此同時,只有學生在不斷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才能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才能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以達到師生共鳴。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下階段的教學工作。
2. 擴大學生參與率,規范學生答題。很多老師喜歡用提問的方式來復習內容,應該說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弊端是可能總有個別學生抱有投機僥幸心理企圖逃避背誦。默寫針對的是班級每一位同學,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否則默寫本上看得一清二楚。因此默寫成為每一位學生的“負擔”。而這種“負擔”又歷練了學生的答題規范。批卷中很多學生因為書寫的不規范、條理的不清晰而失去了本該拿到的分數,即使教師在考前動員上三令五申,但沒有加以訓練只能是望題興嘆。而通過默寫將問題暴露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地糾正、強化和鞏固,逐步使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答題習慣,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 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
1. 內化知識,提高寫作水平。近幾年歷史高考中出現了小論文的題目,并且有一定的字數限制。可以說難倒眾多學生。零碎的知識很難讓學生組織有效的語言。更不用說平時就不是很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生,問題更為明顯,即便能分析內容,也不一定能用精煉的語言來敘述。默寫既是對課本內容強化記憶的過程也是內化知識提升自我的過程。通過默寫,鍛煉了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訓練了學生閱讀和思辨的能力。而簡單的提問能做到但效果未必如默寫這么突出。默寫讓人思考的更充分更縝密,正如作家在作品中能將語言裝飾的很“華麗”,但平時說話很普通。
2. 營造靜思課堂,升華個人情感。高效的課堂并不意味著課堂教學一定要表現為快節奏重熱鬧等形式,靜思也是有效課堂的一種合理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室里靜悄悄的,學生集中思維,要珍惜這樣的重要時刻。”歷史事件中的對背景和原因的分析,時間和人物的關系,意義和局限的理解都需要學生沉下心來靜靜的揣摩和體會,靜思并不意味著枯燥,是蓄勢待發的準備和前兆。歷史不是干巴巴的背誦,更不是茶余飯后的談資。歷史是實實在在的過去,是啟迪智慧的經驗和教訓。學好歷史首先要喜歡歷史,喜歡歷史需要與當時的人物產生共鳴,將自己置身于其中。默寫這種形式恰到好處的做好了這一點。它讓我們在靜思中感受人物的悲愴命運,體會改革的艱辛歷程,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 高中歷史默寫的策略
歷史默寫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再現,所以默寫的形式、默寫的內容和默寫的評價都需要教師深思熟慮、精心設計。
(一) 提高歷史默寫的科學性。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遺忘率隨時間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別是在剛剛識記的短時間里,遺忘最快。因此,及時復習顯得尤為重要。在分配默寫的時間上可以適當調整。如一節課中的知識點易混、復雜的話,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默寫放在課尾,以便及時鞏固和識記。教師在默寫中還要做好學生默寫中的易錯題的歸納,經常性的將這些知識點默寫和復習。當然,時間的變更必須提前告知學生,切不可隨意更改,否則會導致學生不知所措,甚至消極對待。
(二) 探究多層次默寫。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也要求教師要分層教學,更何況即將到來的新高考更是對學校走班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所以未雨綢繆做好分層默寫是應對未來教學的有效手段。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課文中的知識點是默寫的基本來源,這部分學生的管理難度在于教師課后需要具備反復抓、抓反復的極大耐心。持之以恒必然會收到一定的效果。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備課的難點在于如何將課文中的知識有效轉化變式,使之更為接近考試選項中的語言表述。這對于教師本身的解題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對于學生而言,一開始的不適應也是在所難免,不僅僅是能夠記憶,還要求在較短時間內理解分析得出正確內容,確實起到了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能力。
(三) 嚴格把關默寫程序。默寫過程中的紀律監控是默寫能否起到輔助作用的關鍵。由于場地的限制,同桌之間容易出現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等作弊現象。甚至平時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也會出現上述情況。所以,教師還是要以“小人之心”來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重視默寫的另一環節就是及時批閱默寫。有些教師思想上對默寫未給予高度重視,沒有認真批閱甚至經常忘記,在挫傷大部分認真準備的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助長了部分濫竽充數學生的膽量。所以,不論教學任務有多重,都應該把它看做是教學的一部分。及時的表揚和批評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
作者簡介:沈磊,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震川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