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牛衣洛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如何將教師由傳授者轉為參與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尊重學生的人格,善于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建立新型的良性師生關系,讓學生發揮想象的時間和空間。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愿學、樂學,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質疑,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所幫助。現提出幾點看法,以期與同行商榷。
一、讓學生愉快的進行語文教學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元素。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共同學習體”,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語文課堂要體現人文性的特點,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現在中國教育的發展是突飛猛進,進入了素質教育的轉型時期。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擯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寬松的課堂氣氛,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是新課程教學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新課標要求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產出一種寬松、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和活力。
二、讓學生學會欣賞。給學生贊美的空間
傳統的教學學生只是容器,等著老師往里灌,老師就是萬金油,掌握著“話語霸權”。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教育工作者:“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要求教師由傳授知識向學生終生發展延伸,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學生做主角,樹立“自主學習和協調學習”的教育觀。“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課堂上老師要采用多種表揚方式,用贊許的口吻,親切的動作,讓微笑教學貫穿教學的始終。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贊賞是無價的,但是其作用是相當巨大的,這就是贊賞的激勵效用。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肯定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點。同學的掌聲和老師的贊揚,是激發學生成長的動力,讓學生逐步走向成功。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授知識向學生終生發展延伸,樹立自主學習和愉快教學的教育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賞識學生,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優異的表現。課堂上要多表揚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收獲成功的喜悅。教學的結果其實就是“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途徑。可以說,好的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三、給學生贊賞。讓學生品味語文學習的樂趣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教師要有發現學生的“美”的眼睛,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老師的愛,這樣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留心學生點滴生活,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課堂上老師要采用多種表揚方式,用贊許的口吻,親切的動作,讓微笑教學貫穿教學的始終。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把學生的一言一行牢記在心,時刻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發現他們的長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漠視了學生能動性,不關注學生身上的優點、亮點,發揮他們的特長。因此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還要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名篇佳作記憶成誦,能給學生藝術熏陶,讓他們對文學欣賞有美的享受。當學生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教師出色的課堂教學能力有助于激活課堂氣氛。
四、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要求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長期以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調動學習積極性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嘗試實踐,不愿動手,導致課堂氣氛死悶,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割裂開教與學的互動性,教學效果陷入了惡性循環。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直觀學習的能力,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課堂學習氣氛更加活躍,讓語文學習更加愉快,讓學生手的運動促進大腦區域得到訓練。
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念,以學生為主,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創造中去。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