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虹
摘要:當前,隨著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對子女的教育的問題尤其關注。通過學校的教導,教師的栽培,自身的努力,學生順利的考取高一級學校進行深造既是學校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學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如何抓好教學管理教學管理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存在和發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工作的管理和加強。因此,切實抓好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首要職責,頭等大事。
關鍵詞:教學管理;教學研究;
教學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學校成功與否的標準。學校行政、德育、后勤等所有工作皆圍繞著教學工作開展。教學工作成效,取決于學校對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教學管理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規律和特點,對教學過程的全面科學化管理。而教學工作重點則在于能否持續地提高教學質量,因為只有教學質量提高了,才算是真正落實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只有教學質量提高了,才算是真正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只有教學質量提高了,才可能真正地為國家和人民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一、統一中學教學管理指導思想
中學教學管理中最忌諱沒有統一思想、一致口徑的多頭領導管理方式,而且加強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要求中學教學管理工作中能上下一心。因此,確定統一的中學教學管理指導思想勢在必行。根據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教學管理要求,中學語文教學管理必須重視教學管理制度的落實,革新中學教學管理理念,并且實現教學管理工作中常規與改革創新的統一。
二、加強中學教學科學管理的對策
1.加強對教師教學過程的監控和引導
因為教學內容、學生、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教學過程也必須隨之而變。教學過程包括多個環節。在教學過程的監控和引導方面,首先要以教案為突破口,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幫助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讓新思想、新觀念走進課堂,注重教案的創新性。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教學管理者應把教師的教學反思納入到教學常規管理中,采取每節課后反思,寫好教學后記附于該節教案后,每周的教研活動時間同年級組交流,討論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改進的方法,教師個人應寫好學月總結,分析一個月來教學方法、學生能力培養上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有哪些突出問題等,制訂下個月的改進方案,提出自我奮斗的目標。期末將每個教師的教學后記收集起來展示評比,對教學設計有創新、有獨特的個人教學風格、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師應予以表彰。
2.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管理創新
在管理機制方面,課堂教學管理改革必須建立一種激勵創新的機制,從而創設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教學氛圍,建立鼓勵教師教有創新、學生學有創新的管理制度。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向自己發問。任何創新都是以發問為前提的,學習前人的知識,就是要把前人走過的創新過程再發現、再體驗,教師要有這個意識,由已知不斷引出未知,使學生每掌握一個新知識,都能得到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也是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任務。
在管理方法方面,課堂教學管理應提倡全過程管理,注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的管理,提倡全方位管理,不僅要抓教的管理,關注教師的教育方法、教學效果,還要抓學的管理,關心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效果。
3.提高教師管理者自身的素質
作為教學管理者不僅應有教師職業的基本知識,還應具有現代管理科學知識,在深厚的知識功底的基礎上提高能力。為使教學管理科學化,適應開放的學校系統,教學管理者急需加強條件性知識的學習,掌握現代教育科學理論和管理學理論,以條件性知識為依托,增強實踐性知識的學習和提升,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提高教學管理效率。要加強提煉,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并與教育科學理論相聯系,上升為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今后的教學。
4.提高教學管理者的創新性管理意識
教學的創新要求改革教學管理制度,教學創新需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管理制度的引導、支持和保障,而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管理制度又會促進和深化教師教學的創新,使教學創新不斷發展。
教學管理者不僅要引導教師轉變觀念,而且要將教師不自覺的行為轉變為自覺行為,這不可能通過一、兩次學習來完成,必須通過科學的管理來實現。教育思想要轉變,教學活動理所當然地要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軌道,衡量一節好課、評價一節好課要以學習者的發展為尺度。教學管理者應以新教學觀來透視、分析、管理今天的教學。教學管理有必要采用剛性管理手段。
三、構建積極、和諧、高效的教學環境
積極、和諧、高效的教學環境是提升辦學效益的必要保障。要使教學環境一直處于一種良好、平穩的發展狀態,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構建,為學生創造學習的良好條件,為教師的教育教學營造心情舒暢的環境。
傳統的經驗和做法,只注重對質量結果的檢查,具體表現即是通過考試來完成管理,通過成績對學生、對老師作出評價,忽略了對教學全過程的管理。但教學質量并非是檢查出來的,一兩次的考試測驗有時并不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老師的教育教學效果。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求學校不但要教書,更應該注重育人。教學質量應該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出來的。因此,在管理上,我們要將評估教學質量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對教學質量的結果檢查轉變為對教學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加強管理、加強指導。也就是說,要加強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后輔導、作業的布置、批改等教學常規進行管理。學校就是學校,無論是多么出名的名校,它也是學校。所以,學校無論怎么創新,也都無非是備課、書寫教案、上課、作業、考試幾個環節。常規管理對學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作為教育管理者,千萬不能一門心思創新,最后忘了根本。常規管理中要嚴格執行這四個環節,也就是計劃、實施、檢查和總結。有時候,校長把任務布置給教學校長,教學校長布置給教導主任,教導主任布置給老師,沒有人檢查,沒有人總結,任務完成情況無人知曉,這樣的任務如同沒布置,自然也不會有效果。這里邊的計劃不一定是年初的計劃,每一項工作都要按這個環節進行,學校各項任務才能順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