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要:快捷支付是互聯網技術發展背景下涌現出的新&-G消費支付方式,具有便捷、高效、互聯等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與此同時相關的支付經濟風險問題也不斷涌現。本文采用綜述研究的方法,對已有學術文獻中關于快捷支付的風險問題及相關原因進行梳理,最后對典型的快捷支付法律監管對策進行歸納,以期為我國快捷支付配套法律監管體系的完善提供借鑒。
關鍵詞:快捷支付;消費風險;法律監管;綜述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290-01
一、快捷支付概述
快捷支付指的是:用戶進行購物消費時,不需要支付紙質貨幣,只需要應用第三方支付軟件或平臺,通過掃描二維碼、動態驗證等形式建立起與商家之間的網絡支付渠道,在此基礎上輸入靜態或動態口令,完成在線支付的過程。目前,國內流行的快捷支付第三方平臺主要有支付寶、微信等,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網上支付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份,我國使用快捷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5.31億,消費使用率達到68.8%。由此可見,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快捷支付已成為普通大眾習常消費應用最為主流的方式。
二、快捷支付的風險問題及原因
(一)快捷支付的風險問題
國內學者關于快捷支付風險問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快捷支付的技術性風險問題。李淑琴(2018)認為在現有的網絡環境下,快捷掃碼支付的技術性風險主要表現在木馬植入、惡意網址誘導兩個方面,其中木馬植入是最普遍的風險問題。李秀娟(2018)則認為信息劫持是快捷支付技術風險表現的主要問題,給買賣雙方都帶來了交易風險。其次,未授權掃碼支付風險問題。黎四奇(2014)認為未授權掃碼支付是快捷支付的主要風險,主要表現在:用戶手機遺失或被他人盜用二維碼之后,被冒名支付消費,此外,如果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掃描了有病毒的支付二維碼,也會引發類似的風險。再次,快捷支付的合規性問題。黃華平(2016)指出:快捷支付是新涌現出的支付形式,相關的規范化法律法規體系,如:現有程序法、刑法等法規體系中,對快捷支付犯罪的懲處標準、流程、定性等仍不完善,這也成為快捷支付風險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二)誘發快捷支付風險的原因
對誘發快捷支付風險的原因分析,國內學者也提出了針對性的觀點,首先,第三方支付技術仍有漏洞。沈志翔(2016)指出:盡管目前已有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運營已十分成熟,在快捷支付安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也不斷創新及穩固,但支付應用技術方面的漏洞仍然存在,特別是對于持有安卓系統的智能設備用戶來說,病毒、木馬等仍舊十分猖狂,這成為誘發技術型快捷支付風險的主要因素。其次,支付信息權仍不完全確立。何鑫(2017)認為支付信息權的不明確問題,是造成快捷支付風險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快捷支付的平衡保護信息權、信息隱私權、信息財產保護權等不明確。最后,配套法律法規體系仍不完善。黃淑或(2016)認為現有程序法、刑法中關于快捷支付的法律法規細則仍不完善,給犯罪分子踩紅線預留了空間。
三、快捷支付風險預防的法律完善對策
(一)以確立支付信息權為核心
黎四奇(2014)是國內研究快捷支付信息權立法最權威的學者,他提出了以確認支付信息權為核心的法律法規完善對策,首先,確立平衡保護信息權法規。國家立法機關應盡快確立平衡保護信息權法規體系,與時俱進地在法律中創設信息權概念,同時理清信息權與傳統隱私權的關系。其次,確認隱私權保護法規。盡快制定針對快捷支付風險防范及懲處的隱私權法規,明確快捷支付中盜用、植入木馬病毒、技術性違規信息獲取等手段懲處的細則,為司法機關的懲處提供明確依據。最后,確認財產信息權保護法規。建議司法機關盡快制定具有事前性及預防性的快捷支付財產信息權保護法規,確保信息財產權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從法律角度增加快捷支付侵犯信息權犯罪的成本。
(二)加大對快捷支付第三方平臺的法律監管
很多學者從法律監管角度提出了對策,這些主要針對快捷支付第三方平臺及違法犯罪分子的懲處方面。例如:李星廷(2014)認為:快捷支付第三方平臺應從技術角度提升消費支付的網絡安全性,尤其應對支付二維碼識別技術進行升級,引入動態二維碼、時間二維碼、人臉識別二維碼等技術,此外,還應該加強用戶身份識別安全體系的構建和維護,防止盜用身份進行支付消費事件的發生。童云峰(2017)指出:公安機關及其他司法部門應加大對快捷支付違法犯罪事件的偵查和審理懲處力度,組建專門的監管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對快捷支付違法事件進行周期性或不定期性的查處和監管。
(三)完善配套的綜合法律法規體系
洛茵(2018)認為:我國實體法方面,對于快捷支付犯罪的懲處標準、依據和條例體系仍不完善,建議“兩高”及時發布司法解釋,為各級司法機關打擊快捷支付犯罪提供依據。田曉劍(2017)則提出了更為具體的法律法規完善措施,一方面,適當修改刑法,使刑法針對快捷支付犯罪的懲處標準更為明晰;另一方面,在程序法方面,司法機關應進一步強化對快捷支付違法犯罪證據收集標準的立法探討,明確定罪證據的數量、規格等標準,提升對快捷支付新型犯罪證據收集和審查的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快捷支付風險問題在現代社會中無處不在,通過完善立法及強化法律監管等措施,能夠有效地降低快捷支付風險事件的發生,給予犯罪分子直接有效的打擊,建議我國立法及執法部門能夠針對凸顯出的問題,從法律標準制定及執行懲處方面開展行動,以達成確保快捷支付安全,完善立法體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