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文
【摘 要】商業銀行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類型共分為兩種,一種是國有制商業銀行,另一種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這兩種銀行在規模經濟和狀態上存在著較大的不同。本文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及其狀態進行比較,希望對推動銀行經濟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狀態比較
我國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結構已經趨于成熟,我國當前的銀行結構是四大國有銀行作為主體,商業銀行和其它性質銀行共存。從當前我國各類銀行基本情況來看,商業銀行雖然規模經濟發展速度較慢,但狀態良好,通過規模經濟獲取的經濟效益正在逐年增長。
一、商業銀行規模經濟
所謂的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生產規模或是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加,其單位成本下降,經濟效益隨著成本下降而提高的情況。通常來講,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為內在經濟,商業銀行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增加,其內部經營成本隨之降低,致使銀行獲得經營成本降低帶來的經濟收益[1]。如果銀行在固定成本不變的前提下,由于經濟規模的增加,單位經營成本下降,因為單位成本下降而節約的資金就變成了銀行的收益,這種獲得收益的方式就是內在經濟。第二種為外在經濟,外在經濟是指隨著銀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銀行實力的增加,銀行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金,在這些人才和資金的幫助下,銀行的經濟效益將會得到增加,這種獲取經濟效益的方式就是外在經濟。
由于銀行自身特性的原因,因此銀行同企業相比更容易形成規模經濟,大部分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較為類似,這種特性的作用,會隨著銀行經濟規模的擴大被凸顯出來,商業銀行經濟規模的擴大,必然會降低銀行產品的固定成本,商業銀行的收益也會因此而提高。再加之商業銀行大部分都是由國家控股的銀行,商業銀行的產品安全系數較高,致使其產品受眾面較廣,容易形成規模經濟。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規模經濟的增長也可能會給商業銀行帶來一些問題,一旦商業銀行規模經濟擴張到一定程度,將會出現瓶頸,銀行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將無法對當前經濟情況進行有效管理,如果商業銀行無法解決規模經濟帶來的問題,可能會致使商業銀行的發展陷入停滯,甚至會發生金融風險。
二、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狀態比較
(一)國有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狀態比較
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主要有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四個商業銀行也是經濟規模最大的銀行,通過對這四個銀行近些年的經營情況來看,其中工商銀行的規模經濟較大,建設銀行銀行經濟規模最小,但是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可知工商銀行雖然經濟規模較大,但是其經濟狀態卻不如建設銀行。我國商業銀行雖然經濟規模大,但是其收益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商業銀行無法在擴大經濟規模之前準備好充足的資金,從而致使商業銀行對自身的財務情況,產生錯誤的認識,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這種情況極為普遍。據查閱相關資料可知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已經達到了2萬億左右,不良資產占據銀行總資產的四分之一,而不良資產問題發生的原因則恰恰是銀行貸款規模的擴大,由于貸款規模的擴大,銀行無法有效的對貸款風險進行分析,再加之準備金不充足,促使銀行的壞賬率直線上升,由此可見,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狀態堪憂。
(二)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狀態比較
除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外,我國還有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但是這些股份制銀行由于自身屬性的限制,很難與國有商業銀行進行競爭,因此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濟規模普遍較小。在所有股份制銀行之中,規模經濟最大的銀行為交通銀行,最小的則為民生銀行[2]。雖然現階段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較小,但卻具備著較為廣闊的提升空間,股份制商業銀行同國有商業銀行相比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再加之我國經濟環境不斷優化,人們對于逐漸對于股份制銀行進行了正確認識,因此股份制商業銀行會在未來實現較快的發展。
但通過研究股份制商業銀行近些年的數據可知,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經濟呈現著飛躍式的增長,并且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的增速,已經超過國有商業銀行,雖然規模經濟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但卻給股份制銀行帶來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2008年世界發生金融危機之后,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斷惡化,致使企業和投資者喪失了投資的信心,國有企業也因此陷入經濟危機,國有企業無力償還負債,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造成了嚴重損害,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問題被徹底暴露。由此可知,股份制商業銀行規模經濟雖然發展潛力較大,但是如何充分把握發展機會,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成為制約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三)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規模經濟狀態比較
國有商業銀行同股份制銀行相比,規模經濟較大,發展也較為完善,但是經濟效益正在逐漸下滑。而股份制銀行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規模經濟的效益正在不斷提升,規模經濟狀態良好。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實力卻遠遠高于股份制銀行,因此其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較強,可以在經過規模經濟發展停滯期之后,實現重新發展,股份制銀行則不具備有利的先天條件,因此,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規模經濟容易受到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并且銀行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較差,一旦經濟環境惡化,首先受到沖擊的必然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隨著規模經濟的不斷擴大,股份制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實際上正在下降,所以就目前情況來說,看此股份制銀行的規模經濟狀態較好,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只要我國經濟環境不發生根本上的變化,國有商業銀行會牢牢把握規模經濟的主體地位。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商業銀行按照性質劃分主要分為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通過對商業銀行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得知工商銀行是規模經濟最大的商業銀行,但是隨著其規模經濟的不斷擴大,規模經濟帶來的經濟效益正在逐漸降低,需要商業銀行加強對規模經濟的管理,以此來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和壞賬率,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強浩桐.我國商業銀行規模經濟研究基于超越對數成本函數的實證分析[J].經貿實踐,2017(07):28-29.
[2]侯翔,曾力.我國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效應[J].南方金融,2016(10):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