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
【摘 要】會計一直是社會需求較大的專業財務人員,即使隨著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對該職業的社會需求依舊高居不下。傳統的會計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已不再適用于培養新時代的會計人才,因此會計課程應做出相應的教學模式改革。本文就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進行探究,意在提高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會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會計學;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一、會計學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會計學課堂教學現狀
目前各大高校的會計學課程的學習都安排了《基礎會計學》、《財務會計學》等基礎會計教材的學習。以《財務會計學》為例,該課程要基于一定的《基礎會計學》課程的基礎上來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且財務會計學內容較多,該課程不僅僅涉及到財務報表的分析與制作,同時對金融資產和股權投資也有一定的涉獵。《財務會計學》課程內容涵蓋較廣,所以一般需要用兩個學期的時間來進行該課程的學習,但就算如此,要讓學生全面的掌握教材上的知識要點,即使在教學時間較為緊湊以及學生每一章節知識要點掌握較好的情況下,依舊困難重重。因此我們可以得知,目前會計學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課時短,教學任務繁重是會計學課程的常見現象。
(二)當前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分為兩個方向來進行闡述。首先從教學內容上看,教師過于依賴教材,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掌握情況來進行實時教學在原本任務繁重的教學基礎上再進行重復教學更是延緩了會計學等課程的教學進程。同時目前我國的會計學教材具有明顯的延遲性,教材沒有結合時代發展,未摒棄或是增加相應的時代性會計技能需求。從會計學課程教學的教師教學方式上來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未將會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忽視了對學生解決實際會計問題能力的培養。大部分會計課程的實踐學習都注重與分階段訓練,學生缺乏系統、完整的會計技能訓練。同時會計學不比其他的課程,學生需要在學習之余考取相應的會計資格證書,雖考核的內容是基于教材內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分散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二、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究
(一)從會計學課程的師資結構與教學時長進行改革
目前高校的會計學教師往往是其畢業之后考取相關的教師資格證書進入到大學,并開始教學工作。現如今教師在年齡分布上趨于年輕化,雖其思維較活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但相較于資深教師而言,缺乏對實際企業的會計工作的了解以及對實際企業的會計人員要求的調研,因此出現了理論與實際脫離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現狀,高校的會計學課程的師資結構應進行調整,在年齡結構與專業知識結構上進行調整,新老教師學期交替教學的形式來教授會計學相關課程。高校可以聘請企業的高級財務會計人員對老師進行培訓或是讓教師進行進修,在老師會計科研水平的基礎上培養老師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同時言傳身教,讓學生們也從中受益。
(二)從會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
從會計資格證書等考核形式上看,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但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為為社會培養一批專業性復合型的會計人才。因此會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應進行相應的改革,緊跟時代的變更,將最新的會計準則的變更及時的添加或是刪除到使用的會計學教材中。但由于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教材的變更往往難以緊跟時代的變化速度,因此這就需要老師在進行備課時做好相應的信息調查工作,為學生講解時要結合國際或是時代會計行業前沿動態,以及也應讓學生養成相應的會計信息的收集工作,在良好的學習與信息交流的班級氛圍中讓集體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同時教學內容應增加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訓次數,為學生構建系統的培訓方案,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從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
會計是實用型人才,大多會計人員都是要進入到企業中去工作,因此要讓學生們對會計崗位有正確的認識,對其應具備的能力與要求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針對性的培養與訓練,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更好的從學校向社會接軌。因此高校可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參觀企業的財務部門的業務流程,同時對會計這一職業有深刻、全面的認識。會計證書的權威性較高,是學生參與工作的首要前提,因此老師應結合資格證書的考試大綱,著重對考點進行分析講解,減少學生的學業負擔,增加學生的考試通過率,增加學生的就業率。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應舉辦相應的會計技能競賽,讓學生在比賽中獲益并不斷成長。老師應對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采用課、證、崗、賽等相融合的教學模式以及讓學生模擬實際企業或是公司會計業務流程的具體操作,讓學生在不斷的模擬演練中達到實質性的操作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或是工作生涯中更好的理解并運用會計學相關知識。
三、結語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與時代接軌并適應新時代的企業會計人才的業務需求,高校的會計學課程改革迫在眉睫。高校可從會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上入手,同時調整自身會計學教師的配備結構,讓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為社會提供全面型復合高素質的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娜. 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究與實踐——基于“發現式學習”理念[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09):80-81.
[2]梁秋露. 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1):28-29.
[3]焦陽. 會計學課堂模擬實驗及雙向互評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18(24):145-146.
[4]李汶靜,胡南. 基于“課崗證賽”相互融合的《基礎會計學》教學研究與實踐[J]. 才智,2018(18):85-86.
[5]侯雪筠,楊忠海,張林. 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