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
【摘 要】貨運物流是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能夠加強城市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由于經濟增長提高了人民的消費水平,對貨運物流起到了拉動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闡述貨運物流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協整關系,為推動其發展提供建議,希望能夠促進貨運物流與社會經濟共同發展進步。
【關鍵詞】貨運物流;經濟增長;協整關系
協整關系指的是“當時間序列的單整階數相同且線性組合能夠使單整階數降低,時間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各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開展經濟活動需要全面的供應鏈網絡作為支撐,而貨運物流則是供應鏈的載體,能夠有效實現生產要素的轉移,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一、貨運物流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整關系
(一)協整關系的發展
經典回歸分析方法只能分析平穩性經濟問題,但是由于在實際經濟發展中,許多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經典回歸分析方法無法消除時間序列中的非平穩因素,這就導致該分析方法不能應用于非平穩經濟問題。即便采用差分析方法建立序列模型能夠促使序列平穩,但是卻改變了經濟問題的研討范圍,導致時間序列不具備直接性經濟意義。針對上述問題,研究學者提出了協整理論,他們發現盡管某些經濟問題中的變量屬于非平穩序列,但其線性組合卻存在平穩關系,利用線性組合(協整變量)建立方程,能夠充分解釋變量之間的均衡關系[1]。例如,收入與消費皆屬于非平穩時間序列且具有協整關系,如果能夠保證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協整,就能將收入與消費控制在合理范疇內,避免出現非理性消費以及儲蓄累積等經濟問題。
(二)在貨運物流與經濟增長中的體現
協整關系允許在多個時間序列間刻畫平穩關系,盡管單獨序列可能非平穩,其均值、協方差、方差等矩卻會隨時間變化而發生改變,但是它們的線性組合性質卻極有可能不會隨時間變化。如果協整變量在短期內因受到隨機干擾或季節影響而偏離均值,且偏離關系屬于暫時性偏離,會隨著時間推移轉變回均衡狀態,那么可以將這種關系看作協整關系,從而說明序列協整。通過研究分析可知,貨運物流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相對密切關系:隨著經濟增長,對貨運物流的需求量增加,能夠帶動物流產業發展進步,經濟水平的提高,為貨運物流建設基礎設施提供了資金支持;由于當代社會的供給能力增強,所以運輸路線和運輸方式皆有了良性提升,貨運物流的流動運輸能夠加強各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降低物流成本,對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和促進經濟活動活躍具有積極性影響。由此可見,貨運物流和經濟增長同屬于非平穩時間序列,二者存在相互關系,都會因受到隨機因素影響而產生短期均值暫時性偏離現象,因此貨運物流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三)協整關系檢驗分析
1.協整性檢驗
在對貨運物流和經濟增長進行協整性檢驗時,可以將貨運周轉量作為第一個指標,利用該指標反映距離因素對運輸產生的影響;將國內生產總值作為第二個指標,利用該指標反映經濟發展水平。貨運物流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整關系屬于非平穩性經濟變量之間的長期穩定關系,二者之間的線性離差關系相對穩定,據此可以列協整方程:貨運周轉量=α國內生產總值+t,利用最小二乘法對其進行分析,能夠發現貨運周轉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線性組合均為非平穩,殘差處于非平穩狀態,說明貨運周轉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不存在協整關系,這與“貨運物流與經濟增長存在協整”相悖,因此要對其進行誤差修正[2]。
2.誤差修正模型
結合貨運周轉量和國內生產總值這兩個指標數據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嚴格要求誤差項數據的精確性,保證回歸系數具有顯著性,且協整方程中的殘差是非均衡誤差,模型中不能存在異方差和自相關性。
3.因果關系檢測
研究表明,貨運周轉量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存在明顯的雙向因果關系:貨運周轉量會隨著各區域經濟關系變得密切而不斷增長,其增加或減少的程度受經濟增長的周期性和波動性影響。因此,貨運周轉量變化能夠真實反映出經濟增長情況,可以為經濟宏觀調控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和參考,故而貨運周轉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二、推動貨運物流和經濟增長的建議
(一)增加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
通過分析上述研究可知,貨運物流和經濟增長存在協整關系,為了促進二者共同發展進步,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協整關系。在利用貨運物流促進經濟增長時,應當保證物流與當地經濟發展相一致,針對實際情況適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公路、鐵路等,利用不同運輸方式的不同優勢來刺激經濟多方面增長。由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通常規模較大且投資回收期長,為了保證該建設平穩進行,政府和企業都應當增加資金投入,構建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從而提高貨運物流的運輸效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二)轉變經濟方式,合理配置資源
目前,我國貨運物流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無法充分滿足促進經濟增長的社會需求,所以物流相關企業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原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合理配置有效資源,保證自身影響力能夠通過不同運輸渠道向外擴散,從而實現物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貨運物流從本質上來講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而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是衡量社會經濟結構是否科學合理的主要指標之一,貨運物流的發展狀況越好,越能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從而帶動信息行業、金融行業以及商貿行業等多種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貨運物流行業必須要制定科學的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扶持大型貨運物流企業發展,為響應消費者需要、滿足經濟增長要求、促進貨運物流和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健全物流體系,促進經濟協調
貨運物流具有復雜性,與其他經濟產業具有相對密切的聯系,為了促進貨運物流發展,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應當建立健全貨運物流體系,加強其與其他經濟產業的交流融合,保證經濟增長與貨運物流發展具有協調統一性,實現從根本上增強貨運物流供給能力、加強區域經濟聯系的目的[3]。通過發揮二者的協整關系和互動效應,能夠促使貨運物流與社會經濟形成并保持協調發展,有利于提高貨運物流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滿足經濟增長需求,對推動我國整體經濟深入發展以及增強綜合國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擴大業務范圍,完善配套體系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也實現了擴展更新,貨運物流與電子商務平臺相結合,催發了采購物流、銷售物流、倉儲物流、配送物流等多種實際業務形式。貨運物流業務范圍的擴大,對整體提高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影響。除此之外,貨運物流業務范圍的擴大還有利于其配套服務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主要體現在由電子商務產業鏈延伸出來的物聯網服務體系,例如向貨運物流商家提供金蝶軟件、阿里軟件、用友軟件等軟件服務體系,向消費者提供支付寶、在線網銀等支付服務體系,向群眾提供百度、搜狗、谷歌等搜索服務體系。電子商務與貨運物流的互動性共生對促進經濟增長、形成和發展物流配套服務體系具有積極性影響。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越來越強烈,各經濟區域之間的經濟活動也變得逐漸密切起來,極大程度上促進了貨運物流的流動發展。由于社會經濟不斷增長,對貨運物流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對其產生帶動作用,為其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貨運物流具有流動性,能夠拉動經濟增長,所以二者具有協整關系。
【參考文獻】
[1]馮淑貞,安然,王碩,等.我國道路貨運物流新業態發展思考[J].綜合運輸,2017,39(10):71-75.
[2]胡啟龍.貨運物流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7,24(10):247-248.
[3]韓筱,吳蕾芳.試析我國經濟增長與貨運物流發展的關系[J].中國市場,2015(2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