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梅
【摘 要】企業通過稅務籌劃減輕繳稅負擔、提高經濟效益,但同時稅務籌劃也會帶來一定風險問題。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必須全面分析稅務籌劃風險的成因,并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風險應對措施。本文通過界定企業稅務籌劃的概念,分析稅務籌劃存在的風險,給出具體的規避應對措施,推動企業長遠發展。
【關鍵詞】稅務籌劃;風險問題;規避策略
現代企業愈發重視稅務籌劃工作,稅務籌劃的作用愈發顯現出來。通過稅務籌劃可以一定程度提高企業效益,但也會產生新的風險問題。稅務籌劃工作建立在國家稅務法律法規的要求上,確保稅務籌劃的合理性,避免因為稅務籌劃造成企業經濟損失。要求企業在實際運用中強化稅務籌劃風險控制,準確判斷企業情況,發揮稅務籌劃的作用。
一、企業稅務籌劃概念界定
雖然目前對于稅務籌劃的概念并未統一,但理論界與實務界普遍認為稅務籌劃發生在納稅行為尚未發生前,納稅主體依據自身活動特點與投資行為規劃涉稅事項,達成少交或延期納稅的目的。稅務籌劃包括兩點要素,即納稅籌劃行為必須合理合規減少納稅、納稅行為建立在合法合規上減少稅務損失與規避風險。
企業要明確稅務籌劃與偷稅漏稅的區別。偷稅漏稅是破壞市場經濟秩序與社會穩定的違法行為,偷稅即納稅主體通過非法減少收入與增加支出的方式達到不繳稅或少繳稅的目的,或是受到稅務機關繳稅通知后拒不執行的違法行為;避稅即納稅主體利用稅法漏洞或稅務機關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減少納稅款目的目的。偷稅漏稅都是違反稅法規定與會計準則的,而稅務籌劃則是建立在稅收法律之上,通過選擇稅負最輕的方式達成減少稅收、增加收入的目的。具體執行時相關企業要明確界定稅務籌劃的范圍,避免出現偷稅、漏水的情況,影響到企業戰略目的實現及長遠發展。
二、WT高新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問題
WT企業成立于2014年,主要生產種子、有機蔬菜等,2016年公司產量與市場份額達到最大。但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造成核心業務收入持續下降,增加的生產量與下降的下手量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使得企業庫存量增加,還要支付大量的管理費用,影響到企業資金鏈的正常運轉。同時企業也承受著相對承重的稅收負擔,限制自身發展。
(一)市場風險
現代企業稅務籌劃工作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因此稅務籌劃方案要具有前瞻性。實際中稅務籌劃方案時候后要經過時間的驗證,期間容易出現市場波動、政策變化等情況,而原先制定的方案受到影響難以實現,使得一些風險問題的出現。如實際工作中,由于日常納稅對政策的錯誤解讀,導致WT企業在從事納稅活動時,容易出現一定的疏漏,還會引發偷稅、漏稅問題。目前,我國政府對市場經濟發展采取的激勵性措施越來越多,在稅收方面也出臺一定的優惠政策。
(二)經營風險
企業通過稅務籌劃降低稅收負擔并提升效益,但制定稅務籌劃方案時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一旦出現差異便會在造成經營風險的出現。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出現產品供需變化時直接影響市場經濟,企業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籌劃方案,做好完善優化。由于WT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增加,同時市場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力度較大,導致WT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往往難以通過系統性的規劃實現對整個稅務工作的有效管理。由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政策的整體性把握力度不夠,最終導致出現一定的稅務風險。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WT企業屬于典型的中小型企業,自身規模、人才優先,難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三)操作風險
現代企業稅務籌劃活動的執行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約束與限制,企業付出一定成本方能完成稅務籌劃的目標。通常情況下,企業稅務籌劃成本分成直接成本與機會成本兩類。直接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及財力;機會成本則包括抉擇與選擇成本。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制定不同的稅務籌劃方案促進稅務籌劃的質量,期間選擇放棄的便是機會成本。如,2016年年底因為生產需要購入大型自動化檢驗儀器,設備定價1.2×108元,自動化檢驗儀器預計折舊年限50年設備殘值0.2×108元,折舊方式選擇直線法,如果選擇加速折舊的方法可以獲得更多稅前抵扣,達成降低2017年納稅額度的目的,但企業當時并未合理規劃,使得企業承擔不必要的稅收,降低企業效益。
三、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規避策略分析
(一)全面分析宏觀市場環境
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為了應對風險問題,要求WT企業對自身所處的行業環境進行全面分析,通過詳細分析后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短期稅務籌劃方案與長期稅務籌劃方案,結合自身情況搜集與整理所需信息、資料,并依托財務情況、納稅情況、法律法規、地方政策等,通過精準分析市場行業情況與專業知識,精確判斷稅務環境變化,進一步明確稅務籌劃的目標。同時,企業要對國家稅收政策進行全面分析,及時調整企業戰略目標與工作內容,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內容與資料,通過分析法律政策手段并結合企業情況進行完善優化,及時規避稅務籌劃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除此之外,WT稅務籌劃工作要提前制定預防措施,并在方案中滲透風險防范意識,做到對國家稅收與地方稅收政策全面性的了解,規避稅務籌劃可能的風險,提高稅務籌劃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控制企業運營風險
WT企業應該在進行稅務籌劃優化時,與WT企業的高層管理達成共識。企業運行時有目的控制運營風險并提高稅務籌劃的針對性,通過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并提前制定規避措施。(1)現代企業正確定位自身,確定屬于小規模納稅人還是達到一般納稅人的標準。不同納稅人采取不同的納稅策略。如小規模納稅企業,降低納稅數額的可以通過酬金結算的方式完成,一般納稅人則可以通過包干、轉包的模式減少稅額支出,選擇不同策略都要最大程度利用國家法律法規,享受稅收優化,不可越過法律紅線;(2)提高員工修養、積極吸引第三方進行合作。稅務籌劃工作在現代企業提高認識與重視程度后,并不能直接轉化成針對性的措施,還需要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完善相關工作。具體現代企業應該積極引進人才,通過建立完善的稅務籌劃考評制度對相關人員進行激勵,促進科學化稅務籌劃方案的形成。WT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時可以尋求外界專業機構的幫助,借助專業機構的人力與資源優勢,提高稅務籌劃的科學合理性,實現規避運營風險的目的。
(三)采取措施抵御市場風險
WT企業依據市場變化調整自身產品的存貨以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如果企業內部資金充足則可以保證存貨一定程度增加,存貨增加時要以上個月、上個季度產品銷量信息作為依據進行調整;如果企業市場狀態良好可以增加存貨。通過靈活調整存貨的方法,可以有效應對市場變化情況,并根據市場及時調整生產經營模式,達成降低WT企業稅收負擔、一定程度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WT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合理運用當期固定資產折舊額度,實現降低企業當期所得稅數額的目的。基于事件、資金價值角度考慮,WT企業降低自身所得稅負擔可以通過加快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實現。2017年年底WT企業因為生產需要購入大型自動化檢驗儀器,設備定價1.2×108元,自動化檢驗儀器預計折舊年限50年設備殘值0.2×108元,計算所得折現率10%、15%企業所得稅。這表明,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適的稅務籌劃方案,可以顯著降低企業稅負,促進企業效益提升,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總之,現代企業科學合理的開展稅務籌劃工作具有現實意義。社會市場經濟處于持續變化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明確稅務籌劃的作用,提高稅務籌劃的重視度,結合企業情況合理避稅,保證企業發展滿足市場宏觀環境。制定和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方案,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奠定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彭正茂.大數據信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經貿實踐,2018(19):28.
[2]葛文斌.基于AHP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分析與對策[J].中國商論,2018(25):110.
[3]劉群.企業稅務籌劃中的細節問題與風險控制分析[J].納稅,2018,12(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