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陽
【摘 要】制造業的核心是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先進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建立起強大的先進裝備制造業,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工業化的根本保證。在地方層面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在第二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以“制造業強市”為發展目標的許昌市,能夠在經濟活動區位的角度淺析許昌市裝備制造業的現狀,能夠為許昌市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本文運用波特的鉆石模型,從波特模型的六個影響因素出發,來分析許昌市裝備制造業的現狀。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鉆石模型;要素條件;需求;政府政策及機會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地方層面來說,發展裝備制造業有重要的意義。(1)裝備制造業支持經濟。(2)裝備制造業利于就業。如果考慮到制造業與其他流通業、服務業的關聯性,則制造業間接提供的就業比例更高。(3)裝備制造業利于科技轉化。本次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以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的視角,來分析許昌市的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區位優勢。
(二)研究思路,內容及方法
研究的目的在于論證許昌市是合適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這里我們就選用鉆石模型用于對許昌市裝備制造的分析。結合鉆石模型和具體實際情況,本文將從要素條件(位置要素,勞動力要素??平藤Y源,技術要素);國內及國際需求;相關及支持性產業;政府及機會這幾點出發來做具體分析。
二、要素條件
(一)位置條件
許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交通便利,市區距省會鄭州80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50公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物流業發達,作為高速網最為密集省份的中心區域城市,鐵路重要節點,緊靠河南唯一的新政航空港,交通區位的優勢不可為不大。
(二)勞動力要素
勞動力市影響經濟活動的重要區位因素,適齡勞動力人口是生產力的主要因素,是產業布局的重要條件。裝備制造業在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的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根據《2017許昌市政府工作報告》及《2017年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末全市總人口495.63萬人,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6.3萬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7.5萬人。以及下表說明了河南省有足量的適齡勞動力人數。有例證來看,作為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代表-富士康在河南鄭州建廠,而許昌作為其周邊城市,“鄭許融合”的參與者,這都意味著有足夠的勞動力人口來滿足許昌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需要。
(三)科教資源及技術要素
許昌市有唯一所本科高校許昌學院,大專職業教育學校三所,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許昌電氣職業技術學院,許昌陶瓷職業學院。許昌市的高等教育學校的優勢和特點與許昌市裝備制造業的需求相符相成。
許昌市在技術要素方面上,總體上有以下評價。一是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二是國家級創新平臺較少,對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較弱。三是由于許昌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偏少等因素的影響,領軍型技術人才和復合型高端人才數量較少。四是政府引導資金和社會資本共同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風險投資機制尚未完善,投融資機構數量較少、規模較小,資本驅動作用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需求狀況
許昌市裝備制造業按照產業鏈劃分有十大產業鏈,具體拿出電氣裝備制造業做一下分析。
a.國內需求:(1)電網市場。(2)綠色環保能源發電市場。(3)工業配用電市場。(4)軌道交通市場。(5)民用機電市場。
b.國際需求:為保障電網平穩運行,新一輪更新改造已經成為發達國家電網投資的重點。同時,隨著東南亞、非洲和中東地區等國家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全球將迎來新一輪電力投資周期。
四、相關及支持性產業
工業區位選擇模型-韋伯模型的第三階段認為,集聚節約額比運費(或者勞動力費用)指向帶來的生產費用節約額大時,便會產生集聚。許昌市有(1)電力裝備產業集群-中原電氣谷核心區。(2)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3)許昌尚集產業集聚區。(4)禹州市產業集聚區。(5)長葛市產業集聚區。(6)長葛大周再生金屬循環產業集聚區。(7)鄢陵縣產業集聚區。(8)襄城縣產業集聚區。(9)襄城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許昌市裝備制造業產業集聚鮮明,劃分清楚,已經有初等規模的集聚效應。
五、政府及機會
許昌作為河南經濟第四大強市,擁有優厚的制造業基礎和特色突出的制造業領域,在《中國制造2025河南省行動綱要》里承擔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許昌市作為鄭州大都市區的核心城市,在“鄭許融合”的發展指導下,有極大的潛力和優勢推動制造業的發展;建安區撤縣設區之后,可以實現優化產業布局達成連片發展,從而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搶占制高點,促進全市制造業的發展《許昌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許昌市十大產業鏈發展計劃》,《許昌市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
六、結論
許昌市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獲利于中國制造2025實施和國家支持中部大發展。通過對許昌市裝備制造業的分析,在優勢方面有坐擁中部重要交通節點,對比省內其他城市(不包括省會鄭州)的交通物流,在鐵路運輸和航空物流方面有更好的優勢;河南省作為人口大省,在省內人口流動便利的條件下,可以為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裝備制造業提供足夠的勞動力資源;在傳統優勢產業電氣裝備業中,許昌市的技術要素儲備是有足夠的優勢,并且伴隨集聚效應的優勢,對此行業的人才能保持足夠的吸引;政府發展思路清晰,以產業鏈模式發展,充分利用集聚的優勢,使企業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加強對人才的引進;政策環境有足夠的優勢,許昌市的第二產業現階段并將在足夠長的時期作為主導產業,上至河南省下至省內各地市都將強工業制造作為長期的主要發展目標,各政策和配套文件的出爐都是足夠優秀的機會和條件。同樣,在優勢方面的同時也有劣勢的存在,許昌市相較于沿海城市,經濟規模和資本實力都不夠雄厚,對于需要密集資本投入且向高端核心技術轉型的裝備制造業,需要足夠且持續的資金輸入;盡管在電氣裝備制造業上技術要素可以作為優勢所在,但總體來看,放眼到著重發展的十條產業鏈上,仍存在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科研創新平臺資源不足,教企結合不充分等問題。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對裝備制造業即使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把握好這個來之不易的歷史機遇,如何充分的認識自身并填補劣勢,做好充足準備,跟上大發展的浪潮,是現在的切實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