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
【摘 要】在目前的審計領域中,電子數據審計構成了其中的新型審計方法。面對大數據的整體趨勢,審計人員有必要明晰大數據審計的基本流程與審計手段,確保能運用模糊匹配的途徑與方式來健全現有的審計模式。與傳統審計手段予以對比,可知模糊匹配的大數據審計方式更加有助于簡化審計流程,對于審計結論也能保障其符合精準性。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模糊匹配;審計方法
從審計方法的視角來看,模糊匹配主要應當包含選擇相應的字段并且完成全方位的數據匹配處理。近些年以來,審計人員已經能夠憑借大數據手段來開展信息化審計,確保從源頭上優化了綜合性的審計效果[1]。與此同時,大數據本身體現為快速性、大容量性以及多樣性的獨特優勢,因此有必要緊密結合模糊匹配審計與大數據方法。在此前提下,針對當前現有的審計模式與審計方法就能夠予以顯著優化,從而全面突顯了審計領域運用大數據手段的重要價值。
一、模糊匹配審計方法的基本原理
模糊匹配的基本內涵在于選擇相應的字段來進行匹配處理,從而完成了精確的審計信息查詢。針對特定的審計對象來講,某些審計信息通常都會表現為重復性。因此在選擇模糊匹配的前提下,關鍵在于實現針對上述可疑數據的全面查找,據此給出了全方位的審計信息分析。從現狀來看,針對電子數據審計有必要將其分成數值分析、數據查詢與其他有關審計方法。通過運用全方位的信息統計方式,應當能夠妥善查找與之有關的符合條件信息[2]。具體而言,模糊匹配方法涉及到如下的基本審計原理:
首先是對于匹配字段進行正確選擇。正確選擇字段構成了開展模糊匹配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字段來進行匹配。通過運用相似檢測的審計計算方法,應當能夠對比現存的各個不同字段,確保在執行數據表的范圍內全面納入待審計信息。經由綜合對比以后,應當能夠給出各類記錄與各項審計數據具備的相似性,然后據此給出閾值以及字段的預定義處理。由此可見,針對可疑數據應當將其確定為重復性的相似數據。
其次是完成模糊匹配的處理。完成全過程的模糊匹配應當側重于判斷字段相似度。例如針對布爾型的特殊字段來講,對其應當設置1與0的兩個不同相似度層次。在此前提下,對于1的相似度可以將其界定為兩個字段帶有差異性,而0相似度界定為兩個字段達到完全相等[3]。此外,模糊匹配還可能涉及到字符型的字段。具體而言,通常可以借助字符串的方式來描述字符型的字段,然后通過距離算法的編輯處理來實現針對上述字段距離的精確運算。
第三是確定匹配結果。經過上述的模糊匹配以后,針對當前現有的各項可疑數據、重復性與相似性的數據都要予以全方位的分析調查,并且將分析結論視作最終的審計結論。由此可見,字符型字段只要包含了特定字符,則可以將其視為審計結論。也就是說,模糊匹配僅限于查找特定的字符,除此以外并不關注字符次序等其他事項。模糊匹配的關鍵點就在于不追求完全相同的數值,而僅限于確保相似性。但是與之相比,如果選擇了精確匹配的方式,則需保證完全等同的數值型字段信息。
二、具體的審計方法運用
模糊匹配審計本身屬于電子數據審計,因此應當憑借軟件模擬的方式來開展各項有關的審計處理。通過運用實驗室模擬的方式,應當能夠選擇適用于模糊匹配的相關軟件,從而實現了全過程的審計信息處理[4]。因此在審計操作的實踐中,關于模糊匹配應當側重于如下的運用要點:
(一)設置狀態區以及功能菜單區
實驗模擬軟件主要應當包含狀態區與功能菜單區。在這其中,設置狀態區的意義就在于呈現相應的預覽信息,從而精確描述了與之有關的審計數據記錄。同時,狀態區還可以用于顯示并且選擇特定的審計數據表,針對待分析的各項審計信息予以精確選擇。
功能菜單區的價值在于展示功能菜單,運用模擬方式來設置上述的審計功能菜單。具體而言,功能菜單主要應當包含導出的審計日志、審計分析結論、數據匹配以及審計抽樣獲得的結論、數據采集結果與其他要素。對于模糊匹配的全過程來講,應當因地制宜選擇相應的審計操作方法,據此實現數據匹配與數據查詢等各項不同的審計操作[5]。
(二)查詢相似參數與閾值參數
在很多情形下,某些審計信息表現為相似性,對于此類信息就要將其歸入查詢相似參數的范圍內。在此前提下,針對模糊匹配有必要設置相似查詢參數,其中包含了字段權重等要素。通過設置不同種類的字段權重,應當能夠給出檢測某些相似字段的途徑與方式。對于整個的審計模型而言,關鍵在于實現全方位的審計風險檢查。然而實質上,運用上述的風險檢查方式并非意味著能夠徹底控制現有的審計風險,而是必須依賴重大風險的報告。
此外對于閾值參數而言,此類審計信息應當包含記錄閾值以及字段閾值的兩種不同類型。在上述的兩類閾值參數范圍內,記錄閾值可以用來顯示相似度,而字段之間的閾值能夠用來呈現字段相似性,從而給出了與之有關的審計結論。具體在選擇編輯距離時,應當密切結合數據相似度予以完成[6]。這是由于,編輯距離與各項數據的相似性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因此作為審計人員而言,針對某些重復性以及相似性的審計數據就能夠著眼于全面進行查找。
(三)預覽并生成審計結論
在模擬審計軟件中應當包含顯示結果以及預覽審計數據的專門區域,這是由于,上述區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全面顯示某些現存的審計信息。因此作為用戶本身而言,其能夠憑借分析數據表的方式來實現預覽處理,從而確定了審計結論。通常情形下,針對各項相應的審計分析結論有必要將其全面展示于查詢成果區,在導出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即可保存相應的審計結論。用戶如果有必要查找相應的審計結論,那么可以調取當前的審計記錄以便于隨時進行查找。
關于查找某些相似性的審計數據而言,其中核心措施就在于妥善選擇正確的記錄閾值。同時,對于當前的某些字段閾值也要予以全方位的確定。在某些情形下,如果設計了相對較低的記錄閾值或者字段閾值,那么將會拓寬相似數據的覆蓋面,但是也有可能減損了審計準確性。反之,如果設置了較高的上述閾值信息,則與之相應的審計覆蓋面就會因此而縮小,然而卻有助于保障各項審計結論應有的精確度。
三、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具備模糊匹配特征的大數據審計模式具備了突顯的優越性,而與之有關的審計數據以及審計信息也表現為多樣化。面對大數據給當前審計領域帶來的挑戰,作為審計人員應當側重于大數據手段的全面掌握,從而確保妥善應對復雜度較高的審計環節。針對模糊匹配方式如果能著眼于靈活加以運用,那么有助保障審計數據能夠達到的精確度并且服務于審計決策。
【參考文獻】
[1]胡澤濤.大數據環境下對高校內部審計的思考[J/OL].中國經貿導刊(理論版),2018(26):99-100.
[2]程平,閻玲琳.基于OBE的“互聯網+會計”MPAcc審計能力培養研究——以重慶理工大學MPAcc教育為例[J/OL].財會月刊),2018(22):111-113.
[3]程平,王緒冬.基于ADDIE的“互聯網+會計”MPAcc大數據智能審計能力培養——以重慶理工大學MPAcc教育為例[J/OL].財會月刊,2018(02):14-15.
[4]楊熳.基于信息技術的內部審計標準化:內涵與實現路徑[J].中國內部審計,2018(09):4-9.
[5]喻竹.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程序優化探析——以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J].財會通訊,2018(25):84-88.
[6]陳偉.大數據環境下基于模糊匹配的審計方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11):84-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