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星智 李剛 張孝培 劉寧波
【摘 要】作為電網企業的核心資產,針對物資的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文章針對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內涵,以及電網物資供應內在機制,提出在供應鏈管理的視角之下,電網企業在物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根據智慧物資管理建設的需要,通過智慧物資供應鏈系統系統,提升供應鏈各環節的響應能力,從而加強供應鏈上下游整合,推動供應鏈管理流程一體化建設。
【關鍵詞】智慧物流;供應鏈;輔助決策;電網企業
Abstract: As the core assets of power grid enterprises, the management of materials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grid supp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in grid management of power grid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mart material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smart material supply chain system, the responsiveness of all links in the supply chain will be enhanced,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
Keywords: smart logistics supply chain auxiliary decision making grid enterprise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高效平穩運行,物流供應鏈系統也朝著集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不過受制于技術、資金等條件的限制,供應鏈系統始終處于碎片化階段,無法形成一個信息共享、有效溝通的有機鏈條。電網物資管理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其本質是以電網物資需求為起點,以物資實體流動為主線,以物流基礎設施為保障,以物流信息為引導的供應物流[1]。智慧物資供應鏈對物資業務和信息系統執行效果進行管理分析,為業務優化和管理決策提供支持。通過對物資供應鏈全過程的把控,使物資管理各個環節由點向著線、面關聯起來[2]。
一、電網物資供應鏈管理概述
供應鏈管理的本質在于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把控,對鏈條的每個環節進行跟蹤分析,保證項目實施的高效順利進行。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提出要持續深化物資集約化管理,要求公司系統進一步樹立物資管理“一盤棋”的思想,堅持以整體價值和綜合效益最大化為導向,注重細節管理,注重經濟考量,確保公司系統物資管理的整體效益達到最大化。要在實現一體化、集約化實體管理的基礎上,推動新型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的研究和應用,實現物資管理整體水平的穩步、持續提升,全力加快構建高效供應鏈體系。
二、當前形勢下電力物資供應鏈管理的局限
供應鏈管理通過對需求計劃、招標采購、配送管理、倉儲庫存等內容的閉環設計來實現物資管理的目標。供應鏈上除物資的流動外還有信息的流動,包括了供應鏈上的供需信息和管理信息。目前電網企業內部的物資周轉基本實現信息化,但整個行業的信息化還處于基礎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平臺,供應鏈管理仍處于碎片化階段。
1.需求計劃的不確定性和不準確性
需求單位在物資信息系統中提出需求計劃,包括物資需求計劃、年度需求計劃。物資需求計劃是需求部門提報的實際物資需求,物資部門根據物資需求計劃與現有庫存進行平衡利庫,如果庫存無法滿足需求,則根據物資需求計劃生成采購申請。實際物資需求建立在需求計劃和庫存的基礎上,計劃的準確性取決于對需求的精準預估。因此,需求計劃具有較大的波動性。
2.招標采購管理運作機制不完善
招標采購管理活動的重點分別是采購流程管理、供應商管理和合同管理。
1)電網公司業務規模大,物資采購數量大,物料種類繁多。在電網企業中,電力的產生過程即是各種物資資料的使用過程,物資的儲備管理在電力工業企業的流動資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供應商管理不規范。供電公司的物資管理具有重要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對供應商仍然缺乏分級管理,沒有建立正式的合作關系,容易造成采購的價格不穩定,貨源出現短缺等現象,阻礙了采購的合理進行[3]。
3.配送管理的時效性差
配送管理是指將物資從倉庫運送到指定地點,包括配送需求、配送調度、配送執行、配送交接、配送結算等全過程管理。
物資配送管理追求運輸路徑和批次的最優化,執行成本最優方案。但受制于技術條件和物流等多方面的影響,配送信息無法做到完全準確及時,降低了物資供應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從而加大了電網公司的運營成本。
三、電網企業物資業務流程優化
通過智慧物資供應鏈系統的應用將供應鏈各環節緊密聯系起來,逐步加大電網物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動全行業的信息化系統建設。
1.需求計劃是物資管理的源頭
需求計劃是物資管理的源頭,也是供應鏈管理優化的首要目標。電網公司根據物資性質類別、物資的使用范圍、物資的價值量等類別建立物資分類體系,對物資計劃需求進行管理,建立由按項目需求管理變為物資分類預測與項目需求相結合的需求管理。加強供需雙方上下游互動的物資計劃管理模式。電網公司在制訂需求計劃過程中,應充分了解供應商的實力,同時要加強信息共享機制,讓供應商準確了解電網公司的需求,保證需求計劃的準確合理。實行全面計劃管理,同時執行采購策略規范化、標準化[4]。
2.招標采購流程標準化
物資采購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對供應商的管理,涉及供應商的選擇、采購合同簽訂及歸檔。
供應商評價體系為供應商的選擇提供依據。通過采購工作網絡化建設及時準確了解供應商信息,把握其歷史動態和目前經營情況,從而完成供應商篩選。電網公司物資需求量大,招標采購過程中需要集約化和標準化操作,在保證物資質量的情況下,確保采購的成本降到最低。
實現招標采購流程的標準化操作,需要智慧物資供應鏈系統系統的支撐。從選擇供應商環節到最終的到貨驗收環節實現線上操作,線下實施,做到與ERP系統無縫融合。
3.優化配送管理
供應鏈管理具有綜合管理特點,需要具有宏觀思維和整體站位。在供應鏈環境下的物流配送,也需要體現集約化管理特點,將配送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形成更協調、更統一的配送模式。
配送管理根據己簽訂的合同臺帳,由輔助系統生成月度配送計劃,物流服務中心按時在輔助系統中錄入配送信息。針對配送管理過程中設備材料無法及時履約問題,根據出現問題的責任方,由物流服務中心協調解決。設備材料的收貨由物流服務中心業務人員在ERP系統中作業,根據貨物現場驗收合格情況,來確定物資是否可以按要求辦理入庫,同時要求供應商按合同約定提供增值稅發票。物流服務中心業務人員在ERP系統中辦理發票校驗、入庫或發貨等業務,物流服務中心人員在輔助系統中錄入配送信息、到貨確認和總體評價。
四、智慧物資供應鏈管理的系統化建設
1.提高需求預測、分析能力
為保障電網物資設備的供應,供應鏈體系需要開展兩方面的預測和分析:
一是在需求側應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提前開展需求預測,掌握需求規模、類別、特點;二是在供應側通過市場調研等方式,提前掌握電網物資裝備市場的生產能力、供應能力。電網企業根據預測、分析結果,便可較為科學、客觀地制定相應的采購策略,保證供應鏈體系對電網建設的支撐。
2.提高集成協同各個領域供應商的能力
服務于一體化供應鏈系統的智慧物資供應鏈,需要具有協同各類設備供應商、優化采購流程的能力,推動電網企業供應鏈體系向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轉型。
加快軟硬件系統投入,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一體化,保障電網高效建設、生產的需要。通過信息處理和網絡通信技術平臺廣泛應用于物流運輸、倉儲、配送等各個活動環節,實現物流過程的自動化運作和高效率優化管理,從而提高電網供應鏈體系的服務水平,降低成本,減少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消耗。
五、結語
基于智慧供應鏈的物資業務流程管理為電力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隨著物資管理的深入發展,智能化、集約化、標準化的流程管理已經得到認可并逐步推廣。智慧供應鏈體系要求加強整個業務流程建設,在提高設施設備信息化的同時,離不開電力系統上下游企業的密切配合,電力企業通過加強供應商的管理,提高供應鏈管理一體化建設,推動物資管理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杰. 電網企業物資供應鏈目標與特性分析 [J].企業管理2015,(11): 116-117.
[2] 張升升. ORACLE BIEE在物資集約化輔助決策分析系統中的應用 [J]. 華北電力技術,2012,(7):58-60.
[3] 張梅霞 .ERP 物資管理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D]. 廈門:華僑大學,2014.
[4] 張升升. 省級電力公司物資集約管理系統設計研究 [D]. 保定:華北電力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