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
【摘 要】稅務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企業應積極做好稅務管理工作,及時進行稅務申報,認真履行納稅職責。稅務成本控制首先要研究國家關于風電企業稅收的相關文件,了解企業可享受的優惠政策,通過合理安排,做好稅務籌劃工作,降低納稅成本,為企業贏取更多利潤。在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風電公司作為利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發電的企業,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既可以滿足社會能源供應,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國家大力支持風電企業的發展,并給與相應稅收政策優惠,因此給風電企業的稅收籌劃和稅務成本控制提供了較大的空間。本文以T風電公司為案例,通過分析其在籌建期和生產運營期稅務成本控制的具體方法,總結風電公司稅務風險管理對策,旨在為風電企業進行合理稅收籌劃,降低稅務成本,有效進行稅務風險控制,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風電企業;可再生能源;稅務成本控制;稅務風險
一、選題背景和意義
(一)選題背景
現階段社會十分注重節能環保,開始探索新的能源利用方式,除煤電、水電外,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增高,并逐步發展壯大起來,這些新能源既滿足生產、生活的用電需求,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符合綠色、生態、環保的理念。國家為鼓勵這些新能源的使用和發展,對于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利用類企業采取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從而為其進行稅收籌劃和稅務成本控制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二)選題意義
風電企業作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行業,國家為其提供了較為豐厚的稅收優惠政策,但是在實踐中如何在遵循稅收相關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來有效利用這些優惠政策,實現風電企業的稅負成本降低,涉稅風險較低,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也是本文選題的意義和目的所在。本文以某山區風電公司(下文簡稱T風電公司)為案例,結合其在籌建期和生產運營期的稅收籌劃方法和稅務成本控制策略探討風電企業在實務中如何做好稅務成本控制。
二、籌建期間的稅務成本控制
(一)增值稅方面加強專用發票管理,能抵盡抵,以增大進項稅抵扣。
風電企業前期投入較大,也即固定資產投資較多,投產后以發電收入為主,因此稅務方面做為一般納稅人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稅務登記時直接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籌建期間的設備購買及安裝、建筑施工、咨詢服務等項目,要求以增值稅專用發票結賬,以加大增值稅進項稅抵扣,減少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加快投資回收力度,縮短投資回收期,降低財務風險,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1.加強合同管理,嚴格發票報銷。T風電公司要求訂立合同時,合同必需明確以增值稅專用發票結賬,才能予以付款;大額采購(非福利等不可抵扣項目)時,也需以專用發票報銷。特別是“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在公司內部組織員工學習,深入了解“營改增”的相關政策精神,比較新舊政策存在的不同之處,帶來的工作變化,通過培訓的方式,掌握“營改增”的具體操作要求和規范等。在日常會計工作中,自覺運用最新的稅務政策,做好稅務籌劃工作,實現降低企業稅負的目的。
2.以“營改增”為契機,強力推行專用發票結賬。T公司二期項目于2015年6月開建,隨著2016年5月“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建筑、安裝工程與服務項目等原營業稅項目,也實行以增值稅專用發票結賬,可抵扣進項稅范圍增大。該公司通過搜集各種平臺公布的相關信息,咨詢稅務人員,確定稅負水平后,再與施工方溝通,免除其稅負增加的后顧之憂,不提前開具營業稅發票,全部改為“營改增”后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公司余下的約3300多萬元工程項目因增加進項稅抵扣而降低成本100萬元左右。
3.創造條件,加大進項稅抵扣范圍。某些個人乙方(因施工條件所限,大的施工單位不愿前往施工時),結算金額較大,T公司動員其注冊施工個體戶,然后去稅務部門代開專用發票,增加稅款抵扣,以此積少成多,盡力降低稅負成本。如2016年夏季一場大雨,因塌方及雨水沖涮,毀壞了風電場幾處場內道路,當地某百姓承包了該修補工程,金額19.2萬元,按原做法直接與其個人簽訂勞務施工合同,以普通發票結賬;在合同談判時,T公司要求該乙方去工商注冊施工個體戶,然后再簽訂施工合同,完工后去稅務局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結賬,此合同增加進項稅抵扣0.56萬元。公司附近村民已先后成立四個施工個體戶,以達到T公司合同簽訂要求,方便施工結算。
(二)耕地占用稅及印花稅等方面,加強源頭管理,與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等政策聯動,能減盡減。
耕地占用稅是地方稅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本著有利于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平衡的原則,結合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征收耕地占用稅。耕地占用稅通常采取定額稅率的方式,根據耕地占用的面積以及區域的經濟發展情況,確定稅率標準(每平方米5元~50元),在占用耕地環節一次性課征。因為山區風電場占地面積較大,特別是臨時用地面積較多,應根據當地招商引資政策,與政府相關部門協調,盡力減免本稅種的臨時占用地交稅。
通常情況下,風電工程由于施工需要臨時占用耕地、林地等,批復用地期限為2年,如果兩年期滿仍舊需要使用,需要提前3個月申請,而且臨時用地需要按照永久性用地標準進行交稅,用地結束后耕地恢復,才能返還稅款。根據山區風電開發經驗,短期內是很難將破壞的植被恢復到要求水平的,即耕地占用稅返還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風電企業需要嚴格按照設計、批準要求,不隨意擴大用地,不亂堆亂放棄渣,導致用地面積的增大,增加耕地占用稅成本。
如T風電公司在建設一期項目時,根據當地招商引資辦法,臨時性的場外道路,按耕地占用稅的“第九條 鐵路線路、公路線路……占用耕地,減按每平方米2元的稅額征收耕地占用稅。”計算繳納,臨時性的場內施工道路,根據該縣的一次風電專項會議紀要精神,以4萬元/公里的標準交稅,稅負尚可接受。
2017年7月,湖南省地稅局指示下級稅務局對風電企業耕地占用稅進行清查,“納稅人實際占地面積大于批準占地面積的,按實際占地面積計稅;實際占地面積小于批準占地面積的,按批準占地面積計稅。”當地征收分局認為T公司新舊兩項目需要補交耕地占用稅,金額上千萬。T公司財務人員查閱相關的政策文件,通過咨詢稅務教授、專家、法律顧問以及與稅務局領導溝通和協調,2017年末先交納永久性用地耕地占用稅,有爭議的暫時擱置。由此看出,耕地占用稅對風電企業來說是一個對成本影響較大的稅種,也是一個可以通過地方政策優惠談判減少支出的稅種。
印花稅等其他小型稅種根據稅法規定,按時足額繳稅,不多繳,不出現小稅重罰現象,這是小型稅、費種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生產經營期稅務成本控制
(一)增值稅控制方面,仍是能抵盡抵,優惠備案。
增值稅的改革從未止步,近幾年首先是2016年5月“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再下來2018年5月起,國家對于制造業也進行了增值稅的調整,將其稅率從以前的17%,調整為現在的16%,同期建筑行業、交通運輸業、電信服務業、農產品等行業的增值稅再次調整,從11%下調到10%。國家降稅減費,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一直在路上。
1.能抵盡抵,即征即退50%的優惠政策備案。生產運營期間,風電企業在增值稅方面可以采取的增值稅成本控制策略有兩個方面:
一是參照籌建期間擴大增值稅進項稅抵扣額的辦法,除了在固定資產采購方面進行抵扣籌劃,還要在日常運營期間對于費用支出項目也要求盡可能的以增值稅專用發票入賬,以提高進項稅抵扣,進而降低稅務成本。
二是可以充分利用風電企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來進行稅務成本控制。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5]74號《關于風力發電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風電企業增值稅享受即征即退50%的優惠政策。在進項稅抵扣完后,需向稅務局做一個即征即退50%的優惠政策備案,交稅時實際繳納增值額*16%*50%的稅款。
即征即退增值稅時,附征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不能退回。
2.財政補貼收入免征增值稅
由發改委聯合能源、財政部門下撥的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其性質屬于財政補貼收入,是免征增值稅的。
(二)企業所得稅方面,控制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
1.優惠備案。風力發電企業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七條規定,享有“三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即從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本政策需在風電場試運行后及時去稅務局辦理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備案。
2.調整投產期,后推優惠期。由于該優惠政策是從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計算,若有項目計劃在年底投產,則當年就進入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期,如投產產生的效益不大,則享受的稅收優惠幅度很小,因此風電公司應權衡當年的發電所取得的收入,與減少的稅收優惠比較,再決定是否運行投產。T風電公司一期項目2013年10月30日首臺機組安裝調試完成,但當年完成安裝的風機很少,投產無多大效益,因此延至2014年初才正式投產運行,在稅務局備案的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期也就從2014年開始,以此更充分享受稅收優惠帶來的利益,經測算優惠期后推一年約可減少所得稅費用300萬元左右。
3.分期開發風電場項目分開備案,分開核算,分開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T公司的風電開發分為一期和二期,其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政策也按一期和二期分開備案,一期為2014年至2019年,二期為2017年至2022年。收入按一、二期項目各自的發電量分開核算;成本核算時,固定資產折舊等大額成本、長期借款財務費用按各自對應項目分開核算記入相應一、二期項目,其他綜合成本費用按裝機比率分攤進入一、二期項目。應稅所得額分開核算后,最大程度享受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政策,2017、2018年T公司只有一期項目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二期項目仍處于免稅期。
四、稅務風險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風電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和稅務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會面臨一定的稅務風險,若管理不善將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有必要對稅務風險加以識別并采取措施進行管控:
(一)稅務風險的識別
1.稅收征管層面的稅務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稅收政策風險,由于我國稅收政策和規定比較復雜且變化頻繁,再加上風電企業享受較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企業在進行稅務成本控制時容易因對政策不熟悉而產生政策應用風險;二是納稅服務產生的風險,即由于稅務機關普遍存在“一多一少”、“一高一低”的問題,因此其難以開展個性化的事前納稅風險提示。
2.納稅人自身原因產生的稅務風險。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對納稅風險防控的認識問題所帶來的稅務風險,即因缺乏納稅風險的防控意識而造成其在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對于納稅遵從度不足產生風險;其次是賬務處理出錯,辦稅員業務不精,導致稅務申報錯誤風險;三是稅企信息溝通不暢而造成信息不對稱問題,影響風電企業稅務申報準確度;最后是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完善所造成的風電企業在納稅風險的處理方面缺乏主動性,納稅風險防控能力不強。
(二)稅務風險的應對策略
一是在風電企業內部建立稅務風險的評估機制,風電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相關風險數據的獲取情況,進行初步評估,視風險大小進行相應處理。
二是結合上文對于風電企業稅務風險識別,進行風險重點因素研判,并針對研判結果制定相應的稅務風險應對策略。
三是通過規范風電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注意稅法的更新學習和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等措施來加強企業對稅務風險的管理。
五、總結
風電企業以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為生產動力,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家全面實施降稅減費政策,降低了風電企業的稅負,進而影響到風電企業的成本、利潤以及投資回收。本文從風電企業的視角,以T風電公司為案例,總結了其在籌建期和生產運營期的稅務成本控制的做法,即增值稅方面能抵盡抵、即征即退50%,所得稅方面充分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耕地占用稅方面與地方政府充分溝通、能少盡少等,并就此提出了風電企業稅務風險的識別及主要應對策略,以期能夠對風電企業的稅務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吳起斌,風力發電企業稅收籌劃研究,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5,21(1):162-163
[2]王亮 酒泉風力發電企業納稅風險管理研究,蘭州交通大學, 2015,12:13-29
[3]胡凱云,DQ風電公司稅務籌劃,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6:27-28
[4]陳巖,關于風電行業稅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時代經貿, 2015,25(2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