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美鵑
【摘 要】截止到2017年12月為止,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高達7.5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4.3%,較2016年底增長了1.1個百分點,當前,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相當于歐洲總人口數量。上述數據充分表明,互聯網已經深入我國群眾的工作與生活,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實際上,互聯網的深入應用,確實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帶來較大便利,但是,同樣帶來了諸多不便,如:信息泄露危險增加,不良信息傳播加快,人們隱私、財務等存在較大安全風險。對此,加強網絡信息的法律保護尤其重要。文章以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為主題,對其的法律保護展開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法律保護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時間與地域的限制被打破,企業面向客戶成倍增長,市場競爭力日益激烈,為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創新成為了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然而,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社會大融通的時代,便利了人們交流溝通的同時,信息的保密性受到影響。在該種情況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一系列新問題,社會和諧發展受到影響[1]。對此,加強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成為關鍵。
一、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的簡單概述
知識產權,又被稱為知識所屬權,主要是指權利人對自身所創作的勞動成果享有財產權利。如:發明、文學創作、藝術作品創作、商業名稱、商品標志等,都可被稱為是一個人、一個組織所屬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具有專有性、時間性、地域性等特點。在互聯網未普及之前,作品多是以手稿、音像作品、印刷品等表現形式,作品的界限分明,知識產權能夠得到較好的保護[2]。然而,互聯網時代,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作品實現了數字化,且各類作品間的界限越發模糊,作品歸屬復雜化,并且,利用計算機創作的作品大量涌現,其中,多數時對前人作品的改編、變形而來。想要具體分清哪部分是哪位作者所創越發困難,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越發困難。
二、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新理念
1.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面臨兩難局面
在企業發展中,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然而,在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個體創新與互聯網經濟間存在矛盾,必須由法律進行協調,保障兩者間平衡發展。在互聯網時代,加強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其目的不僅是預防并嚴格制裁侵權行為,保護個體或企業的權益;還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互聯網時代,加強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成為必然。
2.符合知識產權法律的最初目的
在知識產權法律制定之初,其主要目的在于:確認知識產權,有效預防侵權行為,并嚴格制裁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在互聯網時代未到來前,知識產權主要表現為: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因載體時真實存在的實物,知識產權的移動與擴散緩慢,知識產權侵權現象較少。然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利用互聯網知識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不僅成本低,傳播快,利益豐富,且權利人檢舉困難,知識產權侵權現象進入高發期。對此,在互聯網時代,應重視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全面預防并嚴厲制裁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行為,保障企業、個人能夠放心、大膽的創新與傳播,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3.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應著眼于當下
在互聯網時代,線下和線上交織現象越發明顯,產品與服務組件融合,行業壁壘被打破,在此環境下,互聯網新業態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越發重要。對此,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應著眼于當下,保護個人知識產權與新業態間的發展平衡,推動互聯網新業態的健康發展。然而,縱觀我國現有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并未形成保護并推動互聯網新業態的法律理念,此時,若不加以改變,將直接影響新業態的發展,抑制我國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
三、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探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作品表現形式多樣化,作品歸屬復雜化,著作權權利內容信息化,直接增大了知識產權的保護難度。對此,文章就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展開探討,以期降低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推動企業科學、健康發展。
1.大力實施知識產權發展戰略
在法治環境下,市場競爭力度的增大,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成為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大力實施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已經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互聯網時代,企業逐漸向互聯網產業轉型,互聯網業務、創新業務占據企業未來目標市場。互聯網作為一個專利、版權、商標等知識產權高度集中的領域,知識產權是企業市場競爭的主要體現,為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制定知識產權發展戰略,提高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關鍵[3]。
在過去幾年間,多數企業所重視的是知識產權數量,忽視了知識產權的成果轉化,在知識產權運用上的薄弱,直接影響了知識產權的作用發揮,企業發展步伐受阻。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越發重要,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對知識產權制定發展規劃,健全知識產權的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與考核機制,激勵員工自主創新,以此推動企業知識產權的戰略規劃,同時,全面保護企業創新成果,充分發揮企業知識產權的作用。另外,企業應加強知識產權創新成果的推廣,做好其的資產管理,對無形資產管理制定科學制度與流程,保障知識產權為企業創造應有的價值。如此,知識產權效用的全面發揮,增強了互聯網時代企業、國家對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重視度。
2.對已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進行完善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法面臨嚴峻挑戰,根據社會發展狀況,對已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進行完善,全面保障知識產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互聯網的普及,網絡知識產權隨之普及,很多網絡知識產權已經超出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法范圍,加之,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與非網絡侵權行為有明顯區別,傳統知識產權保護法已經無法保障互聯網知識產權的安全。對此,對網絡信息知識產權出臺新的保護法律,完善已有的知識產權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3.對網絡信息知識產權保護進行立法
對于網絡信息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可利用著作權法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因為,眾多西方大多數國家,對于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多是以著作權法為依據。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版權法將計算機程序的產權保護列入其中,之后,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紛紛將計算機程序等知識產權保護列入版權法中,有效防范了計算機程序的侵權行為。九十年代,我國制定了著作權法,并將計算機軟件的保護列入其中。網絡信息知識產權與計算機軟件有異曲同工之妙,以著作權法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能夠起到較好效果。
四、總結
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越發復雜化,原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很難發揮效用,侵權現象明顯增多,影響了社會和諧發展。對此,國家與企業應了解網絡信息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加強其的法律保護,大力實施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對已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進行完善,對網絡信息知識產權保護進行立法,以此全面保護互聯網時代的知識產權,有效降低知識產權侵權現象,推動企業誠信經營與科學發展,推動互聯網新業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陶品竹. 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J]. 中國國情國力, 2017(6):30-32.
[2]徐冰. 淺析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保護[J]. 知識文庫, 2018(2):23-23.
[3]薛興華. 互聯網時代如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J]. 通信企業管理, 2017(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