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菲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對于石油的需求在不斷的提升和增加。石油行業經過數十年的勘探開發,資源逐漸減少。由于油氣資源深埋地下,資金投入大,工程周期長,同時具有較大風險性,國內石油企業勘探投資的效益性并不理想。為進一步提升勘探投資的效益,就需要加強對其管理的研究。本文主要對遼河勘探投資管理進行淺析。
【關鍵詞】石油勘探投資管理;實踐
石油行業經過數十年的勘探開發,勘探投入、勘探難度不斷加大,同時,勘探工程還具有單項工程投資額度大、周期長、風險高等特點,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勘探工程的整體效益。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勘探投資的效益,提高勘探工程質量,就需要加強對其創新管理的理念和實踐進行研究。
一、遼河油田勘探投資管理現狀
遼河油田經過六十年的勘探開發,進入勘探高成熟階段,勘探投入不斷增加,遼河油氣發現成本、探井綜合成本均高于股份公司平均水平。因此,持續深化勘探成本管理,提升勘探投資使用效益變得尤為重要。遼河油田勘探程度不斷提高,勘探對象日趨復雜,勘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投資管理也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和挑戰。
1.遼河勘探規模與效益的矛盾日益突出
遼河勘探歷經三次增儲高峰,其主要勘探區域已進入高成熟勘探階段,遼河陸上作為增儲穩產的主戰場,只剩下地質情況復雜的小斷塊及不易識別的深層目標可供勘探,發現整裝規模油氣藏的幾率減少。同時,勘探目標日益復雜,低孔低滲油氣藏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勘探投資不斷增大,效益與規模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2.遼河勘探投資與成本管控難度越來越大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勘探投資規模從2015年12.32億元逐年縮減,2018年僅為6.22億元,勘探投資規模縮減與投資需求不斷增加的現實不相符,影響勘探生產的順利開展。依據現行結算標準,勘探探井實際成本超出計劃成本運行,勘探工程施工管理難度大,儲層改造、新技術應用及安全環保費用不斷上漲等,都給勘探項目成本管控帶來較大困難。
二、遼河油田勘探投資管理影響因素分析
1.關聯交易價格居高不下。遼河油田勘探工程90%以上為關聯交易,執行集團公司定額結算標準,因勘探鉆探市場尚未開放,關聯交易工程價格下降空間極其有限。絕大多數人認為政策、價格機制是上級專業部門制定的,具有權威性,只能遵照執行,一直以來未能突破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造成關聯方結算價格居高不下。
2.配套勘探技術需求高。復雜的勘探目標對地震、鉆井、壓裂改造等工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寬一高”地震采集、疊前深度偏移處理、疊前反演等地球物理技術成為精細圈閉描述和儲層預測的必備手段;變質巖、火山巖、砂礫巖儲層,特別是致密油儲層的油藏解放則更多的依賴于壓裂技術工藝的進步,水平井體積壓裂和直井多級壓裂等針對性技術應用井次增加,勘探成本管控壓力與日俱增。
3.投資規模影響新技術應用。隨著勘探的不斷深入,勘探對象越來越復雜,對地震資料品質和勘探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已經儲備的地震資料和技術手段還不能適應目前勘探形勢的需要,因勘探投資規模的縮減,使勘探新技術、新工藝無法得到應用,影響勘探成效。
4.安全環保投入加大。遼河坳陷陸上地處自然保護區、水田區、城區、開發區、養殖區等環境敏感區,自然保護區分布面積達1000余平方公里,尤其是兩法實施以來,勘探前期協調和施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土地征用、賠償及泥漿不落地費用明顯增加,,直接影響勘探進程。
三、遼河油田勘探投資管理實踐
近年來,遼河油田油氣勘探工作堅持以效益勘探為核心,以尋找優質儲量為目標,在部署研究、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等關鍵環節上精益管理,轉變工作思路,重建勘探成本價格體系,持續優化生產措施,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強化勘探投資管控,油氣勘探生產實現提質增效,勘探成本實現階梯式下降。
1.突破定額結算標準,重建勘探成本價格
遼河勘探鉆探市場尚未開放,關聯交易結算價格居高不下,成為勘探成本管控的難點問題。首先,從勘探成本占比高的鉆井成本入手,分區塊、井型建立鉆井成本數據庫,作為對標管理及議價的參考。接著,借鑒其他油田管理經驗,參照市場價格模擬鉆井招標2井次,勘探鉆井成本降幅顯著。另外,勘探項目推行施工前協商議價方式,在現行定額基礎上確定下浮比例,作為年度結算標準。通過事前協商議價,與施工方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協商,有效緩解了勘探生產需求與成本上升的突出矛盾。
2.精益生產過程管控,有效節約勘探投資
前期優化工程設計方案,在滿足油層改造和安全施工前提下,進行參數優化的論證,優選鉆機型號、優化井身結構、降低封井器壓力級別,從而降低工程施工難度,減少井下復雜情況發生,節約鉆井周期,提高經濟效益。加強過程監管,及時進行安全風險提示,有效預防工程事故,堅持“三會、兩關、一評審”,把提質提效、降本增效、遏制工程事故發生作為工作重點。近年來,通過前期方案優化,嚴格過程管理,事故復雜率明顯下降,工程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效地節約了勘探投資。
3.積極轉變工作思路,提高勘探投資效益
一是轉變探井部署理念,在征地和井場建設上整體考慮,從勘探階段開始為評價、開發階段謀劃,實施一次性征地,推廣大井叢、大平臺、工廠化新理念,加強老井場、管排應用、推廣區域環評,減少征地用地、降低鉆前費用。二是積極轉變思路,加強與施工方地質工程結合、生產運行結合,延伸甲方管理方式,實現效益共享、高風險共擔。三是依靠新技術應用,打造效益工程降成本。積極推廣先進實用新技術,深化“三+一”(甲方、服務、施工方)新技術應用模式,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率。
4.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升勘探投資效益
按照集團公司擴大經營自主權政策,遼河外圍鉆探市場實施公開招標,探井成本與招標前相比下降25%。另外,試油工程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培育遼河工程技術處試油隊伍,其通過競價獲得近40%的工作量,每層降價10%,既實現了勘探成本的下降,又對遼河油田未上市企業的解困扭虧起到了幫扶作用。下一步,將對部分區域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持續推進勘探成本的有效控制。
5.強化勘探投資管控,實施成本對標管理
年初,根據各類項目、各區塊的目標成本,以業務部門為單元實施對標管理。加強勘探項目成本測算,推行區塊成本標準化管理,強化從生產組織到成本控制,從目標管控到結果考評的全方位全過程管控,充分調動管理人員主觀能動性,為進一步優化生產組織找準切入點,為勘探成本的有效控制確定合理的參照標準,做到生產有序,成本可控。
綜上所述,石油勘探投資管理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往往對石油產業的生產經營的全部過程造成影響。因此提升勘探工程投資管理水平就尤為重要。而加強石油勘探投資管理水平應該統籌兼顧,將勘探投資、效益管理融入勘探部署及工程項目管理中,從而使勘探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使生產經營能夠協調發展,確保勘探業務低成本、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米立軍,張厚和,高劍波. 中海油勘探投資組合管理理念與實踐[J]. 中國石油勘探,2011,01:70-74+10.
[2]王宗禮,婁鈺,潘繼平. 中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現狀與發展前景[J]. 國際石油經濟,2017,03:1-6.
[3]米立軍,張厚和,陳蓉,吳景富. 中海油勘探投資組合系統開發與應用[J]. 中國石油勘探,2008,05:54-60+87.
[4]趙文智,胡素云,董大忠,蔚遠江. “十五”期間中國油氣勘探進展及未來重點勘探領域[J]. 石油勘探與開發,2007,05:513-520.
[5]崔旱云,吳培康,柳永杰. 中海油海外勘探“十二五”進展與“十三五”展望[J]. 中國石油勘探,2016,04: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