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禮賓
【摘 要】煤礦機電事故是煤礦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 它不僅造成人員及設備的傷害, 還可能成為煤礦煤塵、瓦斯爆炸的一個誘因, 使采區乃至整個礦井受到嚴重破壞。為了行之有效地預防煤礦機電事故的發生, 我們必須消除事故隱患, 為煤礦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減少;煤礦機電;事故發生;可行性
一、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中產生機電事故的原因
(1)設備陳舊老化
煤礦基礎設施的籌備資金非常龐大,一般的企業往往難以承擔如此巨大的負重,因此,很多煤礦企業在購置設備時往往不是成套購入,并且設備更新較慢,老齡化嚴重的設備仍在使用。同時,國產煤礦設備在科學技術、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藝方面較為粗糙,綜合配套能力較低,因此,煤礦生產設備的整體抗壓能力較弱,使用年限較短,設備的后期維護量較大。
(2)設備技術水平低
我國煤炭生產設備品種較為單一,高科技含量低,質量差。不能夠滿足煤炭行業的生產需求。雖然很多生產基礎設施都已引進國外的技術,比如:液壓支架、重型支架等。但是,這些技術在我國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其中部分設備在使用中還出現不完全匹配的現象,在生產當中不具備實用性,造成資金的浪費以及設備的閑置。因此,技術水平低,發展能力弱也是企業安全隱患產生的重要原因。
(3)設備檢修不到位
當前在大型煤礦的生產當中多數采用采煤機、運輸機、支架等高科技產品,設備也從人工操作轉為自動化設備。但是不論是人工操作的設備還是自動化設備,在高強度的作業下都會產生一定的機器故障。操作的失誤以及機械老化都會增加事故產生的幾率,設備安全是保障安全生產減少機電事故發生的重要條件。企業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必然要加強對機器的維護,盡量做到每日維護,維護則要做到全面、細致、詳細,不留一點死角。但是現在的煤礦作業往往都是不專業的人員從事,對設備的維護意識較弱,并且由于煤礦的安全設備的維護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和物力,維護的內容眾多,維護實施相當繁瑣,所以,企業對生產設備的維修,目前只能做到哪里壞了修哪里,只能做到事后維修,無法在事故發生之前將其解決。
(4)煤礦機電的員工安全意識較弱
煤礦企業的一線從業員工往往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他們對于安全施工的意識較為薄弱,在使用煤礦機電設備過程中不重視安全的重要性。員工自身的技能素養較低,企業招聘員工的標準較低,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較差,因此,沒有形成強烈的安全施工氛圍。企業對員工的安全操作意識的培訓也較少,企業往往不愿意拿出資金來增強員工的安全施工意識,認為這是支出而沒有回報的事情。所以,因工作人員的疏忽造成的機電事故也不在少數。
(5)設備的配件規格以及質量較差
隨著煤礦施工的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對設備的備件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煤礦設備的配件生產尚未形成大規模、高科技的商品集成,配件無統一的標準與規格,生產設備的企業各自為政,使得市場中煤礦機電設備種類眾多,煤礦生產企業難以挑選出適合設備的零部件。此外,市場中更有一些黑心賣家在生產中偷工減料,難以承受企業施工的壓力,增加機電事故發生的幾率。
二、減少煤礦機電事故發生可行性策略
煤礦中一旦發生事故但會影響到正常生產,還會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必然不能輕視,從上面可以看出來機電事故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必須要悠針對性作出相應改進策略,具體方式如下:
(1)加強管理特殊工種用工制度
煤礦機電各種工種具備較強技術性,因此各個工種操作員不能疏忽大意,一定要端正思想,擁有過硬技術才能勝任。而且操作人員盡量不使用臨時工,就是必須更換特種工位操作人員,也應該嚴格考核,必須要持證上崗。
(2)加強安全思想教育
煤礦企業要通過各種途徑來強化職工思想教育,讓他們明白機電事故危害性,不能帶著僥幸心態上崗。在培訓之中,其一要多播放典型事故案例,并且分析這些案例根源,讓職工通過觀看此類事故影片從中得到教育;其二采用說服教育方式,讓職工認識到三違之危害,進而強化安全防范的意識;其三定期或不定期請在事故中受傷的家屬來做報告,進而引發煤礦職工思想共鳴。而且煤礦企業要安排人時刻了解職工心態和思想,一旦發現有異常現象就要及時疏通,不能讓職工帶著情緒上班可能出現突發事故。
(3)加強機電操作業務培訓
除了具備較強思想素質還必須要具有過硬的操作技能。因此企業就要以崗定人,要在各個崗位上限定管理層與工人名額,依據新形勢采用新對策:
①構建出競爭機制,比如對管理人員與技術操作人員實施競爭上崗,薪資上使用崗位技能工資并劃分出工資等級,引發職工主動去學習安全、技能知識;②定期組織相關職工開展技術比武,對于技術過硬的優勝者要給予重獎,進而來提升職工學業務、學技術的積極性,讓他們按照崗位標準及規程操作機電;③運用“三結合”形式進行培訓;重點與業務培訓有機結合;外培與內培有機結合;新職工與老職工相結合;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推進三結合,才能收到預料效果。
(4)加強機電設備日常維修,確保其正常運行
①科學檢修;相關維修人員要具備事業心及責任感,不能機電設備那里出問題就維修那里,井下井上適應設備一旦送達到修理車間,就要從軸承、螺絲檢查起,對設備做一個全面檢修,查出隱患及時處理,要做到手勤、嘴勤以及眼勤,而且還要時常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②健全完善的維修臺賬;對于設備的維修要做好臺賬,而且每臺設備都要制定一個,這樣便于日后對設備維修進行查詢,掌握其使用的周期,臺賬包括了出廠日期、檢修部位、使用年限以及檢修時間等;③建立設備責任制;要將設備管理落實到人,一旦發生了機電設備事故之后,就要由分析小組帶頭,探究設備損壞的原因,查找責任人,包括使用責任、檢測責任、主要責任以及次要責任等。
(5)加強設備的投入與改造
對于設備而言,必須要依據國家相應規程和制定來完善與維修。而且要加強機電設備的投資,引進先進與節能降耗新型機械設備,同時還要安排專家與技術人員合理改造設備,降低設備的環境噪聲污物及高能耗,增強設備效率及性能。同時還要使用先進的工藝流程,科學控制作業面與作業點的個數,降低發生事故的源點,實現機電設備的高產、安全以及高效性。
(6)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
優秀的操作模式都是依據制度來實施,這樣才具有真正的約束機制,同時也是機電設備工作尺度。也只有完善的制度,到位的管理、責任才能夠確保機電設備正常運行。而制定中尤其是安全生產制度較為重要,是機電管理制定之核心。因此必須制定出科學的管理制度,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人,做到層層有人去抓,人人有責任,機機有人管理。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進行大量細致的調查工作,設置必要的硬件設施,利用科學的宣傳手段,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并且使用一些先進的生產設備,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才可以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保證煤礦生產工作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智.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減少煤礦機電事故[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5(15):13.
[2] 趙鴻鳴.加強機電設備管理 減少煤礦機電事故[J],科學之友,2016(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