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舜
【摘 要】文章基于十九大報告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結合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本文首先闡述了農村生態景觀的內涵,分析了農村景觀生態的結構、功能及價值,論述了鄉村振興戰略下建設農村景觀生態的原則,最后研究了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景觀生態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生態景觀;景觀建設
一、農村景觀生態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
(一)農村生態景觀的內涵
從當前來看,學術界對于農村景觀生態的定義還比較模糊,沒有比較權威的定義。但我們可以將景觀生態學與生態系統生態學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然后通過結合鄉村景觀生態這一概念,本文將農村景觀生態以景觀生態學范疇來表達,從“垂直關系”上來看,就是在農村這個范疇內對植物、動物、空氣和水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以及研究農村生態系統環境中的物質交換和能量循環;從“水平關系”上來看,就是研究農村這個面上各個小組織空間單元之間的相互關系。農村生態景觀的研究對象是村落景觀,研究的核心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上鄉村生態的空間格局以及農村人口的活動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2]。
(二)農村景觀生態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關系
鄉村振興中也包含鄉村生態的振興,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所具有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敬畏自然和保護自然,同時推動農村的自然資本加快增值,達到生態優良和百姓富裕的新標準。我國由于歷史原因和發展傾向偏向于城市,使得農村的發展十分滯后,其生態環境也十分惡劣,相比于幾十年前的山青水秀,現在卻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農村景觀生態建設不足成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一體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因此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有著跨時代的重要意義。農村景觀生態建設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功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改善目前我國農村環境質量,優化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幸福感的關鍵措施。
二、農村景觀生態的結構、功能及價值
農村所包含的景觀要素是由不同的空間單元組成的鑲嵌體,可以具體到諸如村落的每一片林地、每一塊農地、每一條鄉村干道、每一條河流水域、每一個村落及村落中包含的植物動物,甚至還包括微觀的土壤養分、溫度、水分、氣等。因此在分析景觀要素與結構成分時,Formman將景觀要素分為斑塊、廊道和基質三個部分,并稱為景觀的結構重要組成部分[3]。本文根據景觀結構的定義,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內容,將目前我國農村景觀分為農村農業、農村文化、農村生態及農村社會。通過這些要素在特定的地理因素、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等各種關系作用下組成的具有不同特征的各種農村景觀生態系統群落。農村景觀生態系統在系統內部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并在這種交換影響下景觀內部發生各種變化和表現出它的性能。換句話說,這些功能也可以體現為: 社會交流功能、生態功能、生產功能、和文化功能。農村景觀生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然和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每個地方獨特風格,村們扥行為活動具有經濟、旅游、文化等多重價值。在每個地域,自然地理條件、地域文化特征、村民生活方式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共同決定了當地的景觀生態形態特征。具有奇特、生機、優美的特征景觀是我們可以開發利用的價值資源,同時景觀形態、文化的氛圍也是人們對旅游開發的認識和利用,是我們對大自然的一種和諧共處的形態。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景觀生態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農村景觀生態的建設與方法途徑,就是運用景觀生態學原理及上述農村景觀生態的理論,以小尺度的農村景觀生態系統整體優化為目標,在景觀生態分析、綜合和評價的基礎上,以農村的社會交流、農村生產、農村生態及文化建設為主要建設內容,以建立農區景觀生態生態宜居的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結構模式和管理模式。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建設農村景觀生態需要遵循以下幾點要求:
1.要采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對農村生態景觀建設進行指導:從超生態系統大尺度開始進行建設,從研究區域—景觀—斑塊三個層次的空間“異質性”實質及其變化規律進行建設,將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相結合,將自然研究與經濟研究相結合,將生態、經濟發展與環境相結合,將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相相結合,從而正確揭示農村發展規律,探明農村科學的生態景觀構建發展道路。
2.要確定鄉村振興戰略中景觀生態建設的范圍與目標:在進行鄉村振興的建設過程中,要依照不同景觀異質性原理,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建設范圍,依次確定需要保護的基本農田、生態用地及建設用地的范圍,并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和總目標,然后將建設的總目標分解成具體的小目標,依次進行實現。
3.對農村景觀進行實地調查和資料收集:全面收集規劃區域與規劃目標相關的自然地理條件、經濟、政治、風土文化、習俗等資料和數據。調查中通過對農村中重要、特殊的環境敏感區要進行保護,以此來把握鄉村景觀的基本脈絡。因此相應的農村景觀生態建設的方法就是強化對這一地區的保護,通過調查、分析和評估確定區域的環境敏感區的位置范圍及環境容量,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對這些生態保護區的不正當開發和過度的土地使用。
4.在鄉村振興中要注重景觀格局的具體分析: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景觀生態建設中,實際的做法大多是通過重塑、組合或引入新的景觀要素,對其在排列方式或空間形態分布的優化組成新的景觀結構,通過這些方法使得當地農村景觀的異質性和功能性得到改變。
5.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保護農村景觀生態環境,要把這二者放到一個系統過程中,明確這二者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鄉村振興中生態宜居的發展目標。因此最正確的方法是在景觀生態學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城鄉一體的區域發展規劃和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據此進行鄉村振興建設。
【參考文獻】
[1]羅必良.明確發展思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J].南方經濟,2017(10):8-11.
[2]吳巍,王紅英.論新農村建設中的鄉村景觀規劃[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4):2847-2850.
[3]Forman R T T, Godron M.Patchesand structural components for alandscape elcology.Biological Science,1981, 31:733~740.
[4]蘇永生,蘇磊.論新農村建設中的景觀生態問題[J].農場經濟管理,2008(0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