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
【摘 要】傳統家庭美德是現代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傳承傳統家庭美德,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紅色家風。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正確樹立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積極探究新時期家庭美德建設的新規律。
【關鍵詞】習近平;家庭美德建設;新途徑和新規律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在會見全國文明家庭會上習近平強調三個注重,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庭是撫平個人心理創傷的港灣,更是培育祖國花朵的基地。家教重視的是道德養成、價值觀引導及傳統美德教育。
一、家庭美德建設的來源
家庭是傳承傳統美德的最基本場所,它裝載著家規家訓家風,構成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部分;構成中華優秀文化的精神命脈;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構成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方向,構成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理念。
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先秦儒家開創的經典著作為當今社會發展提供豐富的內涵?!墩撜Z》中修身、治國、倫理、教育的思想,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我國治國理政思想奠定了豐富的理論基礎。
1.傳統家庭美德建設
家庭美德,是指人們在處理家庭成員關系、化解家庭矛盾時應該遵循的道德規范。2001年9月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講到:“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傳統家庭美德內容。i
(1)尊老愛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繼承和發揚的優秀傳統文化?!袄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ii尊敬父母長輩,愛護幼小子孫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對家人的精神贍養。子女要時常問候長輩,關愛幼小,時刻關心家人身體健康,努力給家庭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2)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指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地位上都享有和男性平等的權力,同樣也將承擔相應的義務的行為。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男女平等寫入國策。這就意味著傳統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被改寫為新的篇章。
(3)夫妻和睦: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關系是最重要的精神紐帶。夫妻關系影響著一個家庭的榮恥、存亡。故此,夫妻雙方應該互尊互愛、彼此交心、真誠相待、相敬如賓,保持愉悅的心情,共同創造輕松愉快的家庭生活。
(4)勤儉持家:勤儉持家是提倡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要勤勤懇懇、艱苦樸素、節儉節約的一種優良行為。父母以身作則,要尊重家人勞動成果,欣賞家人勤奮勞作的家庭作風。
(5)鄰里團結:鄰里團結是要求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與鄰里之間保持友好往來,互幫互愛、和睦共處的生活作風。遠親不如近鄰,在當今社會家庭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要正確有效地處理好與鄰里之間發生的突發事件。建立友好的鄰里關系是家庭美德建設的外在表現,是社會和諧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習近平提倡的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2.現代家庭美德建設
家庭是聯系個人與社會的紐帶,家庭美德影響著家庭幸福和諧、人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團結、國家繁榮昌盛。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現代家庭美德的結構和功能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現代家庭美德建設的積極方面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改善,家庭由傳統的生產單位轉換為生活單位,由傳統的一夫多妻制轉變為一夫一妻制。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父母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有的甚至為孩子請了私人家教,在孩子身上的投資越來越大,對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互尊互愛,以誠相待,權力和義務平等,共同創建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父母對子女的婚姻不再起主導作用,“門當戶對”、“養兒防老”的觀念也不復存在。相反,十八大以來在黨的優越政策支持下,老年人購買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做好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享的安詳晚年準備。
(2)現代家庭美德建設的消極方面
隨著社會潮流,家庭美德建設中開放而自由的婚姻觀發生了巨大的負面變化。有些老年人在另一伴逝世后搞黃昏戀、再結婚,從而傷害了子女和親屬的情感和尊嚴。年輕人婚前性行為、婚內出軌、婚外戀等行為削弱家庭和諧穩定,促使離婚率不斷上升,破壞社會穩定安寧。有些家庭從一開始就建立在金錢之上,有錢就好,沒錢就離的功利現象比較突出。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注重成績高低,忽視品德教育,溺愛孩子十分嚴重,致使孩子自私、狹隘,以自我為中心的扭曲心態。個體利益服從組織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觀念遭受淡漠。由于工作和生活壓力,子女對父母的態度也發生變化,年輕人對父母長輩惡言相向,不尊重、不贍養、啃老、棄老等問題比較突出。習近平強調過領導干部的家庭問題,不是領導者個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國家大事。由此可見,家庭美德建設關系著國運族運。
二、習近平關于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論述
把家庭美德建設作為每個家庭必修課。家庭美德教育沒有捷徑路,不可能一戳而就,必須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習近平提出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即:“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iii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成才的基礎,孩子未來人生中的言語與行為都貼上兒時家庭美德教育的標簽。習近平強調“家風建設不是家庭小事,個人私事,”它維系著黨、國家、人民的前途和命運。家庭美德教育歸根結底就是正確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包括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關系、婆媳關系、祖孫關系。習近平在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上強調家風問題時講到:“不少領導干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錢,子女等也利于父母影響經商謀利、打發不義之財。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iv古人云,“妻賢夫禍少,妻貪夫招罪”,夫妻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排憂解難,吹好廉政守紀的“枕邊風”,做好防腐倡廉之“危風”。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
父母之間、夫妻之間、兄弟之間、祖孫之間,應該要勤儉持家、遵紀守法、互尊互愛,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管好自己,管好身邊的每一位親人。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注重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社會才安定,家庭幸福社會才祥和,家庭文明社會才文明。強調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千千萬萬戶家庭都好,國家才好,民族才好;要深刻認識到只有國家好了,民族好了,家庭才能好?!爸挥袑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家庭夢才能夢想成真。” v二是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起點,也是人生的終點。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子孫后代,有怎樣的家教就有怎樣的人。個人品德教育不僅決定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更是決定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如果小偷的兒子深名大義,小偷的兒子就不可能永遠是小偷;如果法官的兒子不思進取,法官的兒子就不可能永遠是法官。人生成敗與家庭出生沒有絕對的關系,但與家庭美德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習近平強調“作為父母和家長,應該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以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vi三是注重家風。家風形成社會風氣的重要部分。家風正,必興子孫;民風正,必廉政風;黨風端,必清國風。讓優秀家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繼承和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激發孩子最好的內在本質。家庭不只是人們遮風避雨的港灣,更是心靈的歸屬。習近平強調“千千萬萬個家庭行動起來,共同為促進家庭和睦,親人相愛,” vii努力提高社會文明,凝聚民族力量,推動社會進步而奮斗。
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viii把腐敗滋生蔓延勢頭遏制在家庭萌芽之中。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追求健康生活情趣。不斷檢點家庭和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體會和弘揚先輩傳承下來的傳統家庭美德。
三、家庭美德建設的目標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家庭成員。父母從小把家規家訓深深烙印在孩子心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習近平強調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艱苦樸素”的精神學習;向毛澤東“不搞特殊化”的精神學習;向周恩來“以身作則”的精神學習。把“修身、齊家”的目標要實現。
習近平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ix教育親屬子女要艱苦樸素、遵紀守法、自食其力。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x以永不懈怠、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精神狀態繼續艱苦奮斗;以滿腔熱情之心為群眾排憂解難?!靶耐惶幭?,勁往一處使”,推動全社會“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xi的家庭文明目標要實現。
四、家庭美德建設的途徑
(一)繼承中國共產黨人家風建設的寶貴經驗
家風建設是推進黨風建設的倫理依據。家風好,黨風才好;黨風好,民風才純。黨員干部要帶頭樹立良好家風,把良好家風帶到工作生活中影響身邊工作人員守黨紀,守黨規。做良好家風傳承的先行者、帶頭人。
1.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
紅色家風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發展時期倡導的家風建設,提倡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艱苦樸素、勤儉持家、樂于奉獻的優良傳統作風。弘揚鄧小平、朱德、谷文昌、楊善洲等革命前輩紅色家風。學習他們在困境中奮斗,在逆境中磨練的偉大精神。繼承他們“無私無畏”、“立德樹人,勤儉持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至忠至孝,至愛至嚴”的偉大精神品格。
2.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家風
“家風”已成為黨員干部立身、治家的標桿和尺牘。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家風,黨員干部要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共產黨員要保證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加強對親屬和子女的教育。按照上級部門的各項規定和要求“自律”、“自約”,努力做到“廉潔”、“勤政”,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統文化?!俺珜Ц粡姟⒚裰?、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眡ii歷史和現實已經表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著家運、國運。其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對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是公民個人家風推進黨風的基礎和歸宿。
1.誠信友善的價值觀教育是家風聯接黨風的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在社會各個方面。家庭是孩子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第一場所,父母在孩子面前講誠信,行友善,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追求從家庭抓起,從娃娃抓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家庭,外化于黨屆。
2.愛國敬業的價值觀教育是家風推進黨風的歸宿
習近平強調把愛國敬業的價值觀教育要落細、落小、落實在每個家庭里,增強家庭成員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推動人們愛崗敬業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價值觀“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xiii從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三)樹立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講,家庭文明建設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xiv歷史經驗和現實狀況都決定家庭夢夢想成真,必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千萬家庭成員一起行動起來建設美麗新家園。
1.倡揚忠誠責任、向上向善的家庭倫理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提倡忠誠而賦予責任的家庭倫理,有責任的家庭才能充滿溫馨和愛。忠于家庭是忠于國家和忠于人民的基礎,倡揚全心全意為家庭服務,甘愿為家庭犧牲的向上向善精神。
2.強化愛國愛家、共建共享的家國情懷
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努力為人民創造美好的生活。只有國家繁榮了家庭才能幸福,強化愛國、愛黨、愛家,“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把個人生命系于偉大的祖國。
(四)探究新時期家庭美德建設的新規律
隨著改革開放,建設美麗新中國的步伐,家庭美德建設也隨之發生巨大的變化,出現新的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些新的變化,調查引起發展變化的新規律,找出問題解決的新措施。讓家庭美德建設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
注釋:
i 中共中央:關于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通知[N].人民日報,2001-9-20.
ii 孟子·梁惠王上.
iii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3.
iv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65.
v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4.
vi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5.
vii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6.
viii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66.
ix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6.
x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新華社,2017-10-18.
xi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6.
xii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N].人民日報,2014-02-12.
xiii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165.
xiv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