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向往精致美好的晚年生活,飲食和生活都精打細算,結果讓自己疲憊不已。其實,日子過得“糙”一些,反而更容易收獲健康和幸福。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顯示,吃一碗白米飯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比兩罐含糖飲料還要多,每天多吃一碗,患糖尿病風險提升11%,而在白飯中加入20%的糙米,患糖尿病風險則降低16%。
很多老人選擇運動方式時太過小心,早起晨練嫌空氣不好,力量訓練又怕拉傷肌肉,以至于最終放棄鍛煉。事實上,科學鍛煉是一種理念,運動時只要掌握科學的鍛煉姿勢,運動前先熱身,合理安排運動、休息時間,保證在身體可承受范圍內就能夠將運動傷害最小化。
大度一些,寬容一些,釋然一些,淡然一些,隨和待人,大度待事,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專注于問題的解決。工作生活中面對難題,要有所側重,以解決問題為首要目標,而不必過分糾結于是否得罪人,引起他人不快。
2.覺察自己常反省。過分關注瑣事,遇事斤斤計較、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往往都是內心敏感的表現。常提醒自己感知這些行為,才能有意識改變自身。
3.目光長遠會調節。心理“糙一些”的人往往更能從整體角度把握事物,不僅局限于當下。學會接受、面對、表達、處理、放下,面對現實,通過自我表達調節心理,積極面對處理,學會放下,才能不較真。
重視疾病防控非常重要,但如果太過重視而造成心理負擔反而得不償失。
保證基本清潔的基礎上,按照自身習慣及生活方式來安排環境更能帶給人幸福感。刻意整理周圍環境,營造某種氛圍,既耗費時間,又消耗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