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寧充子,曾朝鋒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長沙 410100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隊伍建設,保證這支隊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主體之一,也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1]。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自我管理能力較低、自律性不高、心理問題容易激發,這些因素使得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尤為繁重辛苦。比起于本科院校,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內容更為復雜、工作事務更加繁瑣、工作任務更加艱巨、加上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較頻繁,這些都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是極大的挑戰。做好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發展就輔導員個人而言:有利于輔導員自身職業能力的提高,促進輔導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自信。就學校層面而言:有利于完善輔導員管理體系,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穩定輔導員隊伍建設,更好地實現育人效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就國家層面而言:輔導員做為黨的教育事業的主力軍,解決這支隊伍的職業發展問題,能夠為黨和國家培育有理想、有擔當的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在輔導員隊伍中,至2017年底,該研究調查的湖南省內一所高職院校配備一線專職輔導員21名,分布在4個系部中,各系部按照人數分配3~8名輔導員不等。其中男性為4名,女性為17名。所有輔導員均為碩士學歷,中共黨員。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數為0人,中級以上職稱為10人,初級職稱11人,所有輔導員均沒有職務。在調查中了解到約半數輔導員選擇這個職業是因為喜歡和熱愛學生工作,并且愿意為之付出和奉獻的。但是超過7成的輔導員在入職3年后出現或多或少的職業倦怠。特別是對職業發展感到迷茫,甚至進入職業困境期。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學校思政教育的攻堅力量。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影響到輔導員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職業是指人們長期固定從事某一社會分工并獲取相應報酬的活動。職業發展是一個人對自身職業成長進步相關的活動和任務的安排。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一種認知。對職業選擇、職業理想、職業價值觀、自身個性、能力狀況等多方面的綜合領悟。②一種規劃。對自身職業發展、職位變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計劃。該研究以湖南省內一所高職院校為例,歸納出當前某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發展中存在以下問題。
以湖南省內一所高職院校為例,輔導員隊伍建設不合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輔導員隊伍人數不達標。目前,某高職院校在校生人數為5 214人,一線專職輔導員老師21名,其中產假2名,借調2名。在崗輔導員師生比約為1:325人,超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要求的:高等學校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備專職輔導員。因此,需要擴充輔導員隊伍,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讓輔導員的工作量合理化。②輔導員隊伍建設梯隊性層次不明顯。目前該院共21名輔導員,最大的年紀為33歲,中級輔導員較少,高級輔導員為0人。普遍存在年輕化、高學歷化的特點。大部分初級輔導員富有激情,工作熱情高,工作能力強。但是大局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思想認識有待深化,對學生的轉化和充當引路人的能力有所欠缺。③輔導員性別結構不合理。在該院的21名輔導員中,男性只有4名,占19%。使這支隊伍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指出各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培養目標和培訓計劃,讓輔導員定期參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根據輔導員的級別,劃分為入職培訓不少于10 d;中、高級不少于 4 d/年[2]。但實際上因為學生工作日常的繁忙,學院對輔導員開展的穩定政治教育,提升知識和能力的培訓不足。有限的培訓也是以橫向校園內部的校內培訓為主,縱向的交叉學習培訓機會較少,特別是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平均每人每年不足一次。使得輔導員引進來,走出去增長見識、拓展才干的機會較少。
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并不是單一化、個性化的問題。文件和政策的依據是輔導員職業發展的藍本。國家自輔導員崗位設置至今陸續出臺了20多份關于輔導員職業的文件,表明了輔導員的職業身份,指出了輔導員的職業前景。但具體在學院范圍內,該學院出臺的關于輔導員的文件有《輔導員管理和考核實施細則》《專職輔導員兼課的暫行規定》《學生管理晚值班制度》共3份。文件政策規范了輔導員的日常行為規范、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但是沒有明確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問題以及輔導員今后晉升職稱職級等關鍵問題。導致輔導員職業發展出路不明,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通過調查,學院88%的輔導員認為來校后工作期望和實際狀況落差較大。主要體現在工作時間內容多、負擔重、工作壓力大、工作成就感低。此外,學院師生對輔導員崗位普遍認可度較低,對輔導員的尊重度不高。呼之則來,招之則去,專業性不突出。加之領導對于工作給予批評多,支持少。大部分輔導員出現職業倦怠和職業困惑。漸漸地面對工作失去激情和耐心,對前景和發展倍感迷茫,甚至產生騎驢找馬心理。
針對輔導員隊伍建設與輔導員職業發展,國家先后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和教育部《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等文件為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提供可操作性依據。
任何職業想要有好的成就和發展,與準確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密不可分。輔導員要結合所學專業和學校實際情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了輔導員的雙重身份。為輔導員的職業規劃與發展提供選擇。①輔導員所學專業與學院專業對口,且有較強的教學能力,熱愛教學工作,可以考慮今后向專業教師方向發展。②輔導員綜合素質較強,在學院需要的情況下可以轉向學校內部行政崗位流動。③在心理健康教育、學業指導或網絡思政等某一方面興趣濃厚善于專研的輔導員可以考慮職業化,終身化。考取相應資格證書,專門針對某項工作進行研究,逐漸成長為心理健康或者網絡思政等領域的專業輔導員,進行相關方面的專業工作。④輔導員管理能力突出,對于行政管理工作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參加學院的中層干部公開競聘成為學院中層管理者。總之,輔導員要把自身興趣特點與學院發展需要結合在一起,才能在兩者之間找到突破和平衡。
輔導員的職業發展雖然與自身的努力息息相關,但是也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和幫助。高職院校應該完善輔導員管理,健全輔導員發展機制,幫助輔導員個人需要與學校發展相結合,并最終實現自我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完善制度建設。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是完善輔導員發展的保障,也是輔導員合理職業規劃的依據。高職院校學工部門和人事部門了解學院輔導員工作情況和工作能力,同時又了解學院發展實際和人才培養方案,在輔導員職業發展上負有一定責任,因此應該主動給予輔導員方向上的支持和引導。在輔導員晉升、轉崗、職稱、職級等方面給予明確規定。細化相應條件和工作年限,出臺相應文件形成規范,幫助輔導員更好地開展職業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②強化培養培訓。學院應該為輔導員提供多渠道的培養。輔導員想要有好的職業發展,需要有較強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培訓獲得。高職院校應該暢通輔導員繼續進修學習的機會,可以鼓勵輔導員攻讀輔導員專項在職博士生,支持輔導員參與各類教學競賽和比武,參與學校管理工作,在學工,團委等其他部門進行輪崗。這樣即開闊了輔導員的視野,提升了輔導員職業地位,也促進了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在輔導員的培訓上,不僅僅停留在提升業務知識和工作水平上,還應該從宏觀大局層面著手,促進輔導員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幫助輔導員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③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高職院校要善于運用激勵手段,在工作上、生活上多給予輔導員關心和幫助,打造學院歸屬感。通過正面的激勵手段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同時對于表現優異的輔導員給予表彰,幫助輔導員樹立職業自信,增強職業認同[3]。
輔導員職業經過了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在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堅實力量。積極重視和探索輔導員的職業發展和管理,讓輔導員自身可以清晰定位、合理規劃、努力奮斗、謀求發展。讓學院通過對輔導員的培育和幫助,形成有理有據,可行性強的管理機制,為學院建設一支一流的高水平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讓輔導員揮灑青春為國家和時代培育英才,早日實現中國夢。
[1]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Z].2014.
[3]朱素陽,楊金剛.基于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績效管理體系設計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