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蘇娟
【摘要】針對小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分析,并且對于在教學過程中閱讀所存在的不完善之處進行了研究,根據(jù)研究結果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措施。研究的主要意義是為了使語文授課老師在認識方面有所提升,對于學生在閱讀方面的重要性有新的認知,使得小學生在閱讀能力以及水平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習慣閱讀能力
一個人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知識獲取是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的。通過大量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相較于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自從我國新課標實施以來,對閱讀習慣養(yǎng)成方面的重視度也是越來越高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怎樣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得學生們在語文素質方面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本文針對小學生習慣培養(yǎng)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一、小學生閱讀習慣分析
在經年累月的閱讀中逐漸養(yǎng)成的自動化動作以及行為稱之為閱讀習慣,這種習慣一點建立就不容易被改變。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在小學階段是較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觀念的形成,屬于學生們教育階段較為中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授課老師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老師對于學生們的教育是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發(fā)展的。
學生們在小學的學習中,所有學科課程都是以語文課程作為基礎的,而閱讀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是較為重要的,也是很難達到明顯效果的。對于學生們的閱讀水平以及學生們在學習中的識字量,老師們可以利用學生們在日常中的閱讀習慣來進行探查。構建較為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較為重要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們在對閱讀樂趣的享受的同時還可以使其在以后的學習中有著一個良好的學習基礎。鑒于此,對于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應該從小學階段著手的。
二、小學生閱讀習慣的現(xiàn)狀及問題
(一)對于閱讀培養(yǎng)方面教師重視度薄弱
有些語文教師在教學方面的經驗是十分豐富的,不過他們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tǒng)不夠與時俱進,對于當代的小學生而言是難以產生吸引力的。并且部分的教師會覺得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并不是較為重要的,相較于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因此這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們閱讀這一方面基本都是較為敷衍的,重視度不高;學生也由于老師的這一觀念對于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較為冷淡的態(tài)度,長時間如此,也就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學生們對于閱讀缺乏興趣
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于閱讀是不感興趣的,因此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更是無從談起,大部分學生在讀過一本書后對于這本書基本是沒有什么印象的,也難以在這本書中得到什么收獲。學生們覺得課外書籍就是一些有著跌宕起伏情節(jié)的圖畫書等,或者是一些笑話之類的,這樣的認識是不正確的,部分家長則是以教學輔助書籍作為給孩子們首選的課外書籍,家長對于一些圖文并存的童話故事并不是太傾向。家長和老師對學生們的成績太過于看重,以至于對于學生們在課外書的選擇上有了過多的干涉,因此學生們對于自己喜歡的散文寓言等書沒有選擇權,也就對于閱讀失去了原本的興趣。因此也使得閱讀習慣難以有效的養(yǎng)成。
三、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習慣的方法和途徑
學生的學業(yè)生涯中小學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階段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也是較為重要的。這一階段對于學生們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同時也要對于閱讀的方法進行一定的掌握。小學語文授課老師要對這點加以重視,對于學生們在閱讀習慣養(yǎng)成方面的教學要加以重視。不過小學生們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發(fā)展都是較為稚嫩的,并沒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和辯解能力。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徐徐漸進的,這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而語文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是較為重要的,家長也有著一定的引領作用。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也是較為重要的。
首先,對學生們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學生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中是難以對閱讀水平進行全面的掌握的,所以針對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要加以重視。課外閱讀對于學生們而言不單單是對其閱讀能力有著提高作用,也對閱讀能力有著一定的培養(yǎng)作用。學生們在對課外書籍進行大量的閱讀時,對于課堂上學習的書本內容也有著一定的鞏固作用。對于學生們而言對其進行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是較為重要的,只有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對于名家名著等書籍進行著重的興趣培養(yǎng)。大部分的小學生對于這類書籍是不認識的,即使知道也對其內容不怎么了解,并且有一部分的學生對于書名都是陌生的,學生們對于漫畫小說等書籍了解的較為透徹。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們的這一特性針對性的向學生推薦一些名家名著,讓學生們對健康的優(yōu)美的書籍產生興趣,引領學生們對好書的閱讀興趣。
其次,對學生們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小學生階段是孩子們身體以及智力共同成長時期,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情感的表達式較為重要的。而孩子們在朗讀的時候是有利于心靈的動搖的,并且對文章進行朗讀對于孩子們在傾聽和表達方面的能力有著提升作用。
最后,要對學生們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的習慣進行培養(yǎng)在平時語文教學期間,授課老師要培養(yǎng)孩子們讀書思考同時進行的習慣,要讓學生們把書讀出來記心里,要對于內容達到熟記的效果,以此來讓學生們對讀書產生興趣。
學習是一個學生主要的任務,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對于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加以重視并且認真完成,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布不能只是被動的對老師的教育活動進行接受,而是要學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并且將教學內容最后轉變?yōu)樽约旱闹R。小學生的識字量不夠,因此在對書籍進行閱讀行為的時候時常會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字,有些詞語也不是很懂的,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引導學生們去對各種工具書必須字典和詞典進行查閱,不過學生們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的方式是對字進行猜測,這是一種需要更改的習慣。授課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對各種查閱工具進行使用,讓學生們學會遇到不會的字就查閱字典和詞典,這個習慣是需要從小就養(yǎng)成的。如此一來,對于學生在讀書時敷衍的態(tài)度是有所改善的,對于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著積極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們字詞的積累有所提高,以此來達到短時間內對學生們的閱讀水平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作用。
四、總結
經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發(fā)現(xiàn)對于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就是小學時期。閱讀對于小學生在審美以及價值觀方面都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并且也對于學生們在信息搜集和處理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閱讀可以使小學生門的思維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對于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均有一定的重要意義。所以,在教師在教學觀念上進行改變,要對閱讀教學加以重視。要對學生們在課外閱讀方面的能力做到加強引導,不過不能對學生的選擇過分的進行干擾,過分的干擾會降低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不能過分的去看重,要引導的同時給予學生們一定的自由。家庭要做好對學生們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引導作用。家庭與學校相互協(xié)作,針對學生們在閱讀習慣養(yǎng)成方面實施最為有效的引導方式,對于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要進行有效的呵護和提高,讓小學生們對于閱讀是享受的有真切的感受,對他們實施一定的鼓勵方式,以此達到培養(yǎng)學生們閱讀習慣的目的,使其可以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楊競賽.小學語文閱讀習慣培養(yǎng)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7,(07) :65.
[2]姜思圓.小學語文閱讀習慣培養(yǎng)教學研究[J].教書育人,2015,(07) :63.
[3]俞秀蓉.基于小學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和改進研究[J].課外語文,2016,(06) :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