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語
【摘要】為了解決網絡消費興起以來,消費者的權益如何得到更好的保護的問題。以網絡購物的背景出發,分析了網絡消費者權益被侵犯的現狀以及現行法律采取的保護措施。在此基礎上運用比較分析法,通過對比歐盟發布的保護網絡消費者權益的條款,提出改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網絡購物消費者所碰到的幾種權利遇到侵犯的問題,有利于保護網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網絡消費者的滿足感和幸福度。
【關鍵詞】網絡消費 消費亂象權益保護
網絡消費指的是人們以互聯網為工具手段實現自身需要的滿足的過程。隨著近幾年互聯網商務的興起,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方式發生變化。由于網絡消費具有節約時間成本,商品性價比高等諸多優點,網絡消費日漸盛行,不斷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已經達到3.1萬億元,同比增長33.4%,增長速度較上年更是提高了5.3個百分點。在如此高速增長的網絡消費背后,消費者的權益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受到很好的保護,所以本篇文章主要來探討在高增長的網絡消費背后,如何根據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的現實,采取相關措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一、網絡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的現狀
1.消費者的隱私權容易受到侵犯。由于消費者在進行網絡消費時會輸入自己的家庭住址以及私人電話等多種身份信息,但與此同時并沒有相關制度能對這些私人信息進行合理的保護。這就導致許多不法商家通過向中介機構出售私人信息牟取暴利,2013年爆出的一位浙江的網店店主就通過向中介機構出售消費者的家庭信息而獲利20萬元。
2.消費者的知情權得不到合理的保護。與實體消費相比,在網絡購物的消費者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所消費的物品,只能通過商家所提供的商品信息來判斷商品是否符合需要。這之中其實意味著商家和消費者地位的不平等性,商家有隱瞞或者虛報商品某種屬性的激勵。同時,商家有可能為了推銷商品采取虛假宣傳的營銷戰略,這就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而就消費者本身而言,部分消費者素質不高,缺乏基本的消費知識,也容易在網絡消費中陷入騙局,受到無良商家的欺詐。
3.物流安全問題導致商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網絡銷售商家一般采取分攤物流的運輸模式,并且為了省下運輸費用一般采取價格較低服務較差的運輸公司,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網絡消費的產品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等現象。例如圖書在運輸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受到擠壓等影響帶來褶皺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讀書和消費體驗。
4.網上支付存在安全隱患。第一,有別于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購物模式,網絡購物一般采取先交錢后發貨的方式,這兩者的時間差導致消費者可能受到商家的欺騙。第二,消費者在支付過程中有風險隱患,如被安插在交易網站的木馬盜取銀行卡密碼及或者被商家惡意出售個人付款信息等。
5.消費者的求償權無法得到保障。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的權益受到侵犯時,由于網絡購物商家信息的不透明性,消費者難以了解到商家的真實信息,因此在權益受到侵犯時難以找到責任人。其次,網絡購物客服調解能力差,并且維權途徑少,因此網絡消費者的維權顯得較為困難,從而導致其求償權得不到合理保證。
二、現有的保護網絡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措施
2014年全國人大通過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針對網絡消費者在消費中遇到的新問題做出了一些有利于網絡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合理規定。
1.針對網絡消費者對商品信息了解程度不足,新消法詳細地規定了消費者理應清楚的商品消息,包括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以及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這一標準的出臺有利于規范商家對商品的宣傳和介紹行為,更有利于消費者對其所購商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針對消費者維權途徑少,維權困難,維權缺乏法律依據的現狀。新消法明確規定了網絡消費者財產損害時有要求經營者依法予以賠償的利。消費者行使求償權的方法,可以是向責任者直接提出損失賠償請求,也可以是向管理機關、仲裁機關、司法機關提出損失賠償請求。同時,新消法也賦予消費者建立消費者組織的權利,從而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3.針對部分網絡消費者消費知識不足和辨別商品優劣能力較低的問題,新消法特別規定了消費者具有獲得知識權。即消費者“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這項規定會催生更多的消費知識普及課程,有利于提升消費者的辨別能力。
三、新消法的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網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是面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仍然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我通過對比歐盟對網絡消費者的保護措施,在此提出一些個人的建議和看法。
1.目前我國沒有對商品的物流服務質量做出規定。其實對于商品物流的規定,可以借鑒歐盟的措施。歐盟規定商家所支付的商品運輸費用不得低于商家所收費用的百分之8,也就是說商家必須提供和商品價值相配的商品運輸服務,從而更好的保證商品運輸到消費者手中的完整性。
2.新消法沒有對支付方式做出更為嚴苛的限制和規定。而歐盟對消費者支付方式和支付網站有嚴格的限制。消費者只能通過官方認定的渠道支付商品費用,并且支付網站必須經過歐盟相關管理機構的授權。除此之外,如果商家聲稱要采取官方途徑之外的支付方式,消費者有權直接提起訴訟獲得賠償。
3.在保護隱私方面,沒有出臺新的更有力的保護條款。歐盟一直走在保護消費者隱私的前列,歐盟規定,一旦發現商家惡意泄漏消費者隱私,將會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吊銷營業執照并且支付巨額賠款。這樣嚴格的規定很好地保護了消費者的隱私,保障了個人信息安全。
4.新消法著重規定了網絡求償的合法性和求償途徑但是忽略了求償的困難性,我認為應該給網絡消費者提供一些合理適當的法律援助,并且出臺對商家身份信息的核實規定,確認責任人,進而降低網絡消費者求償的難度。
四、小結
隨著網絡消費的興起和快速增長,網絡消費中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消費者和商家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保護好消費者權益是解決網絡消費問題的關鍵。本文的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探究旨在發現網絡消費中的問題,剖析原因找到改進措施,從而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改善消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對網絡消費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最新修正版)[M].法律出版社,2013,11.
[2]洪珊.國內消費市場呈加快發展態勢網絡,實體零售“雙增”[EB/OL].
[3]高宏凱.論網絡消費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J].中國商貿,201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