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低碳經濟由于能在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間做到互相平衡并共同發展,逐漸成為了人們的主流追求。在這一大環境下,企業管理模式由于其陳舊性,逐漸暴露出資源利用率低、市場適應能力弱等弊端,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將低碳經濟理念引入企業傳統管理,并對其進行變革就很有必要。本文將簡單介紹低碳經濟及企業傳統管理模式的弊端,并分析前者對后者的改善作用,著重探討企業管理模式向低碳經濟方向變革的措施。
關鍵詞:低碳經濟;企業管理;弊端;變革;措施
發展低碳經濟,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有很好保護作用,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并追求。低碳經濟環境下,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發生調整,市場經濟規則也產生了新的變化,我國企業也需要順應潮流進行相應改革以達到適應市場、長久發展的目的。在企業改革中,企業傳統管理由于與低碳經濟理念有部分沖突,是進行變革的重要方向。
一、低碳經濟及其發展意義
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完成社會經濟發展的經濟形態。一般來說,低碳經濟是盡可能減少目前常用的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使用,改以使用新型環保能源,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作用。隨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對環保理念逐漸重視起來,因此能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由完成經濟發展要求的低碳經濟理念開始向主流經濟形態靠攏。低碳經濟的發展,既能完成環境保護要求,滿足國家節能減排需求,又能對現有經濟結構進行調整,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率。低碳經濟有別于傳統經濟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約的經濟模式,而是從源頭做起,以預防為主,摒棄了傳統經濟以治理為主的環保概念,一改傳統經濟治標不治本的弊病。低碳經濟主要是通過新能源開發、技術創新、產業綠色化、制度改革等方式完成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率、革新經濟模式的目的,對人們現有社會、經濟、觀念及制度具有積極的促進與變革作用。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愈發嚴重,低碳經濟的提出是以解決這一問題為基本目標,并以保護環境、提升能源利用率、開發清潔能源、提升環保技術為核心追求,能促進社會環保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革新現有社會經濟制度。
二、企業傳統管理模式的弊端
1.管理結構不恰當
企業傳統管理模式通常在管理組織結構上存在問題,無論是在內部管理還是對外管理中,管理結構由于較為單一、簡單,在實際管理中往往難以滿足現實需求。企業傳統管理結構通常存在重疊、漏失、偏位等問題,造成了實際管理中的諸多麻煩,不能真正完全起到管理的理想作用。
2.管理制度不健全
合理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證管理有條不紊進行的關鍵,然而我國許多企業目前均存在著或多或少地管理制度問題。當管理沒有科學合理的制度為準則,很容易陷入管理混亂的局面。管理者隨意展開管理活動,被管理者無心遵守管理規則,這種種現象都是管理過程中應當極力避免的。
3.管理控制力度小
管理控制力是評價企業管理執行力的重要標準。在企業傳統管理模式中,由于管理結構與管理制度上的問題,往往會使得管理過程中的管理控制力非常微弱,無法真正有效地達到管理目的。具體表現如工作進度出現延誤、工作方向出現偏差、工作內容深受干擾、工作預算嚴重偏差等。
4.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企業傳統管理方式普遍落后,不僅管理效率低,同時管理成本也偏高。在實際管理操作中經常遇到許多不可預見因素,如計劃方案變更、管理范圍變化、管理模式調整等。而落后的管理方式在這些變化因素面前,通常難以做出及時而合理的應對計劃,對企業的靈活發展阻礙較大。
三、低碳經濟對企業管理變革的意義
1.提高企業能源利用率與經濟轉化率
隨著社會對低碳經濟的需求發展,企業也會順應市場而向低碳經濟方向發展。因此及早引入企業低碳管理概念并進行應用,能使企業更容易適應市場變化。為了提高市場低碳經濟效應,政府及社會將會大力推廣新能源,并限制市場上含碳原料及碳能源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若不能及時對此作出應變,必然會面臨運作成本提高、經濟轉化效益低的問題。企業低碳管理從管理著手,逐步延展到企業運作上,能有效改善企業對碳能源的依賴問題,并通過對新能源與新技術的應用,可以顯著提升能源利用率,同時降低企業運作成本并達到提高經濟轉化率的目的。另外,企業傳統管理模式受制于粗放型經濟,往往會陷入集約轉型慢、資金調整困難的窘境。而低碳經濟環境下的企業低碳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
2.深化企業文化內核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與企業理念的具體表現,通常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如指導企業經營方向、明確企業管理過程等,是每個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企業傳統管理模式下,企業文化通常聚焦于企業經營利益與企業品牌價值,很少注重市場對企業文化的低碳要求。低碳文化是以后市場文化的主要發展趨勢,更是每個想穩步、快速發展企業的文化追求。低碳經濟理念要求企業管理模式為企業文化注入低碳元素,讓低碳企業文化不斷發展并完整。低碳企業文化是企業低碳管理的產物,代表了企業在低碳經濟需求下順應時代的要求,為企業在之后的低碳經濟時代穩固發展打下了基礎。低碳企業文化包含了企業低碳理念、企業低碳精神、企業低碳制度與企業低碳運作等多個方面。既滿足了企業自身的利益需求,更承擔了社會低碳責任,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勢必受到低碳經濟時代的青睞。
3.加快企業轉型
低碳經濟對企業而言固然是一大挑戰,它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與此同時低碳經濟更是企業的重大機遇。在企業傳統管理受到沖擊的同時,傳統企業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時代需求,很容易遭到淘汰。低碳經濟的出現,使企業開始注重低碳理念并針對節能減排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從而改變、優化了企業成本結構。與之相應的是市場競爭也出現了變化,市場由于低碳理念的影響而產生了結構升級與改變,原本的高能耗、高排放企業受到嚴重打擊,低能耗、低排放企業隨之占據了市場競爭的鰲頭。在這樣的市場變化下,沒有進行低碳管理變革的企業市場競爭力大幅降低,而施行了低碳管理變革的企業則成為低碳經濟時代的新寵兒。因此,企業要繼續在低碳經濟時代保持競爭力,應當盡快進行戰略調整,早日完成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endprint
4.強調企業環保意識與行為
企業的首要目標是獲取經濟利益,這一點無可厚非,但達成這一目標的前提應當是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企業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運作發展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資源,因此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以往,許多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往往會大幅壓縮運作成本,其中常見的方式就是展開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但少治理甚至不治理的生產行為。這種生產方式雖然明顯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但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嚴重破壞。對企業而言,這種破壞環境的高能耗、低效率生產方式與其社會定位及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極其不符,嚴重者甚至是破壞生產運作機制、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企業低碳管理能從根本上轉變企業這種一切以利益為主的行為模式,提升企業的環保意識。讓企業環保行為與經營行為相結合,將環保融入到企業日常運作中,保障企業賺取應得利益的同時,落實企業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
四、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變革措施
低碳經濟大環境下企業要完成管理變革,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而是需要經年累月從各個方面著手,綜合改善并優化企業管理,最終形成一套完整而健全的企業低碳管理模式。
1.強化低碳管理意識
低碳理念從陌生到接受都首先需要企業人員從意識上完成對其的主觀認知,然后才能在實際操作中真正做到行為遵守低碳理念引導,否則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低碳管理意識的培養需要從人才管理、財務管理、運作管理、生產管理、營銷管理等多個方面著手,全方位加深低碳理念的相關意識,尤其是在節能減排意識方面。目前我國非常重視節能減排活動的展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大部分企業依舊沒有認識到節能減排對其自身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長期性與必要性。強化節能減排意識,可以通過展開相關知識講座或者培訓進行,讓企業員工與管理者都能有良好的節能減排意識,并能在實際工作中重視并應用。
2.制定低碳發展戰略
低碳發展戰略是建立在企業良好低碳意識上,緊隨時代進步變化,具有深遠發展意義的企業優先級發展戰略。實際上,低碳發展戰略是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理解并適用國家戰略的企業發展方向,為企業的生產方式、運作形式、管理模式等做出適當的引導。企業制定低碳發展戰略的關鍵在于擺脫對高碳能源及產業的依賴,在低碳管理模式下對企業產業進行升級與轉型,從而為企業在低碳經濟時代長遠發展打下基礎。企業在制定低碳發展戰略時,可以適當減少人為碳使用量,并對碳使用及排放做出合理規劃,提升企業在由高碳向低碳轉化過程中的碳排放量的控制力度。
3.建立低碳管理體制
健全而科學的低碳管理體制對企業低碳管理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后者的標準及準則,因此在進行企業管理變革時,應當不斷建立并完善新的低碳管理體制。在制定低碳管理體制之初,應當切實結合社會經濟狀況與企業自身運營狀態,并以低碳意識為先驅,以低碳發展為長期目標,以低碳管理為主要行為準則,制定出一套粗略但大體結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在企業的實際運作過程中需要不斷摸索,逐步發展并完善企業低碳管理體制,從企業發展方向、企業管理結構、企業運作規則、企業人才管理等多個方面著手,對低碳管理體制進行適當調整與改善。
4.發展低碳企業文化
優秀的低碳企業文化能凝集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并提升企業在低碳經濟時代的核心競爭力,讓企業精神與理念能在經營、運作中起到明顯的輔助作用。低碳企業文化分為企業內部文化與企業外部文化兩方面,分別對企業內部與企業市場競爭做出詮釋。發展企業內部低碳文化可以著重于提升員工的低碳責任感,確保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堅持低碳理念,以打造低碳企業、低碳社會乃至低碳地球為己任。企業外部文化代表著企業形象,是市場和消費者對企業第一印象的具體表征,因此良好的企業文化對提升企業形象與市場競爭力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低碳企業外部文化的發展不能像傳統企業文化那樣過分依賴于媒體廣告和代言,更多的是依靠企業相關低碳產業的發展與成熟。
5.培養低碳理念人才
無論哪個時代,人才都是第一生產力,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目前我國的低碳理念人才缺失,許多企業都出現了低碳理念人才的真空區。在企業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應當注重對低碳理念人才的科學培養,為社會發展進步奠基。在培養低碳理念人才時,企業需要注意的一點在于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確保低碳人才在低碳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由于我國相關低碳理念人才缺少,因此要進行培養是十分困難的工作。在展開培養工作時,企業應當充分意識到其中存在的困難,并能努力克服困難,為國家培養出優質低碳理念人才。
五、結束語
企業要想在低碳經濟時代長遠發展,必須謹守低碳經濟發展規律,大力推行低碳管理模式。低碳管理模式的推廣需要企業以低碳經濟環境為基礎,結合企業現狀,對企業現行管理模式進行不斷深入改革與完善,將低碳理念融入到低碳管理中去,竭盡所能減少碳能源使用與碳排放。企業在實現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時,完成低碳管理改革,對自身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都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任洪奇.基于低碳經濟的企業管理變革[J].中國商貿,2012,(19):105-106.
[2]王素云.試析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管理變革[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7):167-168.
[3]李蓉.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管理變革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8):32.
[4]張健梅.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成本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4.
[5]陳娟,李沛.低碳經濟下企業績效管理變革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2):96-97.
作者簡介:謝永建(1979- ),男,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endprint